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幼儿来讲,真正的健康是身心都健康,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在整体上既要培养起强健的身体机能,又要培养必要的健康心理品质与能力。幼儿运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通过幼儿运动,可以让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幼儿培养责任感、勇敢、诚实、拼搏等心理品质,同时还能发展其团结协作、自立互助、主动发展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发展品质。因此,在幼教事业中,幼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方式,有规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幼儿运动,帮助幼儿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尤其要关注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却缺乏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由于幼儿时期的培养对人身心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找出影响幼儿健康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原因,寻求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的对策,探究培养幼儿交往健康心理的途径,解决所面临的培养幼儿交往健康心理的问题,能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的能力,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资料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考,结合体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模式构想.认为体育实践从功能和实践组织形式、内容、手段的筛选上,可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并强调了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培养幼儿自信心,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幼儿的自信心是对幼儿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如果幼儿缺乏自信心,做任何事情都会消极被动,就会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我通过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总结了几点做法,在此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积极心态、韧性和社会适应性四个方面探讨在体育学科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吴红珍 《海峡科学》2013,(10):95-96
健康的心理是幼儿人生坚实的基础,是幼儿教育永恒的主题.爱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成人的爱可以使幼儿在爱的满足中学会爱别人,并享受到爱的快乐.为了让幼儿“心中有他人”,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在生活中给孩子当好表率,孝敬长辈,与邻里和睦相处,凡事先考虑别人,让孩子从大人无声的行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直面挫折,在困难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把挫折教育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必要.总之,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是一项艰巨、细致的工作,幼儿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讲究教育艺术性与策略,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从而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现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健康心理的培养,它与引导人们如何做人密不可分。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有成功的人生。小学心理健康对其后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最重要一点是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主题之一,但目前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比较匮乏,幼儿教育仍偏重于身体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园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积极构健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游戏为载体、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重视家园合作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最佳途径.每个语文教师应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最佳途径。每个语文教师应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能平衡,家园共建还不理想等问题,因而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理论,通过科学保教策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文章从中等学校语文文本出发,分析语文文本中丰富的诸如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情感意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由此可见幼儿时期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长期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幼儿时期能够得到好的教育与引导,将会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能够更加顺利的发展,成长为一个身心理健康、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其中,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文将着重讨论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岳莉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40-140
文章针对目前学生心理承受力低等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克服挫折,培养健康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对体育教学方面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如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特殊功能,并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在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它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创造思维和品德养成有重大影响。本文就是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创造思维和品德养成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是一项艰巨、细致的工作,要始终坚持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讲究教育艺术性与策略,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为他们塑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提出了初步看法。笔者认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首先应该从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标准来考虑 ,重点放在学生走上社会后所需要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上 :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 ,应该采用综合性的解决办法 ,不能只局限于心理疗法 ;同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还应包括与同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相互配合 ;并与高校所开设的其他专业性心理学课程相配合和衔接  相似文献   

19.
律昌燕 《科技知识动漫》2010,(1):111-111,116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是健康的人。但是,有一些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甚至由于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具有特殊的作用。作文教学可以通过更新观念、勤于观察、巧妙设计、借助讲评、注重体验等途径强化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