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客观需要,能否做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植与实现程度.如何衡量或检验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否协调发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尺度,也没有标准或规章可循.当前,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滞后于工业化;重工业发展明显偏重,而信息化投入略显不足;工业污染依然严重,环境病、城市病有增无减;工业资源日渐枯竭;信息污染、信息泛滥与信息失真的负面作用,影响了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延缓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差距,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和解决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正>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跨越式的发展道路。这种跨越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跨越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时空,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合二为一,即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时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而加速工业化进程,缩短工业化的时间,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第二,跨越大多数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客观需要,能否做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植与实现程度。如何衡量或检验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否协调发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尺度,也没有标准或规章可循。当前,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不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滞后于工业化;重工业发展明显偏重,而信息化投入略显不足;工业污染依然严重,环境病、城市病有增无减;工业资源日渐枯竭;信息污染、信息泛滥与信息失真的负面作用,影响了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延缓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因此…  相似文献   

4.
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后发优势理论,强调超常规和非平衡发展,整个经济发展过程通过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技术,跨越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时空,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一起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同时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制造业信息化是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河南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河南工业化应重点发展信息化带动的制造业。  相似文献   

6.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选择。信息化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提供了发展动力 ,从而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孙莹雪 《科技信息》2013,(8):364-364
<正>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影响促进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明确提出信息化强国的重要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余涛 《科技信息》2009,(11):395-395,135
走新型工业道路应该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由于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将面临资源、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与就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因此,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工业化;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走“工业化的信息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总结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从十八大看今后信息化工作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下称"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新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四化"中,信息化是新增的内容,这表明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