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腹部下古生界天然赋存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深盆气圈闭的基本原理,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赋存的基本地质因素,论证并提出了地腹部下古生界深盆气圈的新认识,并依据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西部前渊拗陷型和中东部复式向斜型两大深盆气同赋存系统。  相似文献   

2.
判识深盆气圈闭一般有3种方法:地质条件叠合法,理论模拟计算法,探测结果推定法。在深盆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由于研究的内容不同,对深盆气圈闭的判识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利用这3种方法识别深盆气圈闭,可以确定圈闭的分布和发育范围,同时认为,深盆气圈闭的形成存在一个地质门限,进入这一门限,深盆气才可在圈闭内聚集成藏。将实际资料分析与理论计算相结合,预测了鄂尔多斯深盆气圈闭的发育范围,可为该盆地深盆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判识深盆气圈闭一般有 3种方法 :地质条件叠合法 ,理论模拟计算法 ,探测结果推定法。在深盆气勘探开发的不同阶段 ,由于研究的内容不同 ,对深盆气圈闭的判识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利用这 3种方法识别深盆气圈闭 ,可以确定圈闭的分布和发育范围 ,同时认为 ,深盆气圈闭的形成存在一个地质门限 ,进入这一门限 ,深盆气才可在圈闭内聚集成藏。将实际资料分析与理论计算相结合 ,预测了鄂尔多斯深盆气圈闭的发育范围 ,可为该盆地深盆气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深盆气藏的主要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外深盆气地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深盆气勘探开发实际,对深盆气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深盆气藏位于斜盆地轴部或坳陷深入,分布规模巨大,气水关系倒置,多具异常压力,主要储层虽为致密砂岩,但多含饱和气的渗透性储层,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地层是深盆气藏的主要气源岩,储层与成熟成源岩的接触是深盆气形成的必要条件,在分析国外深盆气形成的动态圈闭机理和扩散运移方式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对深盆气藏形成机制的新认识,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都存在丰富的深盆气资源,其它类似结构的盆地都有可能存在深盆气,应进行勘探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深盆气成藏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气藏为一典型的深盆气藏,其成藏要素主要包括平缓的单斜、充足的气源、渐变的储层、低渗透储层与气源岩的紧密接触及良好的封闭条件.成藏事件的研究表明上古生界储盖配套、圈闭形成与油气生成和运聚匹配,具有较好的成藏基础.成藏模式的划分指出了该区今后油气勘探方向,即在气带范围内寻找大型地层圈闭及岩性圈闭是天然气勘探的关键,在水带内的背斜圈闭和背斜-岩性复合圈闭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6.
深盆气藏的主要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外深盆气地质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深盆气勘探开发实际 ,对深盆气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 ,深盆气藏位于向斜盆地轴部或坳陷深处 ,分布规模巨大 ,气水关系倒置 ,多具异常压力 ;主要储层虽为致密砂岩 ,但多含饱和气的渗透性储层 ;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地层是深盆气藏的主要气源岩 ,储层与成熟气源岩的接触是深盆气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分析国外深盆气形成的动态圈闭机理和扩散运移方式存在问题的同时 ,提出了对深盆气藏形成机制的新认识 .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都存在丰富的深盆气资源 ,其它类似结构的盆地都有可能存在深盆气 ,应进行勘探潜力分析 .  相似文献   

7.
波斯湾盆地古生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斯湾盆地古生界储层原油为高API、低含硫量的轻质油,具有偏轻碳同位素值,形成于还原沉积环境。研究表明,波斯湾盆地阿曼次盆前寒武-二叠系储层原油来源于前寒武-寒武系海相烃源岩。中阿拉伯次盆、鲁卜-哈利次盆古生界储层原油主要来源于志留系热页岩。长期、继承性发育隆起区的古生界背斜圈闭或地层、岩性等隐性圈闭为波斯湾盆地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8.
下古生界碎屑岩成藏组合是阿曼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成藏组合,寒武系—志留系Haima群储层及上覆泥岩层构成了基本的储盖组合,Huqf群烃源岩为最主要的供烃源岩。在系统解剖油气成藏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次盆油气成藏作用与过程,并分析了其勘探潜力与风险。在Ghaba次盆主体部位,Huqf群烃源岩现今以生气为主,深埋升温裂解而成的焦沥青多充填了早期圈闭孔隙空间,应关注白垩纪之后形成的新圈闭;受中央古隆起阻隔,Ghaba次盆东翼圈闭充注有效性差。南阿曼次盆中部,厚层Ara盐岩阻隔油气垂向运移至浅层Haima群中,圈闭有效性偏差。南阿曼次盆东翼,Ara盐层被持续溶解后,释放出盐内和盐下圈闭中先期聚集的原油,可重新聚集成藏,原油勘探的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9.
渭河盆地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渭河盆地地热井气样分析成果,结合地质分析,发现渭河盆地地热井中广泛发现与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有关的热解-裂解煤型甲烷气及有机成因CO2气,区域地质和地震成果也佐证了渭河盆地基底存在上古生界地层.因此,前人认为渭河新生代盆地以渭河断裂为界,北部为下古生界,南部为元古界基底,不存在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基底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渭河...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区新生代盆-山体制独特,深断裂活动既造山又造盆。活动带集中在山系及山前带,盆地内保存稳定地块区。吐哈盆地北部凹陷不存在大型盖层滑脱型推覆构造带。火焰山构造带受基底逆冲断裂控制,断裂控制背斜圈闭形成。油气沿隐伏断裂伴生的构造圈闭富集成藏。湖-沼相侏罗系含煤系是重要的油气源层,湖相三叠—二叠系亦有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1.
沁水盆地发育了多套煤系泥页岩,具备页岩气成藏的物质条件。为探讨沁水盆地石炭系、二叠系页岩气储层特征和勘探潜力,通过对山西临汾地区Y1井钻遇的富有机质页岩进行采样测试,利用X射线衍射、高压压汞、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山西省临汾地区Y1井岩芯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和含气性特征,并对研究区页岩气的勘探潜力做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Y1井山西组和太原组地层基础地质条件优越,单层厚度大。页岩有机质丰度为0.28%~16.87%,平均2.15%,多数大于1%;有机质类型混源,为Ⅱ~Ⅲ型,以腐殖质为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镜质组反射率为1.71%~2.10%,岩石热解峰值温度整体位于470℃左右,普遍达到高成熟阶段。页岩矿物组分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石英质量分数平均41.57%;黏土质量分数平均56.79%,主要为高岭石和伊利石。黑色页岩具有较高的含气量和吸附能力,含气量最高可达4.41 m~3/t,甲烷占总气量的76%。通过烃源岩、储层和气含量等方面的结果,初步确定该区石炭系、二叠系页岩具备优质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中西部的叠合盆地中,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已达高过成熟阶段,但却发现大量与之有关的原油裂解气.因此,如何区分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天然气组分和轻烃组分切入,应用ln(C2/C3)-ln(C1/C2)判识模式及δ13C2-δ13C3与ln(C2/C3)判识模式认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为原油裂解气,而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和中部斜坡的气藏为干酪根裂解气.根据对典型干酪根和原油裂解气的分析,结合热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了3项轻烃判识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界限值指标.  相似文献   

13.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藏的气源岩在盆地抬升后是否产气的问题,争论一直较大。通过利用半开放体系的实验设备,对该盆地东北部的太原组13~#煤和山西组8~#煤的生气能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同时结合盒地的地热历史和具体的地质条件,利用8~#煤对盆地在早白垩世末期盆地抬升后,气源岩是否生气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其结果表明:在加热到650℃时,13~#煤的生气能力为61.061mL/g·C,山西组8~#煤的生气能力为103.151mL/g·C;8~#煤在第一次加热到560℃后,其残渣第二次加热到530℃,其生气能力大于第一次生气能力五分之一。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盆地抬升后,气源岩仍具有较强生气能力的结论。图4,表3,参13。  相似文献   

14.
苏北盆地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苏北-南黄海盆地与渤海湾盆地之间以鲁苏隆起相隔,对称分布于郯庐断裂。研究表明,由于两盆地所处的区域构造背景不同,致使其盆地演化、成烃演化、资源丰度和油气田规模差异很大。壳幔结构的同相性、晚始新世至渐新世18Ma的沉积间断、有机质演化程度低、断裂活动改造强虺昌形成苏北盆地小、碎贫、菜含油气特征的主要因素。苏北盆地与渤海盆地存在的成藏条件差异及其分布规律表明,苏北盆地缺乏形成巨型、大型油气田的条件,其  相似文献   

15.
苏北盆地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北南黄海盆地与渤海湾盆地之间以鲁苏隆起相隔 ,对称分布于郯庐断裂两侧。研究表明 ,由于两盆地所处的区域构造背景不同 ,致使其盆地演化、成烃演化、资源丰度和油气田规模差异很大。壳幔结构的同相性、晚始新世至渐新世 18Ma的沉积间断、有机质演化程度低、断裂活动改造强烈等是形成苏北盆地小、碎、贫、散含油气特征的主要因素。苏北盆地与渤海湾盆地存在的成藏条件差异及其分布规律表明 ,苏北盆地缺乏形成巨型、大型油气田的条件 ,其勘探对象应该以中小型油气田为主 ,这已经被 2 5年的勘探实践所证实。深部烃源有形成较大规模气田的条件 ,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苏琴  李新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7):6573-6577
为了探讨民和盆地侏罗系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了该盆地侏罗系窑街组油气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天然气类型以及气源等地质条件,并和北美用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民和盆地烃源岩发育是一个已经证实的含油气盆地,与北美页岩气藏相比,窑街组泥页岩含气量高、刚性矿物颗粒含量高、资源丰度高,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地质基础,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表征胶莱盆地暗色泥页岩含气性,对研究区样品进行了等温吸附实验,以及吸附气、游离气含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通过对吸附气、游离气含量的计算来确定其总的含气量。泥页岩等温吸附实验表明:胶莱盆地水南组暗色泥页岩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0.27-2.92%,最大吸附量范围为0.85-1.60m3/t,且最大吸附量与有机碳含量大致呈正比关系。对胶莱盆地进行含气量分析计算发现:各不同凹陷泥页岩含气量随着埋深的增大总体呈先逐渐增大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且含气量主要介于0.50m3/t~1.80m3/t,其中以莱阳凹陷水南组泥页岩含气量最大,最高可达1.80m3/t,莱阳凹陷可作为将来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区。研究表明,有机碳含量和孔隙度是影响页岩气含量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有机碳含量越高,孔隙度越大,其含气性越好;但在不同埋深下的吸附气、游离气含气量主要受地层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且两者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发生相互转化;在一定埋深下,地层中气体吸附解吸可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根据渤海湾富油盆地天然气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该盆地主要天然气聚集带的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该盆地较大规模的天然气聚集带均与石炭 二迭系煤成气有关;油型气聚集带主要是石油沿断裂向上运移过程中溶解气析离形成的浅层次生气。天然气聚集带的分布受二级构造带背景控制,主要天然气聚集带可归为隆起带型、凸起型、斜坡带型、断阶带型等。继承性发育的构造背景、有利的气源条件、良好的封盖保存等是控制天然气聚集带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陆良、保山盆地第三系浅层气田为例,结合国内外浅层气田的开发经验,探讨浅层气田的开发规律,以指导同类气田的开发。浅层气田一般气藏规模小,气柱高度小;产层疏松,大部分气藏为有水气藏;生产时气藏无水生产时间短、稳产时间短,气井容易出水、出砂,其开发规律明显区别于中深层整装构造型气藏。针对陆良、保山浅层气田生产表现的“三低”(低单井日产水平、低采气速率、低采出程度),气井见水快,井筒容易积液,产层容易出砂,出水大则出砂也大等特点,提出以下对策: (1)依据多井小压差原则,进一步完善井网,避免频繁激动气井; (2)严格按规定压差生产,及时确定气井“三稳定”的最佳工作制度,生产中; (3)尽量减少或杜绝井口气量调节,更不能轻易关井;(4)一旦发生气井水淹,尽快采取措施,避免造成井底或地层的严重污染,给复产带来困难; (5)加强气田生产测井、试井、产能测试,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及时进行动态分析与动态监测,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从而保证气田平稳、正常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