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一杨 《科技潮》2003,(4):14-16
2003年1月1日,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过,太空中随即传来了"神舟"四号飞船清晰、甜美的祝福声--"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中国人从未像今天这般感受到太空是如此之近.  相似文献   

2.
奇云 《科技潮》2011,(10):60-63
近年来,中国航天大戏不断上演,从"嫦娥奔月"到航天员太空漫步,载人航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大跨越。2011年9月29日,随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冲天而起,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被顺利地送入太空轨道,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3.
詹琰 《科技潮》2011,(10):64-65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了,它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成为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也蕴藏着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未知太空的美好幻想。实际上,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和热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梵高的《星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是人类利用航天器和太空探测仪器研究、开发近地空间和宇宙的科学实践活动。自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首次遨游太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踏上月球以来,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科技短讯     
我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二号"5月2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二号"送入太空。同时,搭载了一颗名为"浙大皮星一号"的卫星。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登陆火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纷纷启动了太空探测计划。在这场太空探测的热潮中,我国也在向太空步步逼近。作为我国太空研究的重镇,哈工大在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向世人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正成功发射升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被称为是天宫一号的升级版,这个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达8.6吨的人造太空器在太空中虽然只是一个难以分辨的"小不点",但他却是能供航天员居住的"太空之家"。那这个太空之家又有什么新看点、新科技,科普君将带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辆商用的载人太空电梯正式投入使用,现急聘清洁工数名,负责电梯日常养护。该岗位待遇福利从优,定期体检,年假10个月,45岁可退休。"自从2042年"天梯2号"正式投入商用以来,进入太空这件事儿突然变得极其方便了。在"天梯1号"太空货运电梯投入运营近十年后,载人的太空电梯终于通过了国务院的审  相似文献   

9.
陈心怡 《今日科技》2011,(11):56-59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北京时间3日凌晨的"太空一吻"载入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也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迈向更为广阔舞台搭设了新的一阶"天梯"。中国已经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从神五到神六再到神七,到今天中国顺利实现了两个航天器的在轨对接。掌握了在轨交会对接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华美嬗变。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是亚洲惟一的国际空间站计划参加国。2004年3月日本"希望"号实验舱被送往国际空间站,2008年8月投入使用。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太空外交,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日本政府希冀对"希望"号实验舱的独特太空环境加以充分利用,并借此提出了开展太空外交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不断超越的自然极限莫过于上天入地,从飞天、奔月的古老传说到近日神舟十号顺利升空,人类古老的愿望一步一步成为现实。在这里让我们一同揭秘真实版的"天庭"太空生活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入驻"新家"后,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活动,开始了他们为期15天的太空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别看宇航员们离开了地球,可他们毕竟不是神仙,吃喝拉撒睡依然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
《奇闻怪事》2011,(10):26-27
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进入太空,围绕地球运行108分钟,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但是在过去50年间,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创下了很多其他世界纪录。下面是其中一些。进入太空年龄最大的人美国人约翰·格伦1998年10月搭乘"发现"  相似文献   

13.
正"猎鹰9号火箭成功回收后,马斯克的下一步计划是将火箭发射成本降低九成,送10万人进太空——他的征途,是宇宙星辰!"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12月21日晚,佛罗里达州。这一天,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美国Space X公司(太空探索技术)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猎鹰9号火箭——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火箭回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科技》2011,(31):80-80
[科技日报]北京时间11月9日11时2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二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遥感卫星十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  相似文献   

15.
天宫课堂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浩瀚太空中,我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距离地面约300公里的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进行了一次太空授课,这使她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这是全球第二次太空授课,第一次是2007年,美国女航天员芭芭拉·摩根(Barbara Morgan)在国际空间站上通过视频给地面上的学生们上了25分钟课,主要是展示航天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如何喝水等情景。而此次王亚平的太空授课,着重通过实验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地面课堂设在人大附中,来自北京16所学校的335名学生参加了太空授课,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2,(21):71
英国著名歌手莎拉·布莱曼近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她已经通过医学检测,将成为下一位太空游客。作为全球首位遨游太空的专业歌手,她还将在太空"引吭高歌"。俄罗斯联邦航天署载人飞行处称,今年7月,布莱曼接受了体能和医学检测。结果显示,布莱曼适合太空飞行,她最快可能在2015年10月或11月搭乘"联盟"号飞船进入太空,前往国际空间站。此次飞行将持续十天。若成功实现太空之旅,她将成  相似文献   

17.
追风人物     
<正>美国"超长待机"女宇航员返回地球9月3日,"联盟"号载人飞船载着美国宇航员佩姬·惠特森等三名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惠特森由此成为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女性。现年57岁的惠特森是最年长的现役女宇航员,原本应于今年6月返回地球。在太空停留半年后,她把握住"联盟"号载人飞船临时多开放一个位置的机会,又在太空中多停留了三个月。截至9月3日,她一共完成三次太空任务,累计在太空停留665天,是在  相似文献   

18.
搜新吧     
《少儿科技》2011,(8):42-43
"天链一号02星"发射成功北京时间7月11日23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天链一号02星"成功送入太空。"天链一号02星"是我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它将与2008年发  相似文献   

19.
<正>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你猜,"长征六号"这次将多少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2020颗人造卫星同时上太空人造卫星是人类在太空的"天眼"。气象卫星、通信卫星、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为人类服务。有了它们,人们可以洞悉地球上的许多秘密。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蔡当局宣称将于年内发射"福卫7号"卫星,并斥重金启动第三期"太空计划",豪言台湾太空实力排名"全球前十"。实际上,台湾"太空梦"高度依赖美国技术输血、产业扶持和政治主导,特朗普政府"重返太空"的战略转向更给台湾带来新的"想象"。美方有其特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