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拉链柱式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支撑设计时是否需要考虑受循环荷载时的强度降低系数ψ,本文参照悬挂拉链柱式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设计了对比算例,其中支撑分别按考虑与不考虑受循环荷载时的强度降低系数设计,并对算例的自振特性、用钢量、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响应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类算例的动力响应类似,均可满足抗震规范GB 50011"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因支撑设计时不考虑受循环荷载强度降低系数的算例用钢量较少,综合抗震性能较优,建议支撑设计时不考虑受循环荷载时的强度降低系数。分析也指出,悬挂拉链柱式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的拉链柱设计方法偏保守,更为合理的拉链柱设计方法有待提出。  相似文献   

2.
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是目前我国多、高层钢结构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类型。其支撑跨柱是重要的传力构件,罕遇地震下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有关规范支撑跨柱的设计方法,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给出了支撑跨柱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钢框架结构中,不同的屈曲约束支撑布置方式对结构的耗能减震性能有较大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5跨8层钢框架结构模型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对比不同的屈曲约束支撑布置方案下的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支撑布置在中间跨要优于边跨;支撑沿长度方向上通长布置,能够充分利用屈曲约束支撑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耗能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屈曲约束支撑铰接钢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利于结构安装和抗震修复以及屈曲约束支撑的特点,采用梁柱铰接钢框架承受竖向荷载、屈曲约束支撑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并推导了这种结构体系的楼层弹性和弹塑性抗侧刚度.采用双线性模型模拟屈曲约束支撑的滞回性能,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屈曲约束支撑铰接钢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弹性及弹塑性地震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下,结构楼层位移反应基本呈线性关系,层间位移角分布比较均匀;罕遇地震下会出现薄弱层现象,但各层支撑都会屈服耗能.除底层以外,楼层剪力主要由支撑承担,而底层框架柱承担的楼层剪力比例会增大;框架梁和柱在各级地震下都处于弹性状态;屈曲约束支撑铰接钢框架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异形柱框架结构的主要特征,在总结异形柱框架结构主要抗震性能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概念设计.结合工程应用实际,通过对结构布置、柱肢长宽比、填充墙竖向刚度控制、柱梁刚度比和配筋形式及间距等方面的的分析,明确初步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原则和要求.通过算例,对影响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并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别考察在设防和罕遇地震水准下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7度(0.15 g)下的异形柱结构的概念设计,符合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研究桁架腹杆设计方法与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提出了一种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中桁架的典型破坏机制,基于桁架空腹节间弦杆破坏的理想失效模式,提出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桁架杆件的内力计算模型及罕遇地震作用下腹杆内力的调整方法;其次,基于桁架理想失效模式和极限变形能力,分析了罕遇地震下桁架层间位移角的组成,推导并提出了不同空腹节间距下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最后,提出了水平地震作用下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及流程.算例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抗震设计方法,能有效地耗散地震能量,实现结构"强腹杆弱弦杆"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心支撑布置方案对竖向不规则"高鸡腿式"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YJK设计软件建立了三种计算模型:不设支撑(Ⅰ型)、底部设置中心支撑(Ⅱ型)、竖向连续设置中心支撑(Ⅲ型),并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反应谱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三种结构的动力特性、位移及承载力等参数。结果表明:设置支撑可以明显提高结构抗侧刚度;Ⅰ型和Ⅱ型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结构均会形成薄弱层,其中Ⅰ型由于底部刚度太弱而形成薄弱层,Ⅱ型则是由于增层部分位移被放大而在其中间部位形成明显的薄弱层,且在罕遇地震时的破坏比Ⅰ型严重;而Ⅲ型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下均不会出现薄弱层,表明Ⅲ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参数对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变形能力的影响,对6种不同长度的耗能梁段的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耗能梁段为Q345钢,框架梁柱及支撑为Q460钢)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耗能梁段长度对结构的周期、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剪力、耗能梁段受力及变形、框架柱弯矩和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耗能梁段长度对结构的楼层剪力和框架柱的弯矩影响很小,对结构层间位移角、耗能梁段转角、耗能梁段剪力、支撑跨框架柱轴力的影响较大。层间位移角和耗能梁段转角随耗能梁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耗能梁段剪力和支撑跨框架柱轴力随耗能梁段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耗能梁段长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层间位移角迅速增大,对抗震不利。耗能梁段长度取(0.926~1.285)M_p/V_p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多层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加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灵活的使用空间,例题其柱截面较大,墙面凸处,影响使用,针对多层建筑的结构计算采用设计中常用的振型分解地和动力时程法,研究多层建筑中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并对结构进行抗震分析。结果表明,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完全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SAP2000建立了两种模型:模型1(钢框架结构,不加支撑)和模型2(钢框架-支撑结构,加X形支撑)。对两种模型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得出两模型的基本动力性能、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等一些重要结果。比较分析数据,得出钢框架-支撑结构能够很好地增加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减少高层平面不规则框架结构的位移。从而提高了高层平面不规则钢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酵母转录因子GCN4是通过亮氨酸拉链(bZIP)结构结合DNA的蛋白质之一,当GCN4二聚体与DNA结合时,亮氨酸拉链区的2个单体结合为平行的卷曲螺旋结构,而其基区由无规线团结构变为α螺旋.为探讨亮氨酸拉链蛋白与DNA的结合机理,设计了含有GCN4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区结合DNA的必需氨基酸的折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Escherichia coli BL21,讨论了此亮氨酸拉链蛋白的表达条件.在蛋白质的小量表达试验中,重组子Escherichia coli BL21于5mL含有50μg/mL氨节青霉素和34μg/mL氯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加入不同浓度的IPTG,继续培养以诱导蛋白质的表达,在不同的时间(如:诱导前,诱导2,4,6,8h)取样100μL到1.5mL离心管中、离心收集沉淀,将沉淀悬浮于样品缓冲液中,用10%SDS-PAGE检测;在10L含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了大量表达,根据小量表达的试验结果确定了IPTG的浓度和诱导时间.结果表明:含有这种拉链蛋白质的重组子Escherichia coli BL21在37℃下小量培养时,0.1-0.8mmol的IPTG均可在2-10h内诱导该蛋白质表达;而大量培养时,0.2mmol和0.4mmol的IPTG在37℃均不可能诱导表达,只在28℃时才表达;小量培养和大量培养的最佳诱导时间为4-6h,诱导剂IPTG的浓度为0.2mmol,大量表达的温度为28℃而不是37℃.  相似文献   

12.
以ZG1( )、ZG1(-)、ZG2( )、ZG2(-)、ZG3( )、ZG3(-)寡聚核苷酸片段为材料,合成了含有GCN4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区结合DNA必需的35个氨基酸的折叠片段,将此片段分别克隆到pET3b质粒和pBLZ质粒中.酶切后用2%琼脂糖电泳检测证明两者克隆成功.将这2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到E.coli DH5a中.发现pET3b重组体在E.coli DH5a中表达成功.而pBLZ质粒重组体在E.coli DH5a中不能成功表达;从转化子中分离得到重组质粒pET3b,酶切和序到分析都证明插入序列为合成的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Coiled coils[1] are widespread structures found in many natural proteins, such as structural proteins, transcrip- tion factors, receptor proteins, and enzymes[2,3]. Coils are the dominant structure in many fibrous proteins and the oligomeriza…  相似文献   

14.
异亮氨酸拉链结构对可溶性CD40L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0配基(CD40L)为TNF超家族中的一员,瞬时表达于激活的CD4^ 的T淋巴细胞上.自然状态下膜上三聚体的CD40L通过和CD40受体(CD40R)结合,在免疫监视和肿瘤免疫中发挥作用.以PCR方法从peDNA3-CD40L质粒上扩增得到编码CD40L基因的胞外部分sCD40L,并将该片段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30a上,构建得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30a-sCD40L;同时,在sCD40L的N端融合了异亮氨酸拉链(Isoleucine Zipper,IZ)结构,构建得到表达质粒pET30a-IZ-sCD40L.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得到可溶性的重组人CD40L和IZ-CD40L.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人rhsCD40L和IZ-rhsCD40L在相应分子质量位置都有明显的条带产生,并得到Western blotting的确认.非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异亮氨酸拉链结构有利于rhsCD40L蛋白形成聚合体结构.B细胞增殖实验和人骨髓瘤细胞株XG2凋亡实验结果都表明,异亮氨酸拉链结构提高了rhsCD40L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对山西隆起区断陷地震带内各区地震(M≥5)活动性的定量分析和历史地震震中迁移规律的对比,得出了该地震带内下次大震发生在渭河盆地断陷带的可能性较大的结论。并对渭河盆地未来大震的震级作出了估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破坏形态的重力坝地震易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坝的地震风险分析是评价和改进大坝抗震安全度的有效工具.大坝的地震易损性是指大坝在给定地震荷载作用下发生各级损伤的条件概率,是地震风险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考虑混凝土材料细观层次非均匀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强震损伤破坏形态和过程的大量数值模拟,总结提炼了重力坝的典型震害形态,并据此提出了重力坝的五级震害等级划分标准.结合大坝设计地震超越概率,提出了大坝易损性分析方法,给出了金安桥重力坝挡水坝段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决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