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和2005年中国成功进行了神舟5号和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用自己研制的载人航天器将自己选拔训练出的航天员送人太空的国家!2008年9月,中国又成功进行了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试验.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SZ-7)载人飞船,此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将于2008年10月发射神舟7号载人飞船,进行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试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飞行,出舱活动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对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计划在2008年10月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竖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除了太空行走,宇航员在太空中还有哪些活动呢?  相似文献   

5.
我国计划在2008年10月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届时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竖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除了太空行走,宇航员在太空中还有哪些活动呢?  相似文献   

6.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被确定的3名航天员飞行乘组将完成预定任务。任务实施期间,将由飞行乘组中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其中1名航天员将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空间科学实验操作。届时,行走的航天员系上一种特殊的绳子,自己爬回飞行舱。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9月27日中国航天员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为了确保"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运行、航天员出舱及伴星飞行试验的空间环境安全,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进行了全程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航天员有望漫步太空“中国航天员将于2008年实现首次太空漫步的梦想”,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日前透露。按计划“,神舟七号”飞船将于2008年发射,届时将搭载3名航天员升空,并将进行走出太空舱的太空漫步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哇,这外面太漂亮了!""慢点,不要着急!"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的这组对话留在了浩瀚无垠的星空里,也一字不落地传回到了地球上。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空间站里看太空,脚下的地球不停旋转,清晰可见,美到令人窒息!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首批进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0.
"神舟九号"飞船将于本月至8月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此次将由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我国的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的发射将为最终建立空间站做准备,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将提高推力。2011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经全面总结和综合评估,工程各系统均具备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条件。  相似文献   

11.
空间对接机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对接技术和对接机构已经成为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是载人飞行的关键技术 ,也是今后扩展卫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图为“神舟” 4号箭船对接前  言对接机构最早是用来进行载人飞行技术的重要部分 ,实现飞行器之间 (如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 )在宇宙空间的连接 ,航天员可以从一个飞行器转移到另一个飞行器。例如前苏联 /俄罗斯空间站飞行中 ,航天员利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进入空间站 ;还有美国登月飞行中 ,航天员利用登月舱与“阿波罗”飞船对接进入飞船等。对接技术和对接机构是载入飞行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由于运载能力的限…  相似文献   

12.
一江 《科学之友》2013,(7):10-11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分三步来实施。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成功,实现了第一步的发展战略。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意味着中国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目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20,(6):12-13
正航天"少帅"袁家军在研制飞船初期,遭到了一位俄罗斯同行的不以为然。俄罗斯人认为,中国只是想造一个政治飞船"玩一玩"。事实证明,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是认真的。2003年,当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平安返回,中国人以实力证明自己不仅能造出"两弹一星",也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先后成功发射了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逐一攻克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如今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星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月12日9时整,搭乘2名航天员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0月12日8时许,胡锦涛来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听取有关汇报,观看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实况。10月16日21时57  相似文献   

15.
董咚 《科学之友》2022,(7):12-13
时隔6年,陈冬从神舟十一号飞船上的新手,成为了神舟十四号任务的指令长,还带领再度飞天的刘洋和首飞的蔡旭哲征战太空。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30周年,在这样重要的时间点,作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发射任务,神舟十四号任务意义重大。此次征战太空,作为宇航员的陈冬、刘洋和蔡旭哲早已做足了准备,他们有信心圆满完成此次...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驶向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员第6次搭乘飞船前往浩瀚宇宙,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二次应用性飞行。在太空飞行了30多天的天宫二号,终于在10月19日凌晨迎来"赴约"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了中国实施的第5次载人交会对接。从杨利伟到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陈冬等,中国航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开启应用性太空飞行。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成为除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世界上第二个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本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  相似文献   

18.
<正>太空育种创纪录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顺利出舱,状况良好,还带回了来自太空的“礼物”,其中包括经历了120天太空生长发育全过程的水稻、拟南芥和蔓越莓的种子。它们每一种都意义非凡:水稻是粮食作物的代表,用来验证粮食作物在太空生长周期的理论;拟南芥代表蔬菜,用来验证蔬菜在太空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前沿     
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25分45秒,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揭开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序幕,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