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朝野上下大为震惊,美国自鸣得意的原子弹讹诈战略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时至今日,日本右翼组织对于日本在二战期间的所作所为及美国对其使用原子弹一事,仍然没有正确的认识,总想否认对外侵略的罪行.本文就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前后做一介绍,以便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西北部的大漠深处,有一处具有世界级规模和水平的卫星发射场,这就是创建于1958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人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在这里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创造了多个第一的纪录,即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中国继苏/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航天大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核司令"程开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开甲院士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他设计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增强型原子弹等不同方式的几十次核试验,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试验技术协调发展。他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及时提出了向地下核试验方式转变的建议并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实现了大气层试验向平洞与竖井试验的转变。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称号。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是美国造出的。但你知道吗?对研发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做出重要贡献的,却是中国的科学家,并且是位女科学家!她叫吴健雄,江苏苏州人氏,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一1939年10月,有科学家得知德国正在研制原子弹后,认识到一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25日,中国将会永远铭记这一天,21世纪的中国海军史上最伟大的一天。因为"辽宁"号航母的入役,在中国海军史上升起了一面猎猎飞舞的大纛,它的意义不亚于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辽宁"号航母的入役,使中国海军加入本世纪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之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1,(13):76-77
彭士禄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1985年,彭士禄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究设计"项目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彭士禄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留学苏联回国后,有近60年都在与核动力打交道.他身上有着很多"第一":我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我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第一座核电站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相似文献   

8.
正"罗布惊雷响,两弹裂长空。大学者,核司令,是元勋。无愧一代天骄,辉煌耀古今……"程开甲为共和国铸盾的重要贡献,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这一天,是公元2018年11月17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在北京去世,享年101岁。54年前,也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程开甲和他的战友们挺立在茫茫戈壁上,凝望着半空中腾起的蘑菇云,欢呼着。那时,程开甲和战友们风华正茂;那时,他  相似文献   

9.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无疑是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从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史的角度看,则更是划时代的事件。对此,我们认为是大长我们的志气,极大地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的事件,对于这一极其有价值的科学史题材,我们的科学史工作者却束手无策,无法进行详实的历史研究,这的确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9,(1):8-9
1988年10月16日,凝聚着中国几代高能物理学家梦想与心血,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宣告建造成功。这是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民日报》报道这一成就时,称“这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这项成果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21,(2):60-63
人类的航天探测器第一次历史性地抵达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实现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中国的尊严 "中国的尊严从哪儿来?就从科技发展中来."谈吐淡定从容的姜景山,语调一转,铿锵有力,言词中忽然多了几分激动,"如果没有'两弹一星',没有现在的科技进步的话,谁瞧得上你呀,那就没有尊严."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与汽车产生交集来得有些晚.在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整整70年后,中国人才开始制造自己的汽车. 1953年7月15日,这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长春市西南郊的荒野上,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这里,他们见证了"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以下简称"一汽")的诞生.4年后的1957年7月15日,由一汽组织生产的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CA10卡车驶下生产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40年前的6月17日,一架小型战机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投下一个降落伞,当降落伞下降至距地面约3000米高度时,伞包爆炸,伴随着巨大响声,空中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4.
她是中国的骄傲,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她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核物理学家何泽慧,于2011年6月20日病逝,享年97岁.作为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相濡以沫的妻子,她的人生有着不少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5.
李艳 《科学大观园》2021,(14):36-37
2017年1月9日,75岁的赵忠贤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里的首位"40后". 生于辽宁新民的赵忠贤,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性格里透着东北人的直爽和幽默."我就是个普通人,只要大家说'这个老头还不错',我就挺高兴."接受采访时,他饶有兴趣地讲起40余年持续研究超导的往事.  相似文献   

16.
陈刚 《科学大观园》2007,(20):68-68
美国亚利桑那陨石坑这个陨石坑是5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30~50米的铁质流星撞击地面的结果。这颗流星重约50万千克、速度达到20千米/秒,爆炸力相当于2000万千克TNT,超过美国轰炸日本广岛那颗原子弹的一千倍。爆炸在地面上产生了一个直径约1245米,平均深度达180米的大坑。据说,坑中可以安放下20个足球场,四周的看台则能容纳200多万观众。  相似文献   

17.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几千年来埋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底,如今,"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梦想已经变成中国科学探索的事实. 中国探月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务是实现环绕月球探测,由嫦娥一号任务组成.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11月12 日,发布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6,(11):36-37
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然而,我们依然面临着来自海上的巨大核威胁,党中央、毛泽东果断决策: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潜艇!构筑中国战略核力量的坚实屏障。于是,上至元帅、科学家,下至工人、潜艇水兵,都投身到了这一可歌可泣的伟大工程中。1.叶帅临危受命“红工程”这是一次政治局会议。叶剑英元帅身着军服早早来到了会场,坐在会议桌的中央。他今天是又高兴又气愤。高兴的是周总理叫他主持这次会议。在北京医院的病榻上,总理亲自交待元帅: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事关导弹核潜艇的命运和前途,指示他要对散…  相似文献   

19.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20):58-59
在人们的印象里,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出原子弹的国家,但俄罗斯《事实与论据》、《真理报》等媒体近日相继刊登文章,指出纳粹德国先于美国4个月试爆了一颗小型原子弹,希特勒甚至打算用这种“神奇武器”轰炸伦敦、巴黎和进攻柏林的苏联红军……  相似文献   

20.
在那个经济困难时期,科研人员们忍饥挨饿,但为了制造我国的原子弹,大家都在拼命! 我国研制原子弹关键的一步是在1957年夏天迈出的:在二机部下面成立了一个核武器局,对外称九局,后来又改称九院.出任局长的是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觉少将.李觉说没有想到中央竟让自己参与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