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溪洛渡电站工程是“十五”期间开工的最后一项巨型水电工程,也是金沙江梯级电站的第一个开工建设项目,标志着金沙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溪洛渡电站的筹备期工程,尤其是其中的主要工程——地下导流洞群的施工,已经促成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的突破。溪洛渡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云南省永善县与四川省雷波县接壤的溪洛渡峡谷,设计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装机规模在中国仅次于三峡水电站,居世界第三位。电站预计2007年11月截流,2013年6月首批机组发电,2015年竣工。整个工程静态投资503.4亿元。据溪洛渡工程总设计…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22,(8):52-53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规划的最末梯级,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改善航运条件,兼顾防洪、灌溉,并具有拦沙和对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作用,是金沙江干流仅有的具有超大型农田灌溉、过坝通航等多功能的综合枢纽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西南地区水运通江达海、带动...  相似文献   

3.
董欣 《科学大观园》2021,(19):20-23
"以前200多公里路200多个弯,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路上有滚石,脚下是悬崖,谁不怕呀.随着电站建设有了专用公路,开得快4个多小时就到了!"当地司机朱师傅言语间透着喜悦,大山深处与外界的通道正在被打开. 从海拔近千米的梅子坪观景平台俯瞰,壁立千仞间的金沙江被围堰截断,由左右导流洞而下.2019年,乌东德水电站正处于全面施工高峰年,大坝浇筑高度已过百米、二道坝全线封顶、左岸地下电站6台机组全线封顶、大坝主体工程混凝土月浇筑量创历史新高……一个个重要节点的如期实现,都指向同一个目标:2020年首批机组发电!  相似文献   

4.
<正>很少有人知道长江上水电站的确切数字。这些水泥钢筋浇筑的大坝,将长江切割成一层层"梯田"和巨大的水库群。如果长江源头最后一段自然河道上的牙哥水电站建成,这条6300千米的中华民族大动脉,将再也不是一条真正意义上奔腾流淌的长河。从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驱车沿着金沙江往上游走33千米,很快会看到中国第三、世界第五大的向家坝水电站。江面被高162米、长909米的大坝隔断,成为水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全球唯一掌握特高压技术以及商业化运营的国家。已建成"14交16直"、在建"2交3直"共35个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比绕地球赤道一圈还长。特高压解决了我国能源资源和负荷逆向分布的困局,实现了能源跨区域大范围的调配,也带动了我国输变电技术装备的跃升。我国电力行业,累计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仅2020年累计发电量超7.7万亿千瓦时,电力保供能力持续走强。  相似文献   

6.
"涨水漂木,枯水行船,不涨不枯淘沙金。"金沙江上曾经的热闹景象,随着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这4座巨型水电站的建成将成为历史。为了记录下这永远不会再现的风景,离开故乡30多年的摄影师罗怀学一次次地将镜头对准了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用手中的照相机认真地记录家乡的一切。因为那条大河和两岸的居民们正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年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东道主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即将兴建的全球最环保城市、有着"太阳城"之称的马斯达尔城的模型.根据计划,这将是全世界第一座完全依靠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污水、汽车尾气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环保城".  相似文献   

8.
桥,是人类水路交通最关键的节点.桥,也是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 纵观全球,桥最多的城市,在中国.而想要进入中国"桥都"的候选行列,拥有1000座桥只是保底."山城"重庆,以超过4500座桥拿走了中国和世界"桥都"的名号.  相似文献   

9.
正"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重新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被誉为"全球高铁里程碑"。在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重新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西方媒体称之为"全球高铁里程碑"。记者深入"复兴号"研发、制造和运营一线,广泛求教权威专家,  相似文献   

10.
汽车从其诞生开始就与女性结缘,虽然第一辆汽车是卡尔·本茨制造出来的,但第一个开车上路的却恰恰是一位女性--本茨的夫人博塔·本茨.全球最驰名的豪华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就是一位美貌女孩的名字.时代发展到今天,女性与汽车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更加微妙了.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选择.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预示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也是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2.
项目主要依托柬埔寨最大水电工程——桑河二级水电站开展,该电站是"一带一路"和柬埔寨能源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中柬能源合作的典范工程.电站位于柬埔寨东北部的上丁省境内的桑河干流上,装机规模400, MW,约占柬埔寨当时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大坝全长6,500, m,被誉为"亚洲第一长坝".  相似文献   

13.
黄磷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也是磷化工的基础原料,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国内外黄磷企业生产黄磷的方法均为电热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资源、能源、人力成本的优势,全球黄磷生产的重心已转移到中国,在世界黄磷市场上世界黄磷年需求量约150万吨的市场份额中,我国生产的黄磷就达110万吨之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成就了我国黄磷生产企业重组整合成大型化的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热机——发电机发电方法,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中间环节多,效率低。目前世界上热效率最好的热电站,采用了高温、高压、大机组等技术,最高时也只有42%。新的发电方法就是要简化能量转换的中间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何江华的最爱?LNG船(液化天然气船). 他立志建造中国更先进的LNG船. 5年来,何江华在亚马尔系列和其他型号的大型LNG船建造中,领衔团队快马加鞭创新,创造了 1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在与国外同行的赛跑中,创造了世界LNG船建造史上"4个第一". 全球建造LNG船水平最高的韩国大宇等船企,围护系统密性试验平均漏点在7到8个,何江华和团队将工匠精神落实到每个细节里,平均只有2到3个,多次实现无漏点,创造了世界第一,让韩国船企"心惊肉跳".  相似文献   

16.
Internet技术及其电子商务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OECD"无国界世界:实现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部长会议的总结报告指出,"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商务平台,是潜在的促进经济增长和全球发展的关键发动机"信息系统和Internet是复杂的、全球经济系统的至关重要的神经系统,促进并加快全球经济化的进程,增进了全球福利,使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但是对发展中的中国,我们应当清醒看到,我们的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全球电子商务更有利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应当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而又慎重地发展全球电子商务,建立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互促进的市场体制,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与世界各国的"稀土大战"中,我国凭借世界第一的稀土储量,逐步在开采、分离技术领域确立了全球领先的地位。那么,我国稀土产业如何做到"以稀为贵"?"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形象生动地道出了我国稀土资源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种可以与石油媲美的战略资源,稀土的作用可谓无处不在,小到手机屏幕、数码相机,大到导弹、雷达、潜艇,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军事等各个领域,成为新材料制造和新技术开发的关键性资源,被称为"万能之土"。  相似文献   

18.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市郊,宽广的戈壁滩上分布着一片片银光闪闪的"反光镜",形成一座"太阳岛",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进而转化为电能.这里已经并入国家电网,意味着中国每个家庭使用的电都有可能来自德令哈.这里就像是一座里程碑,在青海乃至全国清洁能源发展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热示范项目拥有多个国内"第一"——国家能源局批准的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中首个开工建设、并网投入运行的槽式光热发电项目,又是中国电力行业首个获得亚洲投资开发银行低息贷款支持的电站.作为国内首个光热发电项目,为后来者在设备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经验,为更安全、经济地建设大规模光热电站、发展清洁能源奠定了基础."这里就是一个超级太阳能热水器."站在旷阔的项目现场,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高勇向我们形象地比喻.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1,(10):22-25
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几近无处不在.由于全球变暖,我们正在经历热浪、洪水、干旱、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全球变暖水平保持在相比工业化前不超过1.5℃的可能性迅速降低,人类跨越不可逆转的翻转点的风险也在增加.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既是从现实出发的行动目标,也是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正>虽然中国的养猪量如此巨大而且还有年年扩大的趋势,但其实中国本土的猪种却逐年减少,不少都已经处于灭绝或是濒临灭绝的状态了。中国既是世界第一大生猪养殖国,也是世界第一大猪肉消费国。根据数据,2019年中国养殖了全球超过40%的生猪(年产量4.4亿头),也消费了全球45%的猪肉。不过虽然中国的养猪量如此巨大而且还有年年扩大的趋势,但其实中国本土的猪种却逐年减少,不少都已经处于灭绝或是濒临灭绝的状态了。这当然不是被吃灭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