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有限元法,采用单锥度辊作为炉辊初始辊形,分别通过热应力计算和屈曲分析,连续退火炉加热段和快冷段内炉辊热变形及其对带钢瓢曲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段,炉辊热变形后,随着炉辊温差的增大,炉辊形状分别为双锥度辊、单锥度辊和“M”型辊,且炉辊总锥度随温差增大而减小:当炉辊温差在一定范围之内时,炉辊热变形对防止带钢瓢曲变形有利:在快冷段,炉辊热变形后,炉辊变为双锥度辊,随炉辊温差的增大,炉辊总锥度变大,且带钢更容易发生瓢曲变形.基于计算分析,从炉辊热变形角度考虑,对加热段和快冷段的炉辊的温差控制及炉辊选择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退火是铜带热处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气垫式退火炉是连续热处理的新技术,其应用不仅提高了带材的表面品质,而且强化了铜板带组织性能的均匀性.在对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退火炉的主要组成部分、运行原理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的同时,结合多品种合金带材的退火案例,重点分析了铜带退火过程中容易产生断带的几大因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方案,通过实践措施和实际应用,形成了可以借鉴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3.
冷连轧机带钢单锥度辊边降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冷连轧机带钢边降板形控制问题,研究了单锥度工作辊的辊形构成、特点和控制策略,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单锥度、常规凸度和SmartCrown工作辊板形控制性能,并结合大型工业轧机调试实验分析了该板形控制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应用单锥度辊可以有效降低带钢边降,减小带钢总凸度.  相似文献   

4.
从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气体工作原理和氢气物理特性入手,进行用氢安全策略的分析,设计出一整套氢气使用的安全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炉体密封性能的安全控制、炉体内气体含量的安全控制、厂房内氢气检测报警的安全控制、安全互锁和紧急处理等控制.研制成功的一台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在某钢铁企业的现场应用情况良好,氢气频繁使用,没有任何事故发生,表明设计的安全控制策略能充分保证氢气使用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宽带铜6辊紧凑式冷轧机组弯辊力设定综合模型,以提高带铜板形质量.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辊系弹性变形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工业轧机整体取样,分析了双机架冷轧机多轧程各道次带铜板形比例凸度变化,确定了板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板形良好为目标、双机架弯辊力的相对余量均匀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工作辊和中间辊的弯辊力设定数学模型.本模型应用于1500mm6辊UCM大型工业轧机连续轧制试验取得明显改善带钢板形和提高对带钢来料凸度波动变化适应能力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使用切片方法对单个滚子/滚道接触对进行数值计算,并以此为基础对圆锥滚子轴承进行总体接触受力和变形分析.根据变形协调和力平衡条件,建立了对轴承总体进行接触分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方程组,通过数值方法求解该方程组,完成对轴承总体的分析与计算.以文中方法为基础,编写了对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受力分析的软件,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生产中发现原本板形良好的镀锌后带钢,经过卷取成卷运至下道工序(彩涂)再开卷后,带钢边部出现了严重的密集边浪,使带钢因无法涂层而成废次品.通过现场实测分析和运用逐层迭代法对卷取过程中带钢弹性变形行为解析求解,以及定量研究钢卷卷取层数、卷取张力、带钢厚度和板廓负凸度等因素对带钢在卷取状态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揭示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力学背景.以解析分析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卷取工艺参数的改进方案并投入生产使用,彻底消除了卷取过程产生的带钢边部板形缺陷,使机组的产品板形质量和成材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冷弯薄壁卷边槽钢柱弹性畸变屈曲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永红  武振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6):1436-1438,1444
随着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在建筑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使得构件畸变屈曲的出现可能先于板件的局部屈曲,成为构件失效控制模式。畸变屈曲的破坏机理不同于局部屈曲,其弹性屈曲应力计算过程也大相径庭。现有畸变屈曲临界应力的计算公式异常复杂,在设计中可以借助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限条方法和有限元方法是常用的两种数值分析方法,采用有限条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冷弯薄壁型钢柱构件弹性畸变屈曲应力和屈曲半波长度,对比研究发现二者结果非常接近,均可用于分析柱试件的弹性畸变屈曲。  相似文献   

9.
铝带快速铸轧机轧辊强度的有限单元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铝带快速铸轧新技术与设备的研制开发中,由于铸轧辊工作在高温、高压力、高轧制速度的条件下,而且铸轧辊与铸轧产品质量的各种指标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其强度设计是关键技术之一.作者运用有限元软件Al-gor和工程技术语言Matlab幽编程对2套某厂正常使用的铸轧辊以及针对快速铸轧而设计的铸轧辊进行了强度仿真计算和分析,采用将辊套和辊芯之间的热装配应力、扭矩产生的剪应力和轧制力产生的轧制应力三者分别进行预处理后再叠加,然后进行应力场综合分析计算的方法,获得了快速铸轧状态下铸轧辊在热装配预应力、轧制扭矩以及轧制力等多应力场条件下更符合工况的综合应力状态.此外,探讨了改善铸轧辊应力状态的策略及方法,为实现铸轧辊适应铝材快速铸轧工艺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及设计方法,这对改善铸轧辊的强度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真空退火炉退火温度的精确控制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大时滞、大惯性、存在强交叉耦合、时变的复杂的控制问题,常规的PID控制器很难实现对退火温度的精确控制.本文以神经网络建立的真空退火炉模型为控制模型,利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获取最优的可变PID参数的方法,解决了真空退火炉退火温度精确控制的问题;应用结果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优于传统的PID控制系统,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石门子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场实测与仿真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碾压混凝土坝的非稳定温度场是进行仿真应力计算和设计的基础。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 ,分析各热学参数和非热学参数对非稳定温度场的影响。通过对石门子工程(在建 )进行工程实际监测 ,取得了一些高程测点实测温度变化过程 ,并与仿真计算结果相比较。为模拟混凝土中粉煤灰后期放热 ,提出双 e曲线模型 ,使仿真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按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非稳定温度场的计算预测 ,从而对大坝后期浇筑作指导 ,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停炉生产冷轧双相钢是控制成本、提高合同交付率的关键技术。对某钢厂连续退火机组生产双相钢前必须停炉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改进,结果表明,连续退火机组TV值越小,过时效段降温速度越快;降低快冷段出口温度可显著地降低过时效温度。通过对生产组织的优化,实现了不停炉生产冷轧双相钢。  相似文献   

13.
热镀锌原板变速连续退火再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热镀锌原板变速连续退火工艺参数与其再结晶的关系,对St01ZStO1Z钢种进行等温再结晶实测TTT图的墓础上,对其变速连续退火再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差分法计算了连续退火温度场,获得了热镀锌板连续退火连续加热转变再结晶CHT图,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已用于生产实际,提高机组产能或者速度10%.  相似文献   

14.
通过平整辊型的对比试验、反复实践研究,逐步改善了平整辊型。提高了平整质量及硅钢升组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first investigated cracks on the surface of an actual steel strip. Formulating the Anand model in ANSYS software, we then simulated the stress field in the molten pool of type 304 stainless steel during the twin-roll casting process.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molten pool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optimized. After twin-roll casting, a large number of transgranular and intergranular cracks res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thin steel strip, and followed a tortuous path. In the molten pool, stress was enhanced at the exit and at the roller contact positions. The stress at the exi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asting speed and pouring temperature. To ensure high quality of the fabricated strips, the casting speed and pouring temperature should be controlled above 0.7 m/s and 1520°C,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通过热轧过程中轧件容易跑偏的成因分析及累积的实战经验,提出实际影响跑偏的一些易被忽略的因素,尤其是轧辊磨损和热凸度对轧制过程中轧件的跑偏影响很大,强调预防性维护与保养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对单机架四辊可逆热轧机设计了一套用于轧机跑偏控制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由此来检测并提供信号给快速响应的自动厚度控制(AGC)系统,AGC发送位置倾斜调整量给压上油缸,达到控制跑偏的目的,对提高轧制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起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42CrMo带钢高温连续退火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稳态条件下带钢温度及再结晶软化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计算,研究非稳态条件下再结晶软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MSC.Patran/Nastran对一机翼盒段结构进行了复合材料结构改型设计与精细分析。通过线性屈曲分析与非线性分析,对比平直梁腹板和带曲度的蒙皮壁板稳定性受非线性的影响,揭示出曲板稳定计算分析时考虑非线性的重要性及线性预测的价值。在进行非线性分析与结构改型设计时,应用小片子模型数值实验技术,加快了整个细节研究的工作进程,对于工程中类似大型模型计算与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数值分析时遇到的边界约束条件的影响、由于肋缘条转折或局部刚度不匹配引起的应力集中等问题也做了一定探讨,得出的一些结论对工程实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考虑了轧辊弹性变形、板形、摩擦、轧制速度及材质、应用能量法推导出冷思板带附加应力的横向分布公式,并以此进行了调节计算,输出了辊型调节对张应力的影响,研究工作对板形控制及完善板形控制模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双分层损伤层合梁屈曲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参考面单元技术并引入虚拟杆单元,建立了含多个分层层合梁屈曲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着重研究不同边界条件、分层尺寸和位置对双分层梁压屈载荷的影响.当对称双分层损伤层合梁的最弱子层位于上、下表面时,压屈载荷由其最弱子层确定,且双分层和相应单分层的压屈载荷有极好的一致性;而当最弱子层位于中间层时,必须考虑接触效应,其压屈载荷较相应的单分层梁有明显降低.压屈载荷的等值线图可以清晰地描述任意双分层损伤层合梁的压屈载荷随分层位置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