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哪些人易得癌 美国医学专家不久前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下列10种人应该列为防癌的重点对象。 1.高血压病人 对美国30余万男子的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出血压正常人的2倍多。据预测,今后10年的癌症死亡率有可能与血压升高成正比。要说明的是,不是高血压直接导致癌症,而是高血压和癌症的  相似文献   

2.
儿童癌症     
童年期的癌症影响与成年人完全不同。它们的生长趋势较为迅速,而且可以生在不同的器官系统。儿童很少患肺癌、乳房癌,或结肠癌。这些癌症在成年人中却是最常见的。在一切可能性中,儿童患癌的原因十之八九也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由于接触致癌化学物的年份有限,儿童就没有足够长的生活年限使癌发展。的确,童年期的癌症更可能与某些胎内影响有关,例如受某些致癌激素影响,或是免疫系统的缺陷。此外,也许与某些至今尚未弄清楚的传染性媒质以及某些完全不明的原因有关。治疗童年期癌症的可怕的并发症,也是完全异常的。治疗童年期癌症的专家们经常致力于探索改进治疗方法。他们不仅要治愈更多的癌症患者,而且更要减少癌症带来的严重的后遗症。有时候,用于治疗儿童期癌症的强效疗法,在癌症成功地根除几年之后,却引起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去年年底,新闻界报道了有关癌症治疗的一条惊人消息:即能将人体内抗病白细胞转变成对癌瘤的杀伤细胞。当时整个新闻界洋溢着一种乐观气氛,似乎人类在治癌的战斗中已胜券在握。由史蒂芬·罗森伯格(Steven Rosenberg)领导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报告确是鼓舞人心的:对25个晚期癌患者采用了这种新治疗方法后已有11人的癌肿缩小了50%以  相似文献   

4.
癌症是人类目前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人类至今对引起癌症的原因与机理尚不完全了解。但从现阶段的水平来说,我们还是可以知道一些致癌因素的,如人类所吃的食物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食物是否烹调合理,也是食物是否会转变为致癌物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研人员经多年研究发现,肉类食品在油炸、烧烤等高温条件下,会产生一种名叫“杂环胺”(简称HCAs)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与乳腺细胞中的DNA结合,形成一种称为“加合物”的分子结构,使之呈现乳腺癌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癌症研究中人们感到振奋的是,许多不同的研究途径看来都归结到了一个相同的答案:癌的分子基础是存在于正常细胞中的某些基因的活化,这些基因原先是静止的或者只有极低的表现度。这个答案之所以令人振奋,其原因有二。首先,看来好像只有极少数基因能使细胞由正常生长转化为癌性生长;其次,明显不同的致癌因素(辐射、化学致癌因子、肿瘤病毒)实际上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活化相同的基因。这项研究是从 RNA 肿瘤病毒着手的。这是一些“反转录病毒”。有些“反转录病毒”除了复制自身所必需的信息外,还携带着1个致癌基因。  相似文献   

6.
肝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五大癌症之一。绝大多数患者的致病因素可归结为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或长期高水平的摄入黄曲霉毒素。但要在早期检验出这两种致癌因素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们的潜伏期可达两年。最近,美国化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学与公众健康学院的约翰·格罗普曼找到一种早期肝癌检验法:测定尿样中的一种加合  相似文献   

7.
●不敢吃肥肉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吃高脂肪食物易得心脑血管疾病,这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但是,一点不吃带脂肪的肉是不利于健康的.动物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叫做α脂蛋白,即高密度脂蛋白,它不但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相反,可预防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现     
过量食用炸薯条容易致癌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毒理学专家在对多种油炸薯条和薯片的检测中发现,这些油炸食品中含有微量致癌的甘油酰胺物质,吃多了容易在人体中积累并诱发癌症。专家在油炸薯条和薯片中发现的甘油酰胺剂量每公斤约含0.3μg~1.5μg,同样量的薯条和薯片中所含丙烯酰胺为300μg~600μg,而丙烯酰胺在人体肝脏中又可以部分转化为甘油酰胺。专家建议要少吃油炸薯条和薯片。  相似文献   

9.
癌和遗传     
基因对癌的发病有重要意义。人和动物癌发率的不同就是例证。尽管所有的生物都受到环境中致癌因素的影响,但山羊和绵羊几乎和癌绝缘;牛的癌患率为0.5%;而人的癌罹患率却达20%。其间的机理现在仍不清楚。然而可以肯定,癌本身是不遗传的,只有患了易感染的癌,才会“遗传”。遗传观点认为,致癌因子使“不稳定”细胞较正常细胞更易转变成癌细胞。癌的罹患率不仅可因生物种属的不同而异,而且在同一种属内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正癌症的高发率和高死亡率,让我们在生活中谈"癌"色变。其实很大部分的恐惧来源于我们对癌症的不了解,科学认识后,你会发现癌症并没那么可怕,能防也能治……三类病毒可能成为致癌因子乙型肝炎病毒(HBV)——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这已是明确结论。"肝炎—肝硬化—肝癌"是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癌的"三步曲"。据调查显示,大约有70%~80%的肝癌由乙肝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1.
问答     
正节能灯致癌还有毒河北石家庄的兰女士问:网上有报道称目前家居必备品的节能灯泡,竟然是诱发多种癌症的超级癌源,并且含有剧毒物质汞元素,这是真的吗?@专家解答:节能灯实际上是一种紧凑型、自带镇流器的日光灯。通电后,灯管内的汞原子释放出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打到灯体内壁上的荧光粉涂层上,然后再转变成可见白光。这种利  相似文献   

12.
病毒侵害植物、动物和人。病毒之一——核糖核酸病毒能引起人从头到脚的疾病,如病毒性脑膜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脊髓灰质炎和普通感冒。现在,感冒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三维原子结构已能确定,这两种动物病毒最近已搞清。《自然》、《科学》都在十天内宣布了这一发现,叙述了这一重要进展,即已具有预防这些和另一些能引起感染的病毒的认识,以及免疫系统怎样工作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3.
Marx  J 谭德勇 《世界科学》1991,13(8):36-37,19
癌症研究者们即将开始试验几种新的洽癌方法:通过消除癌细胞生长和分裂所需的蛋白质而杀伤癌细胞.这些试验性的治疗是15年来对癌基因进行深入研究的首次临床应用.关于癌基因的研究表明,引起癌的基因是编码生长因子和其它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所需蛋白质基因的异常形式.所以,通过对癌的研究,癌基因专家们获得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在以人细胞进行的试验中,现在首次证实,实际上致癌的化学品引起细胞基因的变异,损坏对于细胞系统至关重要的蛋白质的结构。当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癌症研究室的角永武生博士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布他的研究成果时,科学家们称赞这一成就是在对机制的分析——化学剂能引起癌症——方面取得一个重大进展。虽然世界上有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者预言过这样一种机制,但是从来没有人用实例证实过。角永博士的研究小组发现,在培养用于试验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们已经把决定自然合成抗癌物质的受体分子的遗传密码译解出来。专家们认为,这项成果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用叫做肿癌坏死因子(TNF)的化合物来治疗癌症患者时,常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能促进治癌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治疗癌症的内科医生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是找到一种终止或者起码是限制肿瘤细胞向健康组织转移的方法。黑色瘤是一种恶性皮肤瘤,以其细胞易于侵入血液,并“移植“在其他组织而臭名昭著。尸解发现,死于黑色瘤病人的肝常为癌组织侵袭。是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治疗癌症的各种方法,现在已有10多个研究小组正在尝试用病毒治疗肿瘤。他们培养对正常组织无害的病毒,或者改变致病性病毒的遗传特征,然后把它们投放到肿瘤内,期望这些病毒能够杀死癌细胞,同时又不损伤正常的组织。这里所说的病毒的作用机理,不同于那些把有关基因带入癌细胞、进而矫正癌细胞的遗传错误的病毒的作用,其秘密就在于,这类病毒只在癌组织内进行复制和传播,并随之杀死癌细胞。好比在癌组织内引起一种链式反应,最终蔓延到肿瘤的边缘,而不影响周围的正常组织。目前研究人员已发现6种这类…  相似文献   

18.
人类环境中的致癌因素,一般可以分为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三类,其中化学因素居于重要的位置.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人类癌症的百分之八、九十和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有关.迄今已发现一千多种致癌物质,其中在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就有一、二百种.这许多形形色色结构各异的化学物质为什么会致癌?如何评价它们的致癌活性和探讨它们的致癌作用机制,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多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亚硝胺是一大类能引起人体和多种动物各种器官组织肿瘤的物质,是致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动物对亚硝胺有抗力,宋圃菊等的研究和实验成果证明了中华猕猴桃汁能有效地阻断致癌的亚硝胺在动物体内外的合成,从而为在自然界寻求预防肿瘤物质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过去,许多文章和资料中都将砷与癌或毒药相联系,国际癌症中心特别工作组也将砷和某些砷化物列为对人类具有致癌性的物质.但许多文件同样亦承认,砷的致癌实验与流行病学调查的结论是不一致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砷并非总是致癌的,在正常情况下,砷对肿瘤具有良性作用,不仅不会致癌,而且还是高等动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本文就这两方面介绍近年来的研究概况.砷与癌(一)砷抗癌的实验和流行病学证据弗罗斯特(Frost)报道,在从1786年以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