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西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古建筑大省,如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人们均能耳熟能详,而对于山西地域内的近代建筑大多数人却知之甚少.但社会和城市的发展是不能忽视的,不管地域、人文或者其他原因也不能阻断它的发展,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交融和碰撞,本文以孝义民居为例,对近代孝义古县城的近代建筑的文化表征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下,诸多地域及不同的民族具有了同一张面孔,这是极其悲哀的。旅馆建筑作为人们认识和接触不同地域的重要窗口,在设计中体现出本民族、本地域的特征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在总结影响旅馆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表达因素的基础上,提炼出在旅馆建筑创作中应用地域文化的设计手法,以期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旅馆建筑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全国道德建设的核心文化——孝·义,既是孝义市的“根”和灵魂,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其影响范围涵盖中华大地乃至华人地区。郭润芝在作品中,融入孝义地域文化元素,将“郑兴孝母”“义虎救樵”等孝义故事与胜溪湖森林公园、孝河湿地、三皇庙等当地风景旅游景点融为一体,作品人物形态、生活物品、地域风光等线条都被完美地勾勒出来,其中既有经典桥段,也有精致小品,造型精美,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4.
<正>有人说:"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山西,山西剪纸看孝义。"孝义被誉为"剪纸之乡",是中华剪纸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孝义剪纸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逢喜庆节日,特别是春节,家家户户门上、窗上贴满各种富有吉祥寓意的剪纸,喜气洋洋,琳琅满目。千百年来,孝义剪纸艺人遍布城乡各地,一代一代地将依附于民俗活动的剪纸艺术,薪火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银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山西银饰具有独特的民俗特色,是中国传统银饰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在制作工艺上独树一帜,被人们称为"晋工"银饰。山西银饰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尤为盛行,在山西晋北、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形成不同的地域风格,以晋中一带银饰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6.
山西孝义皮影戏历史悠久,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在孝义民间的皮影戏有两影戏和碗碗腔影戏,文章从皮影人物的面部、服饰、色彩的特征来浅述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乃中华腹地,孝义是三晋腹地,大地上的文明深藏其间,历岁经年,终于养育出各种艺术精灵。孝义皮影便是耀眼的一种。孝义是块神奇的土地,胸过汾河,背靠吕梁。此地人不单能耕善种、自给自  相似文献   

8.
王丰 《科学之友》2010,(1):114-115
山西孝叉皮影戏历史悠久,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在孝义民间的皮影戏有两影戏和碗碗腔影戏,文章从皮影人物的面部、服饰、色彩的特征来浅述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正>孝义仿古木雕家具,是山西手工艺界的一枝奇葩。繁复华贵的雕刻工艺,将古典家具的工巧之美发挥到极致。每件家具表面的雕刻物不能冠以惟妙惟肖,却也极具动感,无比传神。锉刀一下下落在木头上,木屑飞扬在空中,精美的木雕就这样渐渐呈现,古朴典雅的家具加上精美绝伦的木雕,让孝义仿古木雕家具一度达到出神入  相似文献   

10.
山西乃中华腹地,孝义是三晋腹地,大地上的文明深藏其间,历岁经年,终于养育出各种艺术精灵.孝义皮影便是耀眼的一种. 孝义是块神奇的土地,胸过汾河,背靠吕梁.此地人不单能耕善种、自给自足,还创造出各种艺术,或唱或演,亦雕亦画,以抒发情感、慰藉自己的心灵,其中戏剧尤甚,孝义皮影便是此中的精粹.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下,诸多地域及不同的民族具有了同一张面孔,这是极其悲哀的.旅馆建筑作为人们认识和接触不同地域的重要窗口,在设计中体现出本民族、本地域的特征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在总结影响旅馆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表达因素的基础上,提炼出在旅馆建筑创作中应用地域文化的设计手法,以期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旅馆建筑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12.
张侃侃 《科学之友》2008,(6):104-106
作者在对中国现存地名中“观”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道观的省域分布规律及命名方式,论述了道教思想、地域、时代对道观建筑的影响。比较得出了道观在省域分布上呈现的不均衡的特点,并分析了主要集中于山西、湖北、四川、湖南四省的原因。阐述了道观的命名方式主要是以神灵、景物、道教文化、地名、传说、道观特点来命名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叟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偶儡吟》一诗中生动描绘了木偶戏(又叫傀儡戏)的逼真传神。皮影、木偶、碗碗腔,的确,孝义三宝,人尽皆知,尤其对土生土长在山西境内、孝义本土的乡亲父老而言,作为对家乡民俗的褒赞和对戏剧艺术的执着崇拜,争相传颂三宝中观赏性相对突出的木偶戏曲,更是成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正>孝义,郑兴"割股奉母"之处,不仅因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又因是我省戏曲品种最多的一个市而被誉为"戏剧之乡"。皮影、木偶、碗碗腔,孝义市的文化三绝,现已成为孝义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孝义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戏,是三绝中最具观赏性的一类,其特点是真人在下、木偶在上,艺人通过插于木偶上的一根木杖和两根操纵木偶手的细铁棒来操作整个木偶,发展至今,已成为集表演、音乐、制作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式仿古木雕家具做工精细考究,拥有很浓的民族气息,随着仿木雕家具人文价值的逐步突显,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潮流。孝义仿古木雕家具集中国古典文化与传统技艺于一体,体现了中国家具文化的特有气质。地利物丰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之地,早在仰韶时代就有  相似文献   

16.
从石器技术、铜器技术、铁器技术及建筑技术、壁画绘制技术等方面分析山西在华夏文明中具有极强的辐射力、融合力和影响力。提出新世纪应发挥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努力实现文化及其产业对山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石器技术、铜器技术、铁器技术及建筑技术、壁画绘制技术等方面分析山西在华夏文明中具有极强的辐射力、融合力和影响力.提出新世纪应发挥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努力实现文化及其产业对山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口唱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长的影人在幕后精彩演绎",这便是家乡文化的一张名片--孝义皮影戏. 孝义素有"皮影之乡"的盛誉,它所演内容大都由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改编而成,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家将>等,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9.
<正>山西孝义市是我国皮影发祥地之一,既有"土生土长"、源远流长的皮腔纸窗影戏,又有从陕西传入、吸收当地戏曲"营养"自成一体的碗碗腔纱窗影戏。金元明清近千年间,皮影在孝义一直长盛不衰,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对中国现存地名中"观"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道观的省域分布规律及命名方式,论述了道教思想、地域、时代对道观建筑的影响.比较得出了道观在省域分布上呈现的不均衡的特点,并分析了主要集中于山西、湖北、四川、湖南四省的原因.阐述了道观的命名方式主要是以神灵、景物、道教文化、地名、传说、道观特点来命名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