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当今建筑文化现象入手,论述了对建筑文化内涵三方面的理解一、建筑文化的概念.建筑作为一种实体但却表达着文化意义.例如山西大院;二、建筑文化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建筑是一个文化系统,除了物质功能外还具有精神品质;三、建筑文化的历史性和地域性.建筑的存在,大多数都是历史的,而且还具有地域差异性.因此,建筑设计和建筑创作应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做到"因时、因事、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艺术     
朱莎 《科技信息》2007,(35):245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建筑是在原始的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一个空间,以满足人的居住的需要。而人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出于天性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因此,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精神功能的内涵,着重指出正因为具备了物质功能之外的精神功能,才使建筑成其为文化和艺术;精神功能更深刻地反映着建筑的价值。论述了时代性、地方性、个性是建筑文化和艺术的生命,提出对建筑进行评价的功能、环境、技术经济三大综合标准。  相似文献   

4.
建筑作为社会的一种物质产物,其精神意义植根于文化传统,植根于乡土文化的土壤之中。技术则是一种解放的力量,它不仅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技术作为影响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每一次变革都开创了一个辉煌的建筑时代。高技术是指“当前正在迅速发展的,处于发展前沿并在应用手段与方法上还在探索阶段的各项新兴技术,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在建筑中对高技术的追求,就是其技术的进步性、材料的先进性和功能的合理性。建筑具有文化与技术的双重性,是技术与文化的统一。建筑的文化范畴具有艺…  相似文献   

5.
张宏喜 《世界知识》2013,(22):56-58
宝贵的精神创造出的建筑奇迹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不停地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建筑艺术奇迹。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创造建筑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各种观念、不断积累的建造经验以及对于美的理解都融入到建筑之中,使得建筑本身不再只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建筑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精神的载体,具有了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杨志明 《科技资讯》2011,(7):76-76,78
建筑是立体的画,凝固的诗.而不同民族,不同的国度,建筑的文化也是不同的,但它们大多具有一定时代的影子.但这些建筑也凝聚着不同的民族智慧,成为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分析其建筑文化,揭示建筑艺术对美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其中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形.文化是魂。我国住宅建筑有其悠久而广博的文化蕴涵,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进入小康社会,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改善,精神生活更高追求,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泓扬我国住宅建筑特有的文化蕴涵,将为社会和企业增添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筑首先是一种物质资料产品,它是为满足人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而建造的。“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人们利用建筑物质进行劳作。生活和展开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活动。人类从原始的穴居--半洞穴式已发展至当今社会的楼堂阁宇。同时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日益更新,以及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寄居场所要求水准不断提高,建筑学开始在实用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建筑艺术。建筑具有物质产品和艺术产品两重性。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艺术的再升华,受建筑功能、…  相似文献   

11.
徽州建筑是徽商研究的重要视角,徽商文化是徽州建筑的人文支撑。胡氏宗族聚居的西递村,以独特的建筑语言再现了封建社会经济繁盛时期商民故里的盛况,其建筑的类型与装饰无不传达着徽商意志,是维护整个徽商群体生态的实体和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时代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如今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建筑行业首当其冲,在日益增加的物质需要下,精神需要也逐步增加着,伴随着建筑装饰工程的革新,现代建筑装饰工程已经不单单是技术工程,更呈现着艺术特点的工程。建筑装饰工程是建筑构建的后期工程,优化、美化、安全、舒心就相对于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中国建筑中,传统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本文介绍了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且富于文化内涵的建筑与校园空间在改善学校物质环境、提升全体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培养他们审美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给高等院校建筑物和校园空间进行命名时,应该充分结合其文化意蕴,坚持物质特性、历史传承与精神风貌相统一的理念和思路,使高等院校建筑与校园空间既要承担教育功能,又要在思想领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本文对建筑的文化特性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建筑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建筑外界面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给出了4种整合的方法。强调建筑外界面与城市环境整合的重要性,营造健康美好的人居环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以及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自现代主义建筑传入中国后,建筑师对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探索之路。在此基础上,从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展开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途径。提出当代中国的建筑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加强自身修养,体验并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并从空间与形态入手,潜心钻研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方式,以抽象手法在彰显民族象征性的同时取得国际认同感,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一条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融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建筑装饰在我国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行业,我国现代装饰行业,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发展,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变,随着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设施不断推陈出新,人们对建筑装饰艺术及功能要求也不断发展变化,使得大量房屋建筑工程从过去的初装修到现在的高、中级装修,推动着建筑装饰行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出现了“装饰热”。为此,我校经过三年的筹备,于1995年创办了《建筑装饰技术》专业。  相似文献   

19.
教育建筑是育人的环境空间 ,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集中体现 ,它为育人提供了专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是科教兴国 ,提高国人文化素质的物质保证之一。随着高等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的发展和高校体制的改革 ,对当今高等学校的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甘肃工业大学综合实验楼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进行建设 ,赋予了校园内外更丰富的内涵 ,总体规划能充分利用地形和生态环境 ,布局自然灵活 ,努力向生态型、智能型、文化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校园拓展 ,单体建筑的布局 ,能充分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和谐与文脉的延伸 ,并使其融于校园大环境中。1 尽力创造共享的“生态型”景观环境无论是规划还是单体设计“环境意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校园规划建设更是如此。校园内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重要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教师 ,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方式 ,创造一个满足校园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要求的校园环境 ,形成校园独具特色的空间。学生是校园中最活跃的因素 ,除在校学习、运动、休息等最基本的校园生活外 ,更需要高层次的精神的交流和交往。因此 ,努力营造大环境 (如景区 ,集中绿化环境 ) ,精心设计小环境 ,尽力创造校园建筑内...  相似文献   

20.
张鹏  赵彦  马秀荣 《科技信息》2009,(25):278-278
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过程中运用了美学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显示了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建筑物是符合美学原则的功能产品。在一切从实际需要的功能出发、又赋予审美功能的物质产品中,建筑的审美价值最大,包含的内容最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