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特约主编:临海市科技局局长周志军主编观点:临海市科技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临海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的"加强创新驱动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决策,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积极推进"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以深化"五帮一化"科技服务企业活动为抓手,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以科技杠杆撬动临海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临海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临海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临海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总量位列台州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1.7%;实现新产品产值205.76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47%。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市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永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还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创新环境。近年来,临海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优化创新环境,科技事业和各项创新工作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共临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志坚告诉记者,200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值22.3亿元,增加值为5.1亿元。加大投入,激发科技创新的源泉与活力。近年来,临海市对科技资金的投入逐渐增大,2003~2005年…  相似文献   

4.
陈心怡 《今日科技》2011,(11):22-22
近日,由中共临海市委、临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临海市委人才办、临海市科学技术局承办的"2011浙江临海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暨军工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临海隆重举行。该活动以"深化军工合作、广揽人才智力、汇聚创新成果"为主题。  相似文献   

5.
<正>桐城市紧紧围绕创新强市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坚持谋政策、聚人才、育主体、建平台、强产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的重要抓手,突出加强统筹规划,全力打造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沃土和科技创新高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桐城市成功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截至同年12月,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2家。  相似文献   

6.
<正>诸暨市2019年将继续以"‘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做实人才第一资源,做强创新第一动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全面增创诸暨发展新优势,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创新强市深入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全面推动省"科技新政50条"在诸暨落地出成果。谋划一系列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杭州市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按照"一中心四基地"的城市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近年来,杭州市人才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有几方面特色:出台人才"若干意见22条"。杭州市对人才引进、创业扶持、生活保障等方面政策进行整合提升,构筑了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杭州市2010年启动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至今共遴选海外创新创业人才139人,创新创业团队17个。连续6年成功举办浙江·  相似文献   

8.
正一是强化创新支撑。市委五届党代会确定了"双轮驱动"和科教强市战略,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引进了中国中车、凯翼汽车、金立手  相似文献   

9.
当前,科技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创新已成为创新型经济的核心.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市委[2012]18号)都明确指出:要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全市科学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率先走出具有杭州特色、依靠创新驱动加快科学发展的新路,并特别提到,要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两轮驱动",坚持"创新强市"与"实业兴市"融合互动,加快推进"科技西进",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五县(市)延伸,增强五县(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普陀区     
特约主编:普陀区科技局局长水开明主编观点:今年以来,普陀区科技工作牢牢把握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契机,紧紧围绕"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发扬"四干精神",以实现"新区梦"为目标,加快海洋科技强区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通过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培养高科技人才,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与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策略,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不足,提出"十三五"期间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发展对策,为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6月15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首度对获得"科技创新鼎"和2020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现场授鼎、授牌。杭州市等3个市、杭州市滨江区等6个县(市、区)被隆重授予"科技创新鼎",杭州市等4个市、杭州市西湖区等22个县(市、区)荣获2020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3.
姜家勇 《安徽科技》2013,(10):31-32
正界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创新驱动列入界首市"十二五"发展战略,以知识产权强市实施推动科技创新,以创新专利成果的运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支撑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近几年,通过强市战略和省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的实施,界首市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运用和保护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全市人民科技素质普遍提高,创新意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2012年,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以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科技"三评")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评价被上升到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言,科技评价制度就是风向标和指挥棒。如何树立正确的科技评价风向标和用好科技评价指挥棒,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有效实施。文章结合"三评"改革的探索实践开展科技"三评"改革研究,在深入研究分析科技"三评"改革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三评"改革的对策建议,为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加快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对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六安市紧紧围绕市第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业化城镇化双驱动,科技资本两翼发力"的要求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加快科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加快建幸福六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一、围绕建设创新六安,政策动见成效瞄准工业化核心战略,推进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制定实施了《六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六[2011]39号),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措施。重新修订了《六安市科技奖励办  相似文献   

16.
今年来,奉化市政府围绕加快推进"实力城市、品质城市、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领域求突破,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发展。一、大力营造创新驱动氛围奉化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奉化市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奉化市"风麓英才"计划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在财政科技资金使用上,重点向共性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对温州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推进温州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芜湖市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集聚科技创业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连续6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获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称号。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出台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加快优质科技资源导入,全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大力开展高科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制定了新时期办院方针,就是坚持"三个面向",实现"四个率先",目前中科院正在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建院67年来,中科院在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奠定了中国科技发展乃至大国地位的雄厚科技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十三五"期间科技工作回顾"十三五"期间,桐城市紧紧围绕创新强市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化推进企业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积极引进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团队,优化创新环境,构建创新体系,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桐城市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获批建设全省首批创新型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