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通过甘肃洒勒山滑坡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该滑坡的形成条件、机制和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洒勒山滑坡与新构造应力场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东乡洒勒山滑坡前兆明显,滑体大,覆盖宽.滑速快等基本特点.运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水系方向分折方法,讨论了洒勒山滑坡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区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38~40E,是由河流,节理及断裂资料算出的.该区宏观应力场的确定,是滑坡,地震及泥石流等研究的一个基础,而且对水陆交通规划和水利工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三年三月七日十七时四十六分,发生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境內的洒勒山滑坡,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它是黄土高原区大型、灾害性滑坡研究的典型例子。滑坡后,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论文。其中对于滑坡类型有两种不同看  相似文献   

4.
利用连续介质力学的离散元方法力学计算软件中的颗粒流离散元计算程序,结合野外踏勘与室内试验得到的数据,对洒勒山高速远程滑坡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由蠕变导致的下部老滑坡复活并带动上部滑体滑动的滑坡整体运动过程.模拟后得到的滑坡物堆积形态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对上下部滑体及监测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部滑体运动最大速度较大,可达35 m/s,下部滑体运动距离较远,长达800 m.滑动过程中在撞击面附近与下部滑体前段均存在颗粒抛射现象.下部滑体撞击后的滑动呈显著的流体特征.整个滑动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下部启动,下部加速剧滑-上部启动,下部匀速滑移-上部剧滑,上部撞击减速-下部再加速,总体减速自稳阶段.上下部滑体碰撞导致的能量传递是洒勒山滑坡可以高速远程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东乡县是一个多滑坡的地区,著名的1983年洒勒山滑坡就发生在区内.1983年西北师院地理系地质地貌教研室滑坡调查组对区内新老滑坡进行了调查,确认了除埋藏滑坡外的滑坡307个,进行了初步编目,并绘制出《东乡县滑坡分布图》。根据滑坡体的伸延  相似文献   

6.
苗天德、朱久江、马巍、艾南山曾提出过滑坡渐进破坏模型,这里,进一步尝试用这个模型判定山体稳定性。1985年8月18日至20日,笔者之一(艾)参加了省科委和省地矿局组织的东乡县果园乡石拉泉山体现场考察和对策论证。石拉泉紧邻著名的洒勒山大滑坡,山休结构也与洒勒山相似,1983年在石拉泉山梁上开始产生裂缝,近两年裂缝还有所发展。这自然使人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高效的对青海民和八大山滑坡环境进行评估,选择Qu ick B ird遥感图像数据,对八大山滑坡的解译特征和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黄河水流强烈侵蚀和降雨综合作用是促进八大山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人居与城镇建设安全的重大隐患,正确认识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对于开展滑坡灾害风险评价、预测预警、工程治理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保障黄土脆弱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解决滑坡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对规划和建设的影响,本文在对甘肃省东乡县陈家下坪山滑坡进行地质勘察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面调查、钻探和探槽等多种手段,结合区域环境详细研究滑坡发育的特征,阐明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水文地质、大气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滑坡的影响。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评价了下坪山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下坪山滑坡为老滑坡整体复活,属于中型黄土—泥岩滑坡,其运动特征为间隙性下错的牵引式低速滑动,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该滑坡稳定性的敏感因素;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受裂缝大量发育的影响,局部有发生滑动的可能性,但未来环境变化会导致滑坡整体滑移失稳的可能性大;依据滑体原始冲沟为界将下坪山滑坡分为东西两块,西侧整体稳定性好于东侧,东西两处滑坡块体在遇暴雨或地震沿现有滑面发生再次滑动的可能性较大。在西北内陆暖湿化的大背景下,该区黄土老滑坡存在复活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师刚强  李豪 《科技资讯》2012,(18):52-53
贤令山滑坡为粤北山区典型的土质堆积层滑坡,总结该滑坡的发育特征并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对于粤北山区同类滑坡具有借鉴意义[9]。本文从滑坡空间形态、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变形特征、滑坡成因机制分析等多个方面揭示了贤令山滑坡的基本特征,采用剩余推力传递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自重条件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自重和暴雨条件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黄石市板岩山二中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该滑坡的变形机理与形成机制,认为岩土的类型和性质,板岩山危岩体掉下的碎石加载作用和水的作用是形成该滑坡的关键因素,而人类工程活动也是诱发滑坡的不可忽视因素,同时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江南造山带东段地处安徽、浙江、江西、江苏四省交界处,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受强降雨影响,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对该区域进行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研究迫在眉睫。研究以江南造山带东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前期获得的区域滑坡数据库,选取高程、坡向、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距水系距离5个影响因子,对因子进行分类,分析滑坡在每个类别中的滑坡点密度及面密度,绘制各影响因素与滑坡之间的关系图并开展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主要发育在高程200~800m,坡向南方向;三叠系及震旦系地层内滑坡发育较多,古近系滑坡发育较少;距水系距离越大,滑坡发育越少。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江南造山带东段滑坡的分布规律以及各因素对滑坡发生的影响,研究该类地质环境下滑坡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为该地区的工程建设选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Sarma法在灌云棺材山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开采不当,灌云棺材山多次发生滑坡,需进行滑坡治理。本文从滑坡的地质条件入手,应Sarma法及改进的EMU法对灌云棺材山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及评价,为滑坡治理提供了依据,并对治理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岭镇垮山滑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受"4·20"芦山地震的影响,该滑坡发生变形。由滑坡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推测该滑坡可能为老滑坡,为查明滑坡目前发育的多处变形破坏是否为该老滑坡局部复活形成,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以及详细调查,查明了滑坡变形均为浅表变形,未见深层滑动的迹象,因此判断其不是老滑坡,研究结果为类似老滑坡灾害的判定以及工程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滑坡的特点,并结合剖析下源等滑坡实例,探讨性地提出了低山丘陵区滑坡灾害的预报与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对礼县烂山滑坡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环境研究滑坡的主要特征和稳定性影响因素,得出其高陡的地形、不稳定的岩土体、已有的变形破坏以及研究区的降雨、地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该滑坡的发展趋势为稳定性差,危险性大。结合Geostudio软件对烂山滑坡分别处于天然、降雨、地震、地震降雨耦合四种状态下的14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降雨强度、降雨持时、地震动时程三个参数对烂山滑坡非饱和土渗流、地震动力响应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与降雨耦合作用对滑坡的稳定性有累计折减效应,地震对烂山滑坡的稳定性起控制性作用,降雨起到促进作用使得滑坡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讨论了该滑坡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的基本特征,指出:(1)该滑坡可分为特点截然不同的两部分。上滑体,可称为滑动铲部分,滑动时此部分滑体主要沿较陡的滑面发生整体性的转动滑移,垂直位移分量较显著。下滑体,可称为碎屑流部分,滑动时此部分滑体基本上呈近水平的运动;(2)主滑面呈上陡下缓渐转水平的座椅状;(3)滑坡的发展具有“推落式”的特点,上滑体是主动部分,它的突然失稳和下滑是推动下滑体运动的主要动力,(4)此滑坡的产生是斜坡变形累进性发展的结果,滑坡后缘拉裂缝的发展经等速开裂、加速开裂和裂缝闭合等三个阶段,最终导致大滑动。文中根据后缘拉裂缝等速开裂的资料,导出了一个预测滑动发生时间的公式。还根据现场证据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此类滑坡高速远滑的两个机制:滑动铲机制和碎屑流效应,并根据所提出的机制导出了一个预测此类滑坡最大滑速的公式。  相似文献   

17.
重庆南桐矿业公司下属南桐煤矿开采已经60余年,现已形成一、二、三级矸石山。2004年6月,东林煤矿三级矸石山在暴雨作用下产生矸石大规模滑塌,造成矸石山下方胡家沟居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惨重,故对矸石山的勘察治理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对该矸石山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矸石山滑坡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边山滑坡是公路施工切坡诱发的大型工程滑坡.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河唐公路边山滑坡的地貌学特征和产生滑坡的环境地质条件,重点对滑坡的地质特征、岩体结构、形成条件及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根据滑坡的成因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对滑坡的治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跋山水库大坝内坡滑坡事故,从工程施工、控制运用、日常管理方面分析了原因,根据滑体滑裂面形状,对滑体进行了稳定计算;采取了临时抢护和重新加固措施;并对今后工程管理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鸡尾山滑坡的失稳模式为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为了研究这种独特的特大型岩质斜坡失稳模式,利用土工离心机,对1个包含4组结构面的地质力学模型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离心机加速度的不断增大,后部块体首先失稳并推挤前缘关键块体,粘贴在滑块与基座之间的裂缝监测应变片从斜坡后缘到前缘相继发生破坏;当离心加速度达到80g(1g=9.8 m/s2)时,斜坡前缘关键块体发生位移突变,产生瞬时视向滑动破坏,引起整体滑坡;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的降低和关键块体瞬时失稳是鸡尾山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具有“后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失稳”的特征,斜坡的初始变形破坏是一个从稳定到失稳渐进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