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范庆华  倪峰  余万里 《世界知识》2010,(19):34-35,38
<正>美国的对外战略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要以应对恐怖主义或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威胁为重心;美国加大对亚洲的关注并不表示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随着最后一批美军作战部队从伊拉克撤出,一场历时七年的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伊拉克战争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挫伤了美国的民族自信心。随着后伊拉克时代的到来,美  相似文献   

2.
王艺  李明杰 《海峡科学》2003,(11):21-22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即在全球化美国霸权和全球化伊斯兰恐怖主义同时存在的时代,布什政府向伊拉克发动了战争,以追求全球性帝国地位。这场战争究竟会对世界造成多大影响?本文仅从美伊危机的由来、美对伊发动战争的目的、对国际反恐同盟的影响及战后世界恐怖主义的发展局势做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有关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讨论非常激烈,各种名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文章通过科索沃战争中美国的动机、实力地位和当今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美国对自身实力地位的认识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无论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有何种表现形式,但是思维模式仍然是“冷战思维”。分析了“冷战思维”阴魂不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军事对峙不断升级的态势下,美对伊目前仍然采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战略,但不排除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国际舆论分析,伊拉克侵吞科威特,是伊拉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两伊战争带来的经济债务危机,增强自己实力,占据控制中东石油价格有利地位而采取的重大战略行动。美国由于其石油进口的25%来自海湾,为了保护石油来源,进而增强在中东的战略地位,遂乘机迅速出兵海湾。  相似文献   

5.
在海湾战争以前伊拉克曾经是美国的盟国。美伊关系嬗变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历史上的盟国关系,两伊战争期间的密友关系,海湾战争前的挑衅与纵容关系,海湾战争后的敌对关系。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消灭了自己曾经的盟友,这也符合美国一向奉行的外交政策标准。通过分析美国和伊拉克从盟友到仇敌关系的嬗变特征可以看出,美国选择盟友的原则是利益需求,而不是道义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杨晋 《世界知识》2013,(7):68-68
十年前,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然而直到今天,有关这场战争的一些谜团仍没有被彻底解开,其中之一是:在“蜘蛛洞”旁擒住老萨并拍照留念的美军士兵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7.
美国不仅是一个超级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和经济大国,也是一个超级传媒大国、文化传播大国。新世纪初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西方传媒开始松动,终于出现不同声音。但是,美国传媒仍然在当今全球新闻传播格局、文化传播格局和世界舆论格局中占据着主导甚至垄断地位,其帝国主义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萨达姆政权。5月1日后伊拉克进入战后重建,正如人们战前所料,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面对重重困境,然而萨达姆的被俘并没有使美国摆脱这种困境。美国最终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或许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9.
田文林 《世界知识》2010,(18):42-43
<正>只要伊拉克动荡不休、阿拉伯世界群龙无首,就会有求于美国;纸上的谋划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要看现实发展。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最重要的一场地区战争,而2010年8月美国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则标志着这场战争正在结束。检讨这段"正在发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萨达姆政权。5月1日后伊拉克进入战后重建,正如人们战前所料,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面对重重困境,然而萨达姆的被俘并没有使美国摆脱这种困境。美国最终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或许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11.
外国利益集团在美国进行院外活动是美国政治中的一个特殊现象。美国分立、制衡的政治体制,政党衰落及利益集团的兴起,美国外交决策的多元性、复杂性,外交政策执行的分歧性等使外国利益集团能对美国的对外政策施加影响。台湾当局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各种机构、代理运用多种手段来对美国国会进行游说并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上施压,致使中美关系波折不断。  相似文献   

12.
拉丁美洲在美国的冷战战略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冷战初期,美国没有给拉美提供政府援助而是让垄断资本去自由开发;古巴革命的冲击和拉美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迫使肯尼迪政府推出了“争取进步联盟”,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美国政府对拉美政策再无大的突破,里根政府再一次把意识形态因素提上了议事日程;冷战的结束更使得拉美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大大下降。意识形态、冷战进程、历史积淀和控制手法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踏上海权之路伊始,美国极力避免挑战海军强国,通过与法国的私掠战、第二次英美战争以及南北内战锻炼了自己的海军队伍。19世纪末,利用英国受困于欧洲的有利国际形势,美国通过在大西洋采取守势,向太平洋扩张,实现了海权的振兴。美国的海权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在适宜的国际环境下,应“天时”而动,才能突破海权强国的围剿,实现海权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塔利班作为一支武装力量开始登上阿富汗的政治舞台,之后执掌政权5年左右,最后被推翻.在塔利班兴衰的过程中,美国对其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亚战略"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美国选择了塔利班.在美国本土遭受到恐怖分子袭击,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时,美国抛弃了塔利班,并最终推翻了塔利班.不难看出,对塔利班政策的实质就是至高无上的美国利益.  相似文献   

15.
美军价值观在美军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军价值观培育有其独到之处,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点,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也存在着不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剖析美军价值观培育的做法,找出其长处和存在的不足,对我军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企业与亚洲企业之间在技术创新要素方面的交流迅速增强,成为近10多年来美国与亚洲技术联系的一个主要内容和促进因素,这将对美亚经济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R&D资金、高技能人才、技术以及高技术产品方面详细分析了近年来美国与亚洲企业间技术创新要素流动的趋势、特点及其含义。  相似文献   

17.
自二战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通过联邦政府的资助实现了大学梦,美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繁荣离不开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各类人才。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体系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其中包括科技革命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民权运动的发展、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传教士文幼章长期在中国生活、工作,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52年初,朝鲜战争战场上传出美国使用细菌武器的消息后,正应邀访问中国的文幼章立即赶赴东北,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自己的判断,通过多种渠道对美军的细菌战进行谴责,有力地声援了中国的抗美战争和正在进行的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19.
桐油作为中国特产,在中国种植和使用已有千年历史。随着桐油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一种国际商品后,桐油的用途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它不仅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军备方面,这使中国的桐油贸易如日中天,桐油成为了国民政府重要的经济物资和创汇来源。在桐油贸易中,美国占有重要的份额,桐油对美国的经济和军备影响较大。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用桐油打开了美国对华援助的大门,改变了美国对华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西进运动对于美国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进运动 ,对于美国的产生、发展与现状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尤其是它带给美国的文化影响 ,更是渗透进了这个年轻的民族。探讨西进运动对于美国民族的性格与价值观 ,对于美国的政治思想以及文化艺术上的深远影响 ,有助于我们对美国的历史、现在与将来进行较为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