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鐵幕’之東 由波羅的海上的斯德丁港起,沿着德奧兩個蘇軍佔領區南下,經南義邊境而至亞得里亞海上的特里雅斯特港,再折而東行,從保希及保土边境,到黑海岸边為止——這樣一條弧形線就是邱吉爾、貝爾納斯之流所一再惡意地稱之為‘蘇聯歐洲鐵幕’的界限。據說這個鐵幕把歐洲分成了东西兩個半邊,而在鐵幕之東的一片广大土地上,有着豐富的工鑛原料和糧食资源,以及將近佔全歐洲總人口三分之一强的人民。西歐的和美国的政治家們認為這種  相似文献   

2.
近幾個月來,蘇聯續把潛水艇送到海参崴。我们知道蘇聯的海上艦队數目很小,戰門力也較薄弱,那末,這個堅強的潛艇根據地的出现,實際上也就成爲蘇聯在太平洋的海軍力的骨幹了。潜水艇隧也許將成爲蘇聯在還東戰略上的最重大的武器。不過,在  相似文献   

3.
鐵幕(Iron Curtain)这个名词,是来自一九四六年三月五日邱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幅爾敦市的演說中,当時他公然主張英美聯盟,反對蘇聯,他認為“……從波羅的海上的史脫丁(Stettin)城起,到亞德里亞海上的特里雅斯德  相似文献   

4.
國際局勢發展的重心,由歐洲移到了遠東。中國的內戰代替了東南亞洲的變亂而受到了國際間最大的注意。當五萬多美軍集中在天津與秦皇島之間,長城周圍的砲火沿北寧線推向東北之際,每個人  相似文献   

5.
在‘鐵幕’發明家戈培爾博士死後,邱吉爾很快便檢他的牙慧,一再搬用‘鐵幕’這個名詞,以表示爵士們、財閥們、原子戰略家們對於蘇聯的猜疑。各國以反蘇為處世哲學的人們也很樂於沿用。似乎說,在封蘇聯和對東歐諸國的戒备线以至封鎖線之外,真有那麽一重看不透的鐵幕一般。然而美國的記者們竞把‘鐵幕’和美國自己的外交政策聯結地放在一道,這實在是嚴肅性的幽默。原來這兒產生了名記者皮爾遜所說明‘美國政治上的劃時代事件!’  相似文献   

6.
問:您認爲戰後中日關係正常化的阻礙是什麽?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已有九年多了,但是中日關係一直沒有正常化.因爲美國在奴役日本民族,日本國家還沒有得到獨立,美國竭力阻礙中日關係的恢復正常.美國好戰分子想利用日本反對中國,達到它侵略亞洲和獨霸世界的目的.日本某些人士在美國好戰分子指使之下,也頑梗地採取與中國人民爲敵的態度.一九五一年九月,在美國壓迫之下,日本政府簽訂了排除中蘇和主要亞洲國家在外的所謂舊金山「和約」.第二年,日本政府又和蒋介石賣國集團締結所謂「日華和約」.日本政府無視中國人民所選擇的政府  相似文献   

7.
在一片‘歡迎馬歇爾計劃適用於亞洲’的呼聲中,帶來了東南亞各國一連串動亂不安驚心動魄的消息。一方面是‘东南亞赤化危機迫近一的叫囂,另一方面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壓迫者之間的血戰,而在這種混亂騷動之中,東南亞一千多萬華僑的命運,更陷於水深火熱蹌呼無應的悲慘狀態。新的排華運動,正在東南亞各地以各種方式和藉口劇烈地展開着。  相似文献   

8.
東欧的鐵幕是什麼? 所謂東歐的‘鐵幕’一詞,是首先由邱吉爾提出來的,其後立刻得到艾德禮政府的發揚,美國當局的伸引,顿然變成了‘英語世界’一句最時髦的外交辭令。依照邱吉爾的說數,東南歐的‘鐵幕’是這樣張佈着的:‘蘇維埃前線是自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亚特利亞海的里雅特近郊,並且還要一直向  相似文献   

9.
在太平洋的對岸,日蘇關於張鼓峯的突,一場風波總算已經平息下去了。這風波的平息,全世界都認為是日本軍閥的‘屈膝’。因爲儘管關東軍把张鼓峯與沙草峯一带的戰爭作成非常誇大的宣傳,說蘇聯軍隊损失如何重,穌聯空軍如何越境炸朝鮮邊境村落,這些刺激與煽動,絕不能激起日本人民對於侵略的狂熱,而只有引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日本與蘇聯的关系,顯呈一種滑稽可笑的矛盾現象:一方面,日方統治層竭力宣傳兩國日趨親善;别方面,事實證明不但这些宣傳全是夢想,兩國间紧張局勢且反有增强的趨勢。首先,三月十日合衆社從巴黎發出了由上海轉來的“東京權威方面”消息,據說日本與苏联“正在談判互不侵犯協定”,並儼然若有其事,舉出一些“雙方提出的條件”。日本的是:(一)蘇聯中止援助中國国民政府;(二)中止援助中國共產黨軍隊;(三)承認满洲国;如果蘇聯答應,日本願以承認“蘇聯在新疆的勢力”來交換。這些正是日本片面夢想的自白,猶不足異。最荒謬絕伦的是據传蘇联“提出的條件”:“(一)要求承認外蒙獨立;(二)要求承認瓜分波蘭;(三)劃北滿为非武裝區域;(四)管理自滿邊至哈爾濱的鐵路!”它們荒謬到什程度,我們暂时且不討論它,只要指明完全是造谣生事者的夢囈。  相似文献   

11.
我们很痛心,在抗戰勝別半年多以後,全國已經實現民主團結了,但在十四年來呻吟於敵人鐵蹄下的東北,却至今還沒有和平。在那裹,得得的馬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的目光随着德国的侵略戰爭而注意於東欧的時候,我們却不可忽略西南欧的南个国家:西班牙及法国,因为它们一方面在经济上有助於德国,一方面在军事上有关於西地中海及非洲大陸。本文雖成德蘇戰爭以前,但它却還能幫助我們認识玛德里及维希的態度,原文载於本年五月十七日出版的‘经济学者’週刊。  相似文献   

13.
北极的征服     
這幾年来,蘇聯對於北冰洋的研究和開發,真正可說是不遺餘力。每年都有大批科學專家、船舶、飛機前往這個荒凉世界與冰雪作鬥争。横貫北冰洋的航道已經開通了,现在每年夏季由西至東和由東至西沿着西比利亞海岸,都有好幾艘船舶,載着货物通過了。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對華政策已走到進退两難的歧路上了。由於美帝国主義之錯誤政策,不但没有使中国達到如美遠東司长范宜德在去年十月二十日所說的‘美蘇間的橋樑’,反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不安的中心。勝利倏忽己一年有餘,美国對華政策應該是被清算的時候了。本文作者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為美國遠東问題專家,戰時曾任蔣主席政治顾問。原文載十二月一日‘聖路易斯郵報’(St.Louis Post-Dispatch)特譯寄以供參攷。——譯者  相似文献   

15.
中歐風雲的緊張,轉移了人們對於西班牙的注意。但在實際上,西班牙的血戰打得正激烈呢!一個月來,政府軍在東線沿衰勃洛河反攻,减了無数的叛軍,保衛里的名将米耶迦已到了伐侖西亞,動员民,调来新军,加緊軍火生產,他表示伐俞四亚可以成為瑪德里第二。  相似文献   

16.
一盈和虚作爲資本主義發展的爆炸點的兩次世界大戰,深深地刻劃成美國國力及其世界地位轉捩的兩大界碑。就一方面說,無論美國的國力,或其世界地位,這兩大界碑都標示着美國的向上和發展。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了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不是偶然的,新大陸特有的豐富資源及其他優越的工業條件,使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得以後來居上,迅速超過了所有的工業國家,甚至超過了老牌的一等强大的英國。這種强大的國力,當然會成爲當年協約國勝利,戰後救濟及世界金融安定所不可少的有力因素(但德國的東山再起,美元也是一大支補血針)。只是由於戰爭的‘適可而止’  相似文献   

17.
近年來,世界人士地於蘇聯的注意,主要是它的和平外交的發展。但是自從去年底紀德發表了從蘇聯歸來一書之後,蘇聯內政上的一切設施,也受到世界的廣泛注意了。從去年十二月起,蘇聯已有了一個世界最民主化的憲法。在最近,蘇聯又把第二屆五年計劃提早完成了;今年更是蘇聯革命成功的第二十週年。這樣,對於蘇聯内部的建設與文化上的發展,是值得我们特別注意一下了。這裏刊载兩篇文字:一篇是講一個偉大的運河工事的完成,另一篇是講一個民众教師對於工人教育的試驗:其中全是實際材料,没有空論,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最近蘇聯在建設戰线與文化戰线上的發展。——編者  相似文献   

18.
在西歐大戰正酣的時候,蘇聯政府忽然把二十多年來担任國防人民委員長的伏洛希羅夫,調任為人民委員會副主席,而以铁木辛柯将軍继任為新的國防人民委員長。這消息引起了人們的兩個疑問:一、伏洛希羅夫是否又如一些反蘇宣传者所说的  相似文献   

19.
對峙於亞特裏亞海兩岸的意與南斯拉夫,從大戰以後,一向是積不相容的死對頭,尤其是一九三四年南斯拉夫王亞歷山大一世在馬賽被刺的時候,因爲意大利優容殺人的兇手,以致兩國的關系,達到嚴重的頂點。可是到了最近,這一雙死對頭竟握手言歡,  相似文献   

20.
蘇聯在没有抗战以前,牠的实力究竟如何,这在全世界上是一个謎。因此,就在蘇起而抗戰的时候,诫如本文所说,伦敦与華盛顿認为这毋甯是一個節省时间的“牵制运动”,而不是一个阻止納粹的主要力量。可是蘇联的抗戰经过了一个時间以后,伦敦的看法改变了,華盛顿的看法也改变了,蘇聯在牠們的心目中“已成为大战中的真正的战场”了。而本文就是说明这一種改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