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辽河原油小于350℃馏分油实测常压汽液平衡数据为依据,选用API推荐的SRK状态方程,按假多元系法进行相平衡常数和体系泡,露点温度的计算,重点考察了六种不同临界参数关联式匹配方案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方案四预测露点温度效果最好,平均绝对偏差3.48K,平均相对偏差0.68%,可用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2.
应用CORGC状态方程,根据正构烷烃模型分子法确定石油假组分的基团组成,仅需平均沸点一个物性多数,即可按假多元系法预测汽液相平衡常数和体系的泡点、露点温度.结果表明,预测精度与API推荐的SRK状态方程相当.  相似文献   

3.
依据孤岛、中原、克拉玛依原油馏分油压力下(0.493~1.474MPa)228个窄馏分汽液相平衡常数,回归出K值关联式,该式对泡点温度预测的绝对平均偏差为4.7℃。根据实测数据,对常用热力学模型(SRK、SHBWR、CSGS)进行了适用性考察。结果表明,SRK方程预测精度最高,其对温度预测的绝对平均偏差为8.6℃,对K值预测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为8.7%。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胜利常压重油的气液相平衡常数和各窄馏分的相应物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计算胜利常压重油气液相平衡常数的经验关联式。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法及相对分子质量确定石油窄馏分的基团组成,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UNIFAC基团贡献型饱和蒸气压模型参数进行修正。对UNIFAC饱和蒸气压模型参数修正后,KikicK和LarsenK模型预测闪蒸温度的平均相对偏差均为0.79%;气化率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7.69%和7.77%,均可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5.
不同eα计算方法对Penman-Monteith公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水汽压eα是Penman—Monteith公式中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重要过程参数.为了研究在湿度缺测条件下,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eα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适用性,选用江苏南通2000-2004年的旬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相对湿度法和露点温度法两种方法计算了实际水汽压ea和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710,分析了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误差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间误差较小,有98%以上的计算结果其误差小于20%;实际水汽压间的误差差异与最高最低温差相关关系最强,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间的误差差异与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最强;在湿度缺测条件下,可以采用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eα并进一步计算ET0.  相似文献   

6.
在实测新疆原油小于350℃馏分油常压和大于350℃重油减压不同条件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基础上,探索将正构烷烃模型分子法与UNIFAC基团贡献法相结合,按三种相平衡常数模型,预测新疆原油直馏油汽液平衡.通过对泡、露点温度与平衡闪蒸温度的考察,证实了该法的可行性,计算准确性能满足工程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温度T、导热系数λ和压力p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纯组分气液相导热系数的统一模型,它能够描述高压流体和超临界流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T=80~1400K,p=0.1~350MPa),对油气藏流体中常见组分的气液相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22个组分3263个数据点的拟合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53%。通过引入常规的状态方程混合规则,将模型拓展应用于混合物导热系数的计算,13种二元和三元混合物260个数据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19%;对3个石油馏分22个点导热系数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89%  相似文献   

8.
对温度T、导热系数λ和压力p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纯组分气-液相导热系数的统一模型,它能够描述高压流体和超临界流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T=80-1400K,p=0.1-350MPa),对油气藏流体中常见组分的气-流相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22个组分3263个数据点的拟合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53%。通过引入常规的态方程混合规则,将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属设备表面发生凝露问题,提出在金属表面涂覆硅胶干燥剂的技术方案,通过硅胶被动吸湿防止凝露产生.通过构建实验系统,用发生凝露的时间参数t表征此措施的防凝露效果.实验表明,涂覆硅胶干燥剂可延长t,当金属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对应环境的露点温度越低,防凝露效果越好;当露点温度一定时,金属温度越高,防凝露效果越明显.进一步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对涂覆干燥剂金属样片的凝露过程进行分析,并计算了水蒸气扩散系数,其大小影响凝露发生的时间.结果表明,扩散系数与环境的水蒸气分压及硅胶自身温度有关.当硅胶温度相同时,水蒸气分压越小,扩散系数越小;当水蒸气分压相同时,硅胶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小,发生凝露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0.
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法确定假组分的基团组成,根据UNIFAC基团贡献法饱和蒸气压模型与活度系数模型,以及修正的活度系数模型,计算了假组分的相平衡常数K,并预测了大庆原油平衡闪蒸气化率。结果表明,用平均沸点确定基团组成,RiaziDaubert关联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RauK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最小,为3.36%;用API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KikK模型和LarK模型次之,预测偏差低于5.5%,均可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而且运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UNIFAC基团贡献法时,仅需平均沸点或相对分子质量之中的一个物性参数即可确定假组分的基团组成,计算过程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11.
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法确定假组分的基团组成,根据UNIFAC基团贡献法饱和蒸气压模型与活度系数模型,以及修正的活度系数模型,计算了假组分的相平衡常数K,并预测了大庆原油平衡闪蒸气化率。结果表明,用平均沸点确定基团组成,Riazi-Daubert关联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Rau-K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最小,为3.36%;用API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Kik-K模型和Lar-K模型次之,预测偏差低于5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胜利常压重油的气液相平衡常数和各窄馏分的相应物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计算胜利常压重油气液相平衡常数的经验关联式。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法及相对分子质量确定石油窄馏分的基团组成,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UNIFAC基团贡献型饱和蒸气压模型参数进行修正。对UNIFAC饱和蒸气压模型参数修正后,Kikic-K和Larsen-K模型预测闪蒸温度的平均相对偏差均为0.79%;气化率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7  相似文献   

13.
纳米金刚石的熔点和德拜特征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炸药爆轰法制备的纳米金刚石的熔点及德拜特征温度。根据纳米金刚石的X射线衍射强度,计算得出了其德拜特征温度为411.7K,比高温高压俣成大颗粒金刚石单晶的德拜特征温度(2200K)低了5倍多,且其原子晶格振动的振幅比高温高压合成大颗粒金刚石单晶原子的振幅增大了4.37倍,用Lindlman公式计算出纳米金刚石的熔点为2070K,约为高温高压合成出大颗粒金刚石单晶熔点(4400K)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介绍氧化铝电容式传感器测量露点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低露点湿度测量的几个重要问题:温度与压力补偿、传感器的稳定性及校正方法和系统测量问题,最后给出了温度修正经验公式.测试表明,该湿度仪精度高、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凝析气藏露点压力预测准确性相对较低的问题,基于数据挖掘,提出了一种将灰狼算法(GWO)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新模型(GWO-LSSVM模型)。在Pearson关联性分析基础上,选取气藏温度、(C_1、C_2-C_6、C_(7+))摩尔分数、C_(7+)相对分子质量、C_(7+)相对密度作为新模型的自变量,露点压力为因变量。采用公开发表的37个露点压力数据优化GWO-LSSVM模型参数(γ,σ~2),然后对10组TLM油田实测露点压力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GWO-LSSVM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绝对相对误差(AARD)仅为2.6%。最后,根据Leverage方法,进行了所有数据的异常点检测。本研究为凝析气藏露点压力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7.5mol%Nb:KTiOPO4(Nb:KTP)晶体在室温至150℃,波长分别为539.75nm、632.8nm、1.079.5nm和1341.4nm下,主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给出了计算7.5mol%Nb:KTP晶体主折射率温度系数的两个表达式,分别用它们计算得该晶体的主折射率温度系数同实验测量值符合,最大偏差分别为16.6%和14%。通过比较KTP和7.5%mol%Nb:KTP晶体在这四个波长下主折射率温度系数可看出,两主折射率温度系数相当。  相似文献   

17.
对KGMP的絮凝特征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KGMP属于阴离子型絮凝剂,用量过多则产生絮凝恶化现象,它适合在弱碱性及碱性条件下处理水.钙离子作为助絮凝剂,有利于KGMP的絮凝作用.温度升高和静置沉降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Meisner公式、Bromley公式、Chen公式、Pitzer公式及经作者改进的平均球近似(MSA)方法对锂盐水溶液(最大质量摩尔浓度达20mol/kg)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SA方法的计算精度最高。另外,还应用改进的MSA法,使用由单一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数据得到的参数,在不用任何混合参数的情况下,预测了298.15K时LiCl+Li2SO4和LiCl+KCl水溶液的等温溶解度图,其结果与文献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与理论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可视化高压流体测试装置在273.58-288.96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甲烷和合成天然气(甲烷,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水合物形成的压力越高,而且压力的增加率越大。根据van dew Waals-Platteeuw的理想溶液等温吸附理论,应用气体不合物相平衡计算数学模型对实验体系水合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预测计算,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甲烷水合物相平衡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554%,合成天然气相平衡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403%)。  相似文献   

20.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实测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露点式冷却器可以使出口干球温度在进口湿球温度以下.固定进口湿球温度时,随进口干球温度的增大,出口干球温度和温降增大,效率降低;固定进口干球温度时,随进口湿球温度的增大,出口干球温度增大,温降和效率减小,并且随进口相对湿度的增大,出口干球温度增大.进出口干球温差随进口干湿球温差的增大而增大.该冷却器一、二次风量比最佳值为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