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还略显不足。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指将流态污泥(经过或未经过浓缩)转化为固态的湿污泥。污泥的含水率由90%以上降至60-80%左右,常用的脱水法分为自然脱水和机械脱水法,机械脱水主要由真空过滤法和压滤法、离心法。  相似文献   

2.
李炎尧 《科技资讯》2010,(23):165-166
本文概述了某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概况,根据污泥处置方法的经济技术评估,选择卫生填埋作为该项目的处置方案;根据污泥浓缩脱水工艺的经济技术分析,确定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为该项目污泥处理的工艺;最后,阐述该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主体构筑物设计参数和及其设备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3.
刘敏 《厦门科技》2004,(5):48-49,51
一、简介 如何对净水厂产生的排泥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是当前给水行业及环境保护方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日前,在厦门某水厂进行了排泥水污泥试验。排泥水经重力浓缩后直接进行脱水较为困难,为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在污泥脱水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从而降低污泥比阻,使其易于脱水。在同济大学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所做的净水厂沉淀污泥浓缩性能试验中得出结论:污泥在沉降过程中对其进行慢速搅拌、酸处理、碱处理或投加高  相似文献   

4.
顾瑞环  刘玉忠 《河南科学》2008,26(4):475-477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是影响污水厂泥饼的含水率和污水厂的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沉淀污泥进行浓缩、脱水的模拟实验和生产性实验,发现剩余污泥浓缩之后直接脱水效果不佳,运行不经济,剩余污泥与消化污泥混合之后,脱水效果较好,絮凝剂单耗降低,与纯消化污泥脱水耗絮凝剂量一致,此试验结果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改造和降低成本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蔡宙 《科技信息》2010,(16):I0328-I0328
本文对自来水厂污泥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讨论了污泥脱水系统的设计。并建议:由于水厂污泥与污水厂污泥有本质区别,水厂的排泥水设计最好能对原水、初沉处理、污泥浓缩、脱水干化处理和絮凝剂的选型进行试验,取得必要的工程设计参数,不仅有利于设计工作,也可为今后污泥系统的运行积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将正渗透技术应用于污泥浓缩脱水,对孔径更大、机械强度更高的低压过滤膜应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工艺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对比试验证明低压过滤膜由于膜厚度方面的劣势带来的严重浓差极化现象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水通量,不能满足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的要求。对正渗透污泥脱水过程中盐离子反向传质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这一过程受污泥侧盐累积量与污泥含水率两个因素影响,污泥侧盐浓度最终根据试验条件不同而稳定在0.1~0.2mol/L内。污泥中混入盐对污泥极限脱水性能存在不利影响而应加以控制。试验用的3种常用污泥絮凝剂使正渗透污泥脱水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污泥的妥善处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颇为重要。阐述了污泥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污泥处置的各种方法,包括污泥浓缩法、污泥稳定法、污泥脱水法等,提出了污泥最终处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污水处理厂也相继增加,但作为污水处理后的污泥,面临着含水率高、脱水难的难题,因此,污泥的脱水问题成为了污水厂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污泥脱水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解决了污泥脱水难、脱水成本高的难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污泥浓缩池的高效运行,对减少后续污泥脱水处理的能耗从而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浓缩池运行方式的实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并付诸于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停留时间对富含藻类水厂排泥水污泥调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污泥Zeta电位、化学需氧量(CODCr)及污泥比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富含藻类水厂排泥水停留时间对污泥性质的影响,以及污泥性质变化对投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24h污泥脱水性能恶化较快,污泥比阻由174×1011m·kg-1迅速上升至259×1011m·kg-1,24~72h污泥脱水性能变化不大;污泥在浓缩池内停留24h,调质投药量增加约5%;污泥上清液Zeta电位对污泥调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途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简述了合肥市污泥的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污泥的处置技术及发展趋势 ,在对污泥的物理特性、肥分、脱水性能及微生物等特性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污泥出路问题 ,提出合肥市今后污泥的处置方向是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以农田利用为主 ,工业源污泥以综合利用和土地填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污泥脱水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投加无机絮凝剂的方法由于其产泥量大、脱水率不高,目前已逐渐被高分子的有机絮凝剂所取代。分析了PAM-C的污泥脱水原理,阐述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污泥脱水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给水厂污泥脱水与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污泥脱水的基本理论、性能指标及其测定,分析了污泥脱水方法及特点,论述了国内给水厂污泥脱水设备使用情况和污泥处置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介绍神华准能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间运行和管理状况,通过分析影响污泥脱水的因素,提出了一套适合本厂污泥脱水的脱水工艺和管理方法,确保了污泥的及时脱水,减少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用量,降低了污泥脱水的药品费,保证了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并总结出污泥脱水的运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传统机械脱水设备存在的不足,介绍了螺旋污泥脱水机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且无毒害,通常可作为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的添加剂.本文以某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对象,研究了壳聚糖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初步实验表明,在l00mL剩余污泥中投加浓度为6g/L的壳聚糖溶液6mL时可达到污泥的最小含水率,为70.42%;污泥中有机质含量、含水率、SV30随絮凝剂投...  相似文献   

17.
污泥性质、胶羽结构与处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污泥处置近来已成为极重要的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污泥处置研究发展现况,论述了各种类型的污泥与其组成颗粒的特性、结构和污泥处置中的各种重要程序,并进一步讨论了污泥的后处理,如杀菌、水解、热处理与资源亿等,以及近年来对污泥胶羽结构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γ-射线辐照法对城市剩余活性污泥进行处理,探讨了γ-射线辐照对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吸收剂量为0~15 k Gy范围内,污泥的p H和ORP没有显著变化,不会对污泥后续处理处置带来不利影响.污泥碱度有所提高,沉降—浓缩性和离心脱水性得到明显改善,TS、VS、TSS和VSS均有所下降,表明γ-射线可以破解污泥细胞组分,有利于污泥减量.  相似文献   

19.
碱减量印染废水生物处理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减量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具有很大的比阻值,脱水性能很差;污泥中含有的聚合物及其亲水性的水解产物可能是其大比阻的主要原因。加入污泥调理剂,污泥调理剂和污泥颗粒之间通过电性中和、改变固体颗粒周围化学环境等复杂的作用,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