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伤风鼻塞”是现代中医新病名,相当于西医学急性鼻炎。古代中医对急性鼻炎的诊疗经验,包含于“鼻塞”“鼻鼽”“鼻窒”“伤风鼻塞”“伤风”“感冒”等病症。“伤风鼻塞”作为医学用语,屡见于宋元以后的中医古籍,但并未成为独立的疾病。直到现代中医耳鼻喉科建立,统编教材编写出版,“伤风鼻塞”才逐步确立为规范病名。“伤风鼻塞”符合术语定名的科学性、简明性、约定俗成及顾名思义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疫痉多次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由于在当时是一种较新的疫病,出现了痉瘟、伏瘟、疫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多个病名,经过研究和探讨,多数中医认同了“疫痉”这一病名。即将出版的《中医内妇儿科名词》,将其首次规范。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疫痉多次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由于在当时是一种较新的疫病,出现了痉瘟、伏瘟、疫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多个病名,经过研究和探讨,多数中医认同了“疫痉”这一病名。即将出版的《中医内妇儿科名词》,将其首次规范。  相似文献   

4.
“白疕”最早见于王肯堂《证治准绳》,但系指一种症状。作为独立的病名则最早见于祁坤《外科大成》,现被作为规范病名来使用。中医古籍中的“牛皮癣”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西医进入中国后,使用了“牛皮癣”来指代银屑病,一度造成认识上的混乱。“疕”最早见于青铜器“昆疕王钟”,甲骨文中实无“疕”字。《诸病源候论》中的“干癣”“狗癣”“白癣”与白疕相似性较高,“松皮癣”“风癣”“白壳疮”“银钱疯”在中医古籍中的记载与白疕差别较大,不宜视作白疕的曾用名。  相似文献   

5.
思想的力量     
令我感到迷们的是:近年来,晋职、招研、聘任、获奖、评优,忽然同有无科研项目和巨额经费挂钩。我写过一篇“打虎”的杂文,谓:武松打虎,单枪匹马,因为没有被列入国家“打虎”项目,没有“打虎”经费,因而没评上“打虎”教授;“官家打虎”队(唐人王健作诗讽刺官家射虎不力)虽然没有打到老虎,但却因为有项目和经费,可以评“打虎”教授,带“打虎”研究生,出“打虎”专著,获“打虎”先进,其巨额经费可以“折合”成“打虎”数量,云云。这决非子虚乌有。如今,争报项目、凶抢经费已成时髦。国家经费有限,能上项目,拿到经费者不…  相似文献   

6.
由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振球教授领衔,中南大学内分泌研究所副所长、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周智广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卢祖洵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罗艳,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主任黄忆明教授及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杨土保教授等联合攻关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老年疾病医疗后果评价系统的研究”课题(编号:2001BA702B05),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0,(3):45-45
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在各个领域都容易成功呢,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还是性格随和的“和事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德尼兹·旺斯以及比利时根特大学的史蒂芬·迪尔彻特教授等人研究发现,尽责的人容易“开门红”。但外向、随和的人却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8.
建议用“萨斯”作为中文译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我国广东出现传染性肺炎,由于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和病程特殊、有别于细菌性肺炎,而被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来用得更多的是“非典型肺炎”,并进一步被简略为“非典”。2003年3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新出现的呼吸道传染病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意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文缩写为“SARS”,于是在我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其他华文地区便有该缩略词的不同中文译名,如“萨斯”、“沙士”、“沙斯”、“萨丝”、“沙氏”、“沙示”等等。“非典型肺炎”不是新名词,传统上指因感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贝纳立克次体和病毒等而发病,传染性不强,临床症状不典型,与胸部X线表现不一致的一类肺炎,是相对于感染肺炎链球菌而发病的典型性肺炎而言的。可见,“非典型肺炎”是一个概念较为宽泛的病名。我国当初称“非典型肺炎”,事出有因,但时至今日,科学界对这一新出现的传染病已有一定的了解,如世界卫生组织4月宣布科学家发现这次发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等,再使用概念宽泛的“非典型肺炎”已经不合适了。“SARS”最先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命名的。他不幸染病,于3月29日在曼谷以身殉职。为了纪念他,世界卫生组织将这次出现的传染性肺炎命名为“SARS”。目前国外学术界、新闻媒体已基本接受并开始使用“SARS”这一名词。它的中文译名可借鉴于“艾滋病”的翻译。艾滋病英文全称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意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中文译名一度也有“爱滋病”、“爱之病”、“艾滋病”等,最后统一为“艾滋病”。因此,“SARS”也可以根据缩略词来音译定名。在目前几种中文译名中,“萨斯”比较符合中文发音。所以,建议目前使用“萨斯”作为中文译名。其实,SARS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从术语学来看,病名若能按照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国际性、单义性、约定俗成等原则来命名;确定的中文病名,要符合中文的语言,能“望文生义”,反映出该病的特点,那是最为理想的。众所周知,SARS爆发以来,仅有半年时间,尚有许多未知数,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但尚不能排除其他病原体;对SARS的病因、传播途径和源头、发病过程、致病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说,SARS还不能算是一个理想的病名。当然,如果SARS(萨斯)继续沿用下去,也就约定俗成了。 (2003年5月底)①王永炎院士是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②朱建平研究员是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25日、10月9日,材料科学技术名词“总论”“天然材料”两部分汇总会分别在钢铁研究总院召开,出席会议的专家有石力开、秦福、黄勇、黄鹏程、刘国权、吴伯群、张若岩和全国名词委才磊。会议就材料科学技术名词总论及天然材料部分进行了细致讨论和审定。会议分别由刘国权教授和吴伯群教授主持,并负责汇总。  相似文献   

10.
吴彤教授受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托,邀请了几位在科学实践、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对此进行专门研究的正在成长的学生,对“科学实践”、“技术实践”、“工程实践”和“产业实践”及其“实践的规范性”进行讨论,组成了这组笔谈,现成组发表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对袁万明教授的专访正值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期间,校园里百花盛开,绿意盎然,莘莘学子们在“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质大学书写自己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故事。作为硕博导师,近几天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占据了袁万明教授的大部分时间。从袁万明教授匆匆的身影和轻松喜悦的表情中,我们看得出来他很享受这个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作为“文革”后的首届大学生,袁万明教授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在学生的眼中,他是一位和蔼可亲,诲人不倦的师长。在与袁万明教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他的忠厚谦虚、他的勤勉坚韧、他的扎实严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家石声汉教授在世时,在讲授“植物抗旱生理”时,曾提出:“根系”和“苗系”两个名词。他说,“根系”指植物生长的地下部分总称;“苗系”指植物的生长的地上部分总称。因此“shoot”译“苗系”较妥。他包括茎、枝、叶“shoot”称“苗?..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和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科学哲学论坛”2004年最后一期学术交流为避开年末各项活动安排,提前一周于12月23日上午在中国科协魏公村综合楼336会议室举行。会议由胡新和教授主持,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翟晓梅女士作题为“科学诚信与科学中的不端行为”的报告,曹南雁教授和邱仁宗教授担任评论。  相似文献   

14.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化工系统首批跨世纪优秀拔尖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郑州市劳动模范”等,这些荣誉的光环照耀在一个老者身上,年过花甲他仍然在科研和教学一线辛勤工作,正如他自己的名字一样,执着地攀登科研的高峰,他就是郑州大学化学工艺学科教授蒋登高,一个心往高处的科研人。  相似文献   

15.
李琳  李备 《中国科技成果》2013,(9):F0003-F0003
2012年1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蔡郑东教授主持的项目“提高骨盆环肿瘤外科疗效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这个研究项目凝聚了蔡郑东教授及其科研团队二十七年的心血。凭借着扎实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不畏艰难的开拓精神,蔡郑东教授收获了鲜花和荣誉,更践行了一位医者“救死扶伤,精诚仁义”的誓言。  相似文献   

16.
最理想的管理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状态,也就是不管理。因为人人学会了自我管理,恪尽职守,那些所谓的管理制度,条条框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管理要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前提就是管理者对下属或员工做到充分信任。在《没有人完全信任老板,怎么办?》一文中,巴托洛梅教授指出,培养信任和坦诚的因素,至少应该包括六个方面,即‘:沟通”、“支持”、“尊重”、“公平”、“可预见性”和“胜任工作”。这里笔者认为,建立信任,培育信任要从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科学与信仰国际学术年会”于2005年8月7-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信仰、知识与环境”。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信仰研究中心、国际人文与科学学会(美国)、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国政教授、国际人文与科学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会长余谋昌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周桂钿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兼科学与信仰研究中心主任刘孝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刘晓力教授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2,(1):80-80
泰兴市小针刀疗法专科医院位于江苏泰兴市东部古溪镇,20多年来,该专科医院院长陈贵斌通过对60多万人次的“小针刀疗法”的临床治疗研究,在全国针刀医学界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方面,总结形成了“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的“古溪针刀”创新性的理论体系,即“独特的病因病理见解、独特的诊断方法、独特的治疗手法”,这是在朱汉章教授针刀医学理论上的继承、发展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伟教授和张澍教授牵头的、全国31家医院参加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及心脏性猝死预防研究”课题(编号:2004BA714803),第一次初步得出了我国心脏性猝死(SCD)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证实了在我国应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2):48-48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新发传染病防治策略研究”(2003BA712A10),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办公室冯子健主任,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李云波教授牵头负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寄生虫病所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作完成。2004年3月开始研究工作,2005年11月进行了课题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