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在上海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因为上海有着非常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基础。"科创22条"关注什么?关注"科创22条"就必须要从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说起,"科创22条"是落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举措,那么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上海提出了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5年伊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上海开始研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一号课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亲任课题组长。而2015年行至年中,"一号课题"也从由前期研究稳步走过了专题研究阶段。5月25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一政策在科技系统内被唤作"科创  相似文献   

3.
正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中国古人的智慧时至今日也能动人心弦,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如同物理学里一旦找到一个物体的应力奇点,我们便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人类想要达成的效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2015年上海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的指示精神,上海开展了一年的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了科创中心建设的22条意见和9个配套政策,提出了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出发,上海从四个层面推进,这四个层面也构成上海科创中心的主体架构——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集聚区,推动大众创业、  相似文献   

4.
<正>5月15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会后,以"万众创新——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主题的2019年上海科技节正式启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瞄准"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重要策源地"的目标,激活关键力量、盘活平台载体、带活产业发展、搞活创新生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努力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自2015年伊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上海开始研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一号课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亲任课题组长。而2015年行至年中,“一号课题”也从由前期研究稳步走过了专题研究阶段。5月25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一政策在科技系统内被唤作“科创22条”。“科创22条”明确将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金融、知识产权、人才等领域出台具体操作细则和办法,提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两步走”规划:2020年前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到2030年形成科创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那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这“22条”解法从何说起,又具体落在何处,最终真正能带动多大的创新力度?而这正是本期封面故事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正"5·25"——对于上海来说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25日考察上海时所提出的上海要在原有四个中心的基础之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已两年又两个月了。两年走来,上海在建设科创中心的道路上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概念提出、蓝图设计再到具体推进的跨越;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意见》、《关于本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创新中心"其实涵盖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有时甚至无从下手。"科技创新"说来容易,但当上海真正要着手建设科创中心的时候,我们突然发觉,"创新"、"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中心"其实涵盖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有时甚至无从下手。这里不妨让我们借鉴一下国外学界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从中领悟上海建设科创中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上海市"两会"召开,其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仍然是科创中心建设。韩正书记、杨雄市长也都围绕着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作了讲话。看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已渐入佳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也在形成。但是,我们认真梳理一下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仍然感觉到创新文化的培育、社会氛围的营造依然面临诸多瓶颈。  相似文献   

9.
正"突破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在刚刚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为科技人才成长、科技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的指示要求,是一项国家战略。上海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和贯彻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科创中心建设基本法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加大对各类创新主体的赋权激励,保护各类创新主体平等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活力与动力。2019年,围绕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用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并促进全面创新。而今年,上海科技创新建设着重于"基本"这个词,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作为科创中心建设基本法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1月20日通过。  相似文献   

11.
<正>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集中力量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好"的指示精神,2016年上海认真落实国家批复的建设方案,加快推进支柱性项目与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户上海和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2016年2月,上海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力量把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好"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批复的建设方案,加快推进一批重大科技  相似文献   

13.
<正>推进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正能量的传播,负责任地讲好中国创新故事,传播中国创新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科技从业者与媒体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前,上海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始终,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始终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突破,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强化前瞻谋划,着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创新浓度,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正为贯彻《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使青浦主动融入和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大局中,区委、区政府在区二号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青浦"科创18条"。"科创18条"的出台将充分激发青浦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加快构建"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2014年上海科技工作有什么关键词的话,那么创新中心就是显而易见的主题.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提出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至此,上海建设全球创新中心的步伐甚嚣尘上.那么,什么是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6.
正科创板更多聚焦具备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更加突出科创属性,更加突出国家战略导向,更加突出核心技术属性。在上海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当下,科创板的"一周年生日"无疑为上海科技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回顾一年前,科创板设立之初,对这项突破性改革,社会各界对其的态度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希望科创板能为注册制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小镇介绍科创小镇是金山区、枫泾镇政府和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深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机制,落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战略的重要载体。科创小镇的发展愿景是建设科技创新企业集聚的小镇、  相似文献   

18.
科创小镇     
<正>上海临港·枫泾科创小镇科创小镇是金山区、枫泾镇政府和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深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机制,落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战略的重要载体。科创小镇的发展愿景是建设科技创新企业集聚的小镇、大众创业优选的小镇、创投资本云集的小镇、商务休闲生态的小镇,成为科技、人文、生态"三生"融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科技创业新镇。科创小镇打造"产学研创孵投"的大平台、大集成、大联盟。  相似文献   

19.
陈翔 《今日科技》2021,(11):54-55
钱塘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发起、联合国家相关部委设立的新型事业单位,2019年3月落户杭州钱塘新区正式启动运行.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新型举国体制科创试验田 在国家相关部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领导下,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总体要求,努力践行"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浙江精神,始终秉持"共建、共享、共用"协同理念,大力实施"双创并举、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与运行模式,构建起多元主体投入、小核心大协同、产学研用优势力量汇聚的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三位一体"的国家任务承载平台、融合创新转化平台、科创资源导入平台,建立了覆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跨领域、跨体制协同创新网络,在全国范围发挥着独特的创新引领作用,已然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型举国体制科创试验田、冉冉升起的承载国家任务战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这个"答卷之年",上海的科创体系和科创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5年后的今天,上海已完成这一目标,如期"交卷"。上海市科委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