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提升上海创新"高度";打通体制机制瓶颈障碍,加快上海创新"速度";厚植科技创新人才优势,夯实上海创新"厚度";打造更优创新创业生态,提高上海创新"浓度",努力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期封面故事关注将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关注这些科学家身上"沉下来"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光阴的脚步从不逗留,创新又怎敢停留?已经逝去的2016年,上海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推进落实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重点工作。一方面是系统布局科创中心"四梁八柱",加快做实、做强、做出影响力;另一方面,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加快政府管理创新,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改革动力和制度保障。本期的封面故事里我们一如既往地盘点了2016年科技创  相似文献   

3.
正在这个"答卷之年",上海的科创体系和科创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5年后的今天,上海已完成这一目标,如期"交卷"。上海市科委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  相似文献   

4.
科创前沿     
正01上海将加快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2021年1月24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上海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龚正表示,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上,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继续办好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全力实施三大"上海方案",加快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驱动发展,协同赢得未来。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及时适应科技创新形势的变化,提升国内科技合作交流能级,推动区域一体化、协同化进程与发展。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调研考察时希望上海"不仅要走在全国的前头,而且要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也就要求上海科技在集成群体智慧、优化合作机制、提升合作绩效的同时,更好发挥区域创新资源的融合与成果辐射。2014年4-5月项目课题组对本市国内科技合作相关单位及近三年承担科技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就本市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创新乃立命之本,刻不容缓。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上海全面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上海科技创新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坚持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双向"发力,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着力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着力建设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着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体制机制制约加快突破,创新生态环境日益优化,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形成和核心功能的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从"科技资源上网"到"用上科技资源",近年来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思路正在发生转变。如今,三省一市达成鲜明共识,那就是要通过服务,让企业更便利、更低成本地跨区域使用科技资源。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上,为更加有效地促进上海研发资源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创新服务,研发平台探索上海创新服务提供模式,以"科技创新券政策"为抓手,积极推动长三角创新政策互通和创新服务对接,发挥上海科创中心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创新中心"其实涵盖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有时甚至无从下手。"科技创新"说来容易,但当上海真正要着手建设科创中心的时候,我们突然发觉,"创新"、"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中心"其实涵盖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有时甚至无从下手。这里不妨让我们借鉴一下国外学界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从中领悟上海建设科创中  相似文献   

9.
当前,科技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创新已成为创新型经济的核心.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市委[2012]18号)都明确指出:要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全市科学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率先走出具有杭州特色、依靠创新驱动加快科学发展的新路,并特别提到,要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两轮驱动",坚持"创新强市"与"实业兴市"融合互动,加快推进"科技西进",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五县(市)延伸,增强五县(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5年伊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上海开始研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一号课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亲任课题组长。而2015年行至年中,"一号课题"也从由前期研究稳步走过了专题研究阶段。5月25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一政策在科技系统内被唤作"科创  相似文献   

11.
郭霞 《华东科技》2013,(2):58-59
2012年,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实践"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加快由"资源集聚共享平台"向"创新支撑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围绕上海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科技资源集聚与共享、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国辉在工作报告中说,2016年,全省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系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着力补齐科技短板,认真实施"一转四创"行动计划,实现了"十三五"开门红。在剖析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后,周国辉指出,要深刻领会夏宝龙书记和车俊代省长重要批示和冯飞副省长重要讲话精神,把握"落实、深化、精准"三个主题词,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加快推进"一转四创"行动计划。要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抓创新,按照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任务,把工作重心从规划部署转移到落实落地上来,全力以赴抓好已经确定的目标、规划、政策、法规、工作部署的落实,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要围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抓创新,遵循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要围绕科技惠企惠民抓创新,推进科技部门"放管服"改革,加快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当好科技"店小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链,营造最优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并提出:"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  相似文献   

14.
邵毅 《今日科技》2012,(10):18-20
回顾三年前,我们立足临安的现实基础和环境资源,特别是既要保护好生态,又要加快经济发展的双重考验,在十二届十次全会上提出了高举"两面大旗",即"依托生态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临安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在战略层面得到了确立。三年来,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生态与经济共赢发展的基本支撑点,取得了一些突破和宝贵的经验,坚定了临安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这条必由之路的信心。通过抓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在抢抓机遇中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科技创新"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角度论述科技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谋划全面实施科技创新举措和保障,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杭州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坚持"企业主体、人才引领、平台保障",推动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质效持续提升。在201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以11.21%的人才净流入率位居榜首。近10年来,其GDP实际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增速与上海,在全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杭州是唯一一个  相似文献   

17.
<正>严格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上海自贸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软实力。本文基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和瓶颈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当前,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离不开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2015年5月27日,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成为两会"最强音"。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中国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大",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及近40次。专家委员们更是将创新视为提振经济的有效手段。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就要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踏上建立全球创新中心之路,无论是院所、企业还是个人,未来要怎样走好这条路,怎样走对这条路,如何把握好创新在各个不同产业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如何将创业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值华东科技创刊三十周年之际,与我们一起总结过往,展望未来。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氛围,更好地发挥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真正主角,首届华东科技创新创业发展高峰论坛以"科技创新助  相似文献   

20.
<正>眼下,中以(上海)创新园的建设是普陀对科技创新"大刀阔斧"改革一个"跨步",而围绕着中以合作,普陀区正致力于将创新园所在地——桃浦打造成科技创新的核心节点。众所周知,"桃浦"是上海重点推进的整体转型升级的区域之一。上海市长应勇曾对桃浦的发展提出要求: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