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辉 《科技信息》2007,(17):223-22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散打教学实战中学生受“重击”后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散打实战中影响学生受“重击”后心理状态的因素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主观因素;其二,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客观因素;探讨训练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方法,为散打教练员、运动员及散打运动的心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康永刚  程志刚 《科技信息》2010,(29):262-262,277
本文对改进和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散打比赛中常见的运动心理状态分别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对散打运动特点的需要,作者提出了散打专项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为训练和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何春刚 《科技信息》2009,(28):255-256
本文运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我国现役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得到:1.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常模”;2.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均不受年龄、训练年限、参赛次数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和结构相对较稳定;3.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程度多处于中等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4.
疲劳与散打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30名山东师范大学民体系散打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比赛前,训练、比赛后即刻,训练周结束后、比赛结束后次日清晨7∶00血尿素、血睾酮、皮质醇、血红蛋白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找出防止散打运动员疲劳的有效指标,用于指导散打运动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5.
在青少年散打比赛的赛前训练中,为了提高运动员体能,常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最常用的为沙包训练法、实战训练法和车轮战训练法。本研究采用血乳酸和心率作为测试指标,根据这两项指标在运动后的变化,分析总结3种常用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负荷强度的训练效果,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工月经周期调整对女子散打运动员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主要对女子散打运动员服药调整前后的生理、生化、有氧、无氧机能指标进行实验测试、数据统计,以揭示各项生理和机能指标的变化趋势,为科学调控女子散打运动员的月经周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散打运动是勇敢者的游戏,更是智者的博弈。目前国内的散打训练过于重视其运动的价值,而忽视了应有的对运动员武德修养的追求和意志品格的塑造,一定程度上造成散打事业误入一个偏差性的歧途。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方法作出相关研究,旨在探索散打训练对散打运动员的品格的塑造的重大意义,重新诠释现代化图景下散打的精神内涵,为促提高散打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和促进散打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积极借鉴同场格斗对抗类项目的心理训练研究成果,针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和临场表现出的种种不良心理障碍进行归类、描述、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克制措施,为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不断丰富心理训练与调控的理论研究、提高项目观赏性.  相似文献   

9.
对散打运动员腰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自体比较的方式,探究腰部伤病康复训练的效果。腰部损伤是散打训练中常见问题,也是困扰散打训练的重要难题。运动员带伤训练,不仅会影响训练效果,还可能进一步加重伤情,使应激性伤病发展成劳损性伤病。该研究以散打运动员腰椎损伤为方向,寻找康复策略,以降低散打运动员发生腰椎损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赛前心理准备是运动员在比赛前使自身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比赛的状态,其目的是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与心理稳定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形成最佳状态。赛前心理训练直接影响到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此,本文提出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赛前要进行心理训练,其内容有:模拟训练、心理稳定性训练、想象训练、心理品质训练等。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中信息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过程离不开信息和信息控制系统的支持,完善的信息控制系统是提高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效率的关键;框架结构和运行结构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中信息控制系统两种呈现形式,通过它们的建立有利于对训练中信息控制系统组分构成及其组分之间运行关系的把握,更好地满足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中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板块周期理论的提出,为现今国际国内大型赛事举办频繁而影响训练的运动员,提出了全新的训练周期及训练计划,有效地发挥因该周期训练而形成的训练痕迹效应。该文通过对板块周期的研究,认为传统的运动训练理论已经不能满足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模式,从而引出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并解释板块周期如何适合竞技体育比赛的开展和散打运动员训练模式与板块周期的发展并对比传统运动训练理论找出板块周期发展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13.
散打运动的专项特征是指导散打训练的重要前提和依据.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散打专项的时空特点、技术特点、战术特点以及控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以上专项特点对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散打运动员的在比赛之前的心理状态和平时训练的时候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随着比赛日期的不断的接近,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随着不断的变化。赛前的心理状态对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心理状态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男子散打运动员、普通男子大学生血液流变性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散打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血液的流变性。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和血液的粘度;散打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血液粘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全血粘度。  相似文献   

16.
技能作为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核心要素之一在散打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控制论基本原理出发对散打运动员技术训练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建立了散打运动员技术训练的闭环式反馈控制系统,解决了训练控制体系中目标控制、方法控制和内容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正楷  杨照宇 《科技信息》2009,(32):284-285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散打作为武术运动的分支以其"远踢、近打、贴身摔"的独特技法名扬世界武坛。散打特点是对抗激烈,技术动作复杂,战术变化莫测。在散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和心理、身体素质,为了更好地挖掘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进攻和防守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攻守转换,能有效地调动和控制对手,掌握比赛主动权,技术模式向"方法巧、效果好、技术精"的方向发展。本文以技击理论为依据,通过观察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河南省散打锦标赛有关场次进行分析,研究散打比赛中"空当"的出现及利用规律,总结经验,旨在为散打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男子散打运动员下肢肌力特征,利用IsoMed2000等速测试/训练系统,对陕西省男子散打队12名队员优势侧膝关节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时,随着给定运动速度的加快,其峰力矩和总功减小,平均功率增大;离心收缩时,随着给定运动角速度的加快,其峰力矩、总功无明显变化,平均功率增大;等速向心收缩和等速离心收缩时,伸肌群的峰力矩、总功和平均功率均大于屈肌的对应值.测试运动员膝关节肌群力量偏低,应按照散打运动项目特点加强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散打运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日益提高,其运动特点也决定了只有对运动员进行大规模、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才能进一步地向自身生理极限和运动极限发出挑战.这就难免在运动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必将对系统训练和运动寿命等造成影响,怎样恢复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疲劳与恢复成为运动训练当中两个永恒的话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判断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生理知识和对散打运动特点进行了分析,使散打训练科学化,在较短的时间内行之有效地发展指导实践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