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学者曾说:"战争可以停止,犯罪却不止。"我国的犯罪学研究正式起步较晚,但是欧美社会学派犯罪学的早期理论形式,即多元论罪因理论从一开始便在我国罪因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犯罪原因的研究,从犯罪学的出现涉及的学科领域就相当的广,如: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对于犯罪原因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犯罪、解释犯罪和减少犯罪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女性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呈上升趋势趋势,而且越来越严重,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扰乱了社会的安定和和谐,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女性犯罪的主要原因,女性犯罪的主要原因来自心理因素,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女性的犯罪预防给出了一些对策,皆在降低女性犯罪,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一直是广州市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方法对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这一现象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并分析了它的缺点。之后,结合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指出流动人口的就业需求与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的突出矛盾是引发犯罪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广州市的现实提出了对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计算机犯罪及其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和特点及其构成要件,分析了计算机犯罪产生的原因,对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完善意见,并进一步探讨了计算机犯罪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边缘农民工子女是指随父母进城打工,但被城市边缘化的孩子们。这一群体由于其生活水平及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成为犯罪高发一族。青少年群体的犯罪固然有其个体的先天因素,但在中国社会大变迁的时代,纷繁复杂、矛盾多样的社会因素对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女犯罪的影响十分明显。从法社会学视角分析这一特殊群体犯罪的社会学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对策,在当前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6.
周辉  宋天华 《科技信息》2009,(12):20-20,22
网络犯罪是一种新兴犯罪,从第一例犯罪案件到现在也不过短短20多年的历史,但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引起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越轨社会学和网络社会学的交叉点入手,分析青少年网络社会控制及其体系,主要是厘清网络社会控制的概念、网络社会控制的类型以及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控制体系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浅谈预防高等院校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达到遏制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且在整个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犯罪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的发生无一例外地具有道德上的原因。所以,对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进行道德原因上的解释是分析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成因及对他们进行改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的道德原因进行基本的归类分析,以此来探讨青少年学生社会道德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各种犯罪学理论中,社会控制理论对于解释青少年犯罪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赫希社会控制理论引起了犯罪学家们的热烈讨论,并且引发了许多实证主义研究。赫希将社会控制理论分为四个要素:即依附、承诺、参与和信念,本文通过对赫希社会控制理论内容的介绍以及简要的分析和评价,得出学校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宝山  郭吉晟 《科技资讯》2012,(30):143-144
本文从社会学理论有没有系统可言开始,分别探讨了对系统的定义、反系统说以及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综合三个方面。对于社会学入门者而言,社会学理论有没有系统,它的系统到底是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学理论给我们呈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女性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女性犯罪问题却不容乐观。如何预防和控制女性犯罪?犯罪原因是一个复杂的多极化、多层次的系统,女性犯罪的原因也是如此。在众多的女性犯罪的原因中,传统的与现代的、个人的与社会的等等原因都或多或少地沾染上了时代的元素,从而导致更多当代女性犯罪的出现,只有关注这些新的原因,才能更好地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19世纪30年代孔德创立社会学以来,人们一直都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却忽视了社会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恰恰是这种思想性和理论性才是社会学的真正魅力所在。因而把握社会学理论是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教好理论是关键。通过探讨这种三维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能解决社会学理论教学中的某些困境。  相似文献   

13.
犯罪的预备形态作为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最初认识的形态,对于犯罪的最终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犯罪预备的特征;第二部分阐述犯罪预备认定中常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结合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形态来具体探讨犯罪预备。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根本在于防而不在于治。而要防止犯罪,就必须弄清犯罪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试图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Rural Sociolo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近科学昌盛.愈繁赜则愈趋专精,愈专精则愈趋分化;向日独立之学科,至今已成概括的学问。如社会学本为社会科学中之一专门学科;近数十年来,研究社会学者,已更进一步而研究都市社会学,乡村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等等,其中尤以乡村社会学演进最速,因在世界几个大农业国家占重要位置,而为一般研究乡村问题与从事乡村建设者所注意也。 欧美各国关於乡村社会学之书籍,出版日夥,只就美国而言, Galpin之 Rural Life及 Vogt之 Introduction to Rural Sociology为彼邦乡村社会学之先锋,社会学界中几乎无人不读,各大学亦多用之为教科书,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盗窃犯罪日渐专业化,"盗窃符号"开始在社会中广泛显现,并日益威胁着社会治安与居民安全感。对"盗窃符号"的概念进行了类别划分,总结出"盗窃符号"具有总体数量多、增长趋势明显、城市间差异大、区域性明显、隐蔽性高这五个特点。结合犯罪社会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其反映出理性选择理论与日常活动理论的丰富内涵,并显现出犯罪专业化的趋势,提出了相关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追究犯罪,惩罚犯罪嫌疑人就要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探究犯罪的原因、实施犯罪的动机以及影响犯罪的相关社会因素。剖析原因,找准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所以研究犯罪的社会因素,对我们有效的认识犯罪,剖析犯罪原因,预防犯罪,以及司法机关的相关操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凯雯 《科技信息》2010,(26):I0072-I0072,I0074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数逐年上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人数比例在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在增大;在未成年人犯罪中,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三类犯罪约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90%以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认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组织化、成人化、暴力化倾向日趋明显,有的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始终是要常抓不懈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笔者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论述,包括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分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关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今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严重,已成为目前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入手,探讨了各种预防措施,以达到真正预防、减少,最终遏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这一新的生存空间和新型生存方式的发展,网络犯罪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的青少年网络犯罪则因为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性和存在成为重中之重。对青少年在网络犯罪中的被害状况、原因及其被害与犯罪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更好的预防犯罪。本文立足于犯罪预防的三元结构之建立,在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现状、主要表现及被害特征、被害主体的原因分析,从而预防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网络被害问题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