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肃科学学报》2006,18(1):56-56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过一年多的调查、谈判、论证、研究,近日正式批准同意在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亚太地区太阳能研究与培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该项目已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中国政府代表于2005年12月1日在维也纳签字生效。  相似文献   

2.
《甘肃科学学报》2006,18(3):50-50
由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甘肃省科学院主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承办的中亚地区国际太阳能应用技术研讨会2006年6月24~25日在兰州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代表及观察员,印度和非洲的代表及我国各有关单位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3.
《甘肃科学学报》2005,17(4):73-73
由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太阳能适用技术研讨会”2005年10月12日在兰州举行。这次研讨会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太阳能学会和甘肃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主办。来自联合国的官员及苏丹、日本、巴基斯坦、中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9年国际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班10月19日在兰州举行了结业典礼。培训班由商务部、科技部主办,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承办。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科技部主办、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承办的“2008年第二期国际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班”于9月8日在太阳能采暖与降温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举行结业典礼。参加国际太阳能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的18名学员分别来自埃及、巴基斯坦、马里等13个国家。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习、交流、参观考察、现场实习及市场调研等,还就太阳能技术、产品、设备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经贸与技术洽谈。他们一致感谢中国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培训机会,并表示此次培训不仅使他们学习到了很多太阳能方面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增进了相互间的合作与友谊,对发展中国家太阳能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国际太阳能技术培训班”目前已举办27期,为5大洲96个国家培训1 000多名太阳能技术人才。该所最近与联合国大学(UNU)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成为联合国大学在中国大陆唯一合作伙伴的研究机构。(陈建兰供稿)国际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班结业@陈建兰  相似文献   

6.
郝新民 《甘肃科学学报》2009,21(3):F0002-F0002
7月27日下午,刘永富副省长一行来到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暨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视察工作,随同前来的还有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治勋、省投资贸易促进局局长李世恩等省上有关部门的领导。窦新生院长和自然能源研究所负责人陪同刘永富副省长参观了位于黄河岸边正在建设中的国际太阳能中心大厦和位于榆中县夏官营的太阳能示范基地。在国际太阳能中心大厦施工现场,刘永富副省长与窦新生院长、喜文华所长等人亲切交谈,详细查看了建筑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7.
陈建兰 《甘肃科学学报》2009,21(4):F0003-F0003
10月15日至17日,第六启中国西部国际太阳能、风能论坛在兰州隆重举行。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助理赵永利博士,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参赞徐海,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甘肃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邵克文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甘肃省科学院副院长刘国汉,自然能源研究所党委书记高云以及全院各兄弟单位领导、专家、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出席了论坛。会议由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主任喜文华主持。  相似文献   

8.
《甘肃科学学报》2006,18(3):F0002-F0002
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主要从事传感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敏感材料、微电子、智能仪器仪表、测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等。近年来,研究所确立了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气敏传感器的研究;以固定化技术为支撑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传感器及传感器应用技术为重点的研究方向,研究所下设4个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长詹文龙院士来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采暖与降温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考察并指导工作。我院副院长、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主任、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喜文华向詹文龙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各种太阳能建筑和太阳能器件、太阳能光电试验楼、新农村示范太阳能建筑及近年来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等。詹文龙院士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十分关心,每到一处都认真听取介绍并仔细询问了相关技术问题和运行状况,对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希望今后在中国西部能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合作与培训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还表示,将通过“西部之光”来支持甘肃和青海西宁地区可再生能源事业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的发展和利用。詹文龙院士还被聘请为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高级顾问,对此他非常高兴,并表示愿意为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的未来发展和西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提供支持和帮助。(郝新民供稿)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来我院考察指导工作@郝新民  相似文献   

10.
瑞典、以色列、俄罗斯、喀麦隆等4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代表及夫人组成的考察团 9月1日上午在甘肃省副省长崔正华、外交部部长助理张业逐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基地参观考察.我院副院长窦新生及能源所有关负责同志接待了国内外贵宾.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能源与动力工程功不可没,但在全新的发展理念下,传统工程能源消耗过高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研究,是从根本上降低社会运转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本文首先阐述了能源及动力工程的相关概念,然后从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两个角度分析在节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我国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刘文芳  刘明成 《松辽学刊》2007,28(1):119-120
本文分析了由动能定理导出功能原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电力需求与电力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大力倡导低碳节能经济的趋势和背景下,我国的电力发展事业要走降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实现电力系统的改革和优化,做好电能计量工作,充分发挥电能计量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和价值,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结合其各项关键技术在生产、应用、研发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深入剖析了其优化设计手段,从而展望了综合能源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简单地介绍开发氢能源的新进展,即氢能源研究中所面临的三大课题:氢的产生制备、氢的贮存与运输、氢能源的有效利用等.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天然气燃气轮机"和"可再生能源互补"两个系统兼并的特点,兼具天然分布式系统覆盖面积广、能源利用率高、天然气能源可再生、可循环使用等优势。本文结合当代天然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运行特征,结合相关技术使用对比,分析了该系统的运行特点和技术要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能源效率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给出电网能源效率评估指标,即标准煤耗率、输电线路损耗率、环境效益、单位投资成本、单位度电成本、机组利用小时数及社会效益七个指标,考虑电网的综合线损率、机组运行曲线和环境效益等因素对综合能源效率的影响,提出考虑新能源的电网能源效率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就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及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和研究,简要分析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有效促进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