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我国必然的战略选择。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可靠的投融资渠道,不仅高技术新项目立项建设受到制约,而且大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难以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约2万项科技成果,大面积转化率不足2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而发达国家专利成果转化迅速、转化率高,风险投资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如美国,至少50%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得到风险投资的帮助。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针对我国高科技产业资金…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险投资切入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种子阶段、初创阶段与拓展阶段。无论从哪个阶段切入都属于科技风险投资的范畴。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对于风险投资切入点的选择亦不尽相同,甸风险投资事业刚刚起步,不得不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阶段介入,但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探索,找到一条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和国际接轨的科技风险投资之路。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有效实施科技风险投资,能够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如何控制风险,使风险最小化则是运作风险投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科技发展中主要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科技投资力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制定我国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框架,通过加强信息、制度和教育三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科技风险投资事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大力创建高科技工业园区等措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据农业部统计,我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1991-1995年间仅为34%。长期以来,资金短缺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障碍,国际经验告诉我们,风险投资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如在美国,至少50%以上的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过风险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中叶,我国就开始了对风险投资的探索。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引用了“创业投资”的提法。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此后,又相继出现了中国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等。据不完全统计,至1998年,全国各省市建立的各类从事科技风险投资的机构已达80多家。但是,这些机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所做的贡献率仅为2.3%。总起来看,我国的风险投资活动在进行了十几年的探索后仍处在一个小规模、低水平的发展状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影响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壮大科技风险投资的规模、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等3个方面入手,改变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较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很低,风险投资作为高科技的孵化器,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剖析了高校与风险投资合作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校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金短缺是造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导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途径中出现融资困难现象的原因有银行贷款门槛过高、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科技与金融的中介机构不完善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融资渠道积累资金,还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为高科技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摘要: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立法、设立专门机构、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校企合作、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加快立法支持、转变大学办学理念与改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建立或重建高校科技推广的机构、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增加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财政、税收、全融向成果转化倾斜一、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经费,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财政经费,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资金、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以及其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用途。”这条规定,拓宽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经费渠道,明确了其资金的用途和性质。(一)拓宽财政经费渠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渠道主要有三个,即财政科技拨款(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金融贷…  相似文献   

12.
叶芳 《今日科技》2003,(4):30-31
企业投资是风险投资的重要形式,大多数科技成果的转化都需要创业资金等支持。尽管我国创业投资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将会影响中国创业投资的进程。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采取了各种措施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向产业化发展,法律环境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尤其重要。然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却存在明显不足。通过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环境,指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科技成果供给主体与接受主体单一、对成果转化的财政金融支持不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薄弱。介绍了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国际立法经验。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律环境的建议:健全鼓励创新主体相互合作的法律制度、明确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定职责、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实行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知识产业化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美国知识产业化模式的研究,分析其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已有初步发展,但仍处于试验阶段,面临种种困难与问题。发展风险投资的目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文章分析了在我国发展科技风险投资的市场需求、政策因素、体制环境及成熟程度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及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突出地表现出资金投入渠道不畅、强度不足等问题。对此,国内学术界纷纷提出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制度,使之成为高技术产业化的资金依托。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已经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我国有必要并且完全可以学习工业化国家的通常做法——政府投入少量的种子经费,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作为杠杆,从而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培育风险投资市场,由风险投资市场来支撑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活动。: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适宜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各国青睐的目标。如何借鉴别国的经验,通过风险投资,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改善我国产业结构以及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风险投资自20世纪40年代兴起以来,风险投资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取得了高额回报,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在美国步伐,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的风险投资业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原因在于其采取了如下措施和做法:1.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投资法律体系。1958年,美国国会…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位置举足轻重,然而,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且要面对多个因素的制约。因此,应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企业主体型的R&D经费投入机制,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体系,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以期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性基本国策,是构建21世纪我国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的产业。在我国,科技成果商品化成功率比较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每年省部级以上水平的科技成果大约有3万多项,每年产生专利约7万项,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和专利技术的实施率都仅为10%。主要原因是缺乏转化资金,缺少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因此,认识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 所谓高新技术产业,就是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从风险投资独特运行机制的探讨入手,揭示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说明了在我国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开辟投资环境,完善投资机制,必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