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8种牧草对蚓粪中Cu、Zn吸收和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在蚓粪中,墨西哥玉米、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的茎叶和根系生长均受到明显促进作用,而高丹草和欧洲菊苣则受抑明显,其中墨西哥玉米的生物量最大.8种牧草对蚓粪中Cu、Zn均具有一定吸收能力,其中,多年生黑麦草、冬牧70黑麦和一年生黑麦草的吸收能力较强,而欧洲菊苣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不同牧草的茎叶及根系Cu、Zn积累量具有差异性,墨西哥玉米、冬牧70黑麦、高丹草和一年生黑麦草的积累量相对较高,而欧洲菊苣和紫花苜蓿甚低,且茎叶中Cu、Zn积累量均以墨西哥玉米最大.可见,墨西哥玉米可以在蚓粪中较好生长,并对Cu、Zn具有一定的吸收和积累能力,有望用于Cu、Zn污染蚓粪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8种牧草对蚓粪中Cu、Zn吸收和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在蚓粪中,墨西哥玉米、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的茎叶和根系生长均受到明显促进作用,而高丹草和欧洲菊苣则受抑明显,其中墨西哥玉米的生物量最大.8种牧草对蚓粪中Cu、Zn均具有一定吸收能力,其中,多年生黑麦草、冬牧70黑麦和一年生黑麦草...  相似文献   

3.
蚓粪及其生物炭农用对土壤-蔬菜系统中Cu/Zn阻控效应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蚓粪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和有效防控土壤重金属迁移风险,以牛粪源蚓粪(CV)为原材料制备蚓粪基生物炭(CVC),并将其施用于种植油麦菜的Cu/Zn污染土壤,研究蚓粪及其生物炭对油麦菜生长、Cu/Zn含量及土壤中Cu/Zn有效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蚓粪及其生物炭施用均可有效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并降低其可食部位和根系中的Cu/Zn含量,且以蚓粪生物炭5%添加水平下的阻控效果最佳;同时,蚓粪生物炭较之蚓粪可以更为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u、Zn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系数,且5%蚓粪生物炭添加水平下对土壤中Cu/Zn有效性的降低效应更加明显.因此,可以利用蚓粪生产生物炭用于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风险的有效阻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利用牛粪及其蚓粪,并防控重金属污染风险,本研究选取了3个养殖场牛粪(C_1、C_2、C_3)及其蚓粪(V_1、V_2、V_3),分析了牛粪及其蚓粪的理化性状,进一步对铜(Cu)、锌(Zn)、铅(Pb)、镉(Cd)总量及其形态分布差异进行了研究.理化性状调查分析表明,蚓粪较之牛粪具有较低的pH、有机质质量分数和较高的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和灰分质量分数.与牛粪相比,蚓粪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孔隙体积和较多的细小孔隙.牛粪及其蚓粪的XRD(X-Ray Diffraction)图谱比较表明,蚓粪较之牛粪中含有较多种类的无机组分,且其特征峰强度略高于牛粪.较之牛粪,蚓粪中存在较高的全量磷(P)、钾(K)、钙(Ca)、镁(Mg)含量,而其全量氮(N)含量相对较低.牛粪及其蚓粪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差异表明,所调查牛粪及蚓粪中Cu、Zn、Pb、Cd总量均无超标现象,但牛粪中的Cu、Zn、Cd总量高于蚓粪,蚓粪中的Pb总量高于牛粪,且牛粪及其蚓粪中Cu、Zn、Cd、Pb的存在形态均以残余态为主.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杭州市不同蔬菜中Cu、Zn和Pb污染状况及富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蔬菜(小葱,韭菜,大蒜,茄子)的可食部位和非可食部位Pb含量均远远超过食品卫生标准.样本超标率达100%,蔬菜可食部位含Cu量和含Zn量均未出现超标现象,但部分蔬菜根系出现Cu、Zn超标现象.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4种蔬菜可食部位Cu、Zn含量均属清洁水平,而韭菜根系Cu、Zn含量和小葱Zn含量均属轻污染水平,但4种蔬菜的可食部位Pb含量及根系Pb含量均属重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4种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均属重度污染,且污染顺序为:小葱>韭菜>大蒜>茄子.4种不同蔬菜的根系对土壤Cu、Zn、Pb及茎叶对土壤Pb均具有高富集能力,而不同蔬菜茎叶对土壤Cu、Zn多为中度富集,且不同蔬菜Pb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小葱>韭菜>大蒜>茄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u含量对Sn-xCu(x=0.7%,2%)、Sn-9Zn-xCu(x-0.2%,10%)两种无铅钎料的基体组织以及与Cu基板短时间钎焊时界面金属间化舍物(IMC)生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n-Cu钎料中Cu的含量为2%时,基体中IMC租化为块状的Cu6Sn5相;对于Sn-9Zn-xCu钎料合金,2%Cu元素的加入使得Sn-9Zn基体中长针状的富Zn相转化为Cu5Zn8相以及细小的富Zn相,而当Cu含量达到10%时,钎料基体中的IMC为CuZn相与Cu6Sn5相.在260℃短时间钎焊下,Cu含量的增加加速了Sn-xCu/Cu界面IMC的粗化和生长;而对于Sn-9Zn-xCu/Cu,Cu含量的增加却明显降低了界面IMC的生长速率.同时分析、讨论了界面IMC随钎焊时间变化的生长行为.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A)和NaCl+NaHCO3(B)盐溶液对当地选育出的草新品系(Phalarisarundina-cea)进行3周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茎叶相对含水率、叶片电导率以及丙二醛、叶绿素、脯氨酸含量等,探讨2种盐胁迫对草苗期生理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草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茎叶相对含水率、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茎叶生物量下降幅度大于根系生物量;叶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升高而上升.当盐浓度为100mmol/L时,A、B组处理叶片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4.5%、25.16%和56.85%、45.34%,差异显著(P〈0.05),而茎叶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低13.2%、19.01%和24.43%、23.9%,差异极显著(P〈0.01).NaCl+NaHCO3混合盐处理对草苗期生长的影响大于NaCl处理,表明草对碱性盐胁迫较敏感.  相似文献   

8.
就杭州市和睦湿地农田土壤不同蔬菜中Cu、Zn、Ph、Cd、Cr和Ni污染状况及富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检6种蔬菜的茎叶和根系中平均含Cu量、含zn量以及含Cd量均未超标,而Pb含量远远超过了限量标准.从单项污染指数看,各蔬菜(雪菜、芥菜、大白菜、小白菜、蚕豆、萝卜茎叶中Cu、Zn、Cd、Cr、Ni均达清洁水平.但是,6种蔬菜的茎叶及根系中Pb污染均达重度污染程度.从综合污染指数看,6种蔬菜茎叶及根系重金属污染程度均属于重度污染,且各蔬菜茎叶的综合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蚕豆〉萝卜〉芥菜〉小白菜〉大白菜〉雪菜.不同蔬菜茎叶及根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均为Pb、Zn、Cu、Ni、Cr、Cd,各蔬菜茎叶对重金属Cu、Zn、Ni、Cr、Cd多为轻度富集,而对Pb则多为中度富集和高度富集,且不同蔬菜茎叶Pb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蚕豆〉萝卜〉芥菜〉小白菜〉大白菜〉雪菜,故和睦湿地农田土壤及蔬菜中的Pb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对干旱区绿洲土壤Cd-Zn和Cd-Zn-Pb复合胁迫下芹菜对Cd,Zn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Cd-Zn和Cd-Zn-Pb复合胁迫下,芹菜根系干重呈减小趋势,而茎叶干重则先增加后减小.Pb对芹菜的生长为先促进后抑制,对芹菜根系和茎叶吸收Cd,Zn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了Cd,Zn从土壤到芹菜根系和茎叶的富集,对Cd,Zn从芹菜根系到茎叶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缺镁胁迫下,研究了玉米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和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缺镁胁迫使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和干、鲜重下降,根系活力减弱,N元素在地上部和根部分配失调,新叶和老叶中Mg、Cu、Fe、Mn等离子含量下降,Ca、K、Zn等离子含量上升,根中Mg离子含量下降,Ca、K、Zn、Cu、Fe、Mn等离子含量上升.表明缺镁胁迫降低根系活力,干扰N元素代谢,破坏了玉米幼苗体内离子平衡,抑制玉米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沈阳市铁西工业区常见绿化乔木为研究对象,经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8种植物的根、枝条和叶片内的4种重金属元素铜(Cu)、镉(Cd)、铅(Pb)和锌(Zn)的含量进行分析测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中4种重金属的变异程度均较大,其中Cd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5%,其次为Pb,变异系数为54%,这与历史上该区域受工业活动影响程度较大有关.不同种景观植物根、枝条和叶片对重金属的蓄积能力差异显著(p<0.05),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重金属提取能力也有所差别.综合分析,对Cu、Cd、Pb和Zn 4种重金属蓄积能力均较好的植物为垂柳、旱柳、国槐和银中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连地区蒲公英根、茎、叶、花、种子不同部位的8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分析比较了HNO3+HCl、HNO3+H2SO4、HNO3+HClO4这3种不同混酸的消化程度,确定了HNO3+HClO4混酸体系为最佳消化液,最佳混合体积比为4∶1,最佳消化时间为5 min。各元素在实验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较好,加标回收率为92.5%~10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分析结果表明,蒲公英中K、Ca、Mg、Na和Fe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表现为:在叶中,Ca>K>Mg>Mn>Cu>Fe>Na>Zn;在花中,K>Ca>Mg>Fe>Na>Cu>Mn>Zn;在根中,K>Ca>Mg>Na>Mn>Fe>Cu>Zn;在种子中,K>Ca>Mg>Cu>Mn>Fe>Na>Zn;在茎中,K>Ca>Mg>Na>Mn>Fe>Cu>Zn。本研究为大连蒲公英的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铜在鸭跖草细胞内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u在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根、茎、叶的亚细胞分布及贮存形态.结果表明,细胞壁是鸭跖草根中Cu结合的主要位点,其次为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而在叶中,Cu主要分布在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中,其次分布在含细胞壁部分;茎中,随着外界Cu浓度的提高,Cu向细胞壁部分的分配减少,而向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的分配增加.根、茎、叶中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结合Cu量较少.在各种形态铜中,根部以去离子水提取态占优势,茎部和叶部,以去离子水和乙醇两种提取态占优势,其它结合形态的Cu在根中比例较低,在茎、叶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显示鸭跖草体内Cu的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与其耐性和富集Cu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亚细胞组分差速分离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ICP-AES),研究不同浓度Cd2+(1、10、100μmol/L)胁迫下,毛葱幼苗不同部位Cd、Fe、Mn、Cu、Zn等金属元素吸收积累的特点,以及根和叶中Cd的亚细胞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增加,毛葱根、茎、叶各器官中Cd的含量均显著增加,Cd主要集中在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运输量很少;(2)Cd的吸收积累改变了根、茎、叶中Fe、Mn、Cu、Zn等矿质元素的含量;(3)叶和根各亚细胞组分中Cd的含量为:细胞壁组分细胞质可溶性组分细胞核、叶绿体组分线粒体组分;(4)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增加,细胞壁和细胞质组分中Cd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线粒体、细胞核和叶绿体组分,Cd在细胞壁和细胞质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呈上升趋势,在线粒体、细胞核及叶绿体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植物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根部,细胞水平上,多数的Cd被细胞壁沉淀螯合和液泡区室化,避免了Cd对新陈代谢旺盛的亚细胞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华市郊土壤和杂草元素含量特征及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浙江金华郊区 33个样点的土壤和 38种杂草的 5 1份植物材料中 K、Mg、Ca、Mn、Zn、Cr、Cu、Pb、Cd元素含量 ,结果表明 ,9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 K >Mg>Ca>Mn>Zn>Cr>Cu>Pb>Cd,在植物体内 K>Ca>Mg>Zn>Mn>Pb>Cu>Cr>Cd。9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变异为 Mn>Cd>Ca>Zn>Cr>Cu>Mg>Pb>K;在杂草中 ,除 Zn、Mn外 ,其余 7种元素均以根部元素含量在种间的变异最大 ,地上部分的变异幅度比较接近。杂草对元素的富集作用为 Ca>K>Mg=Cd>Pb>Zn>Mn>Cu>Cr。Ca、K、Mg元素在植物的地上部分的含量高于地下部分 ,6种重金属元素中 ,仅 Mn在叶中的含量高于根部 ,其余均是根 >叶 >茎 >花果 (除 Cu外 )。生长于重金属污染环境下的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卷耳 (Cerastium viscosum )、臭荠 (Coronopusdidymus)、钻形紫菀 (Aster sublatus)、光风轮 (Clinopodium conf ines)、水蓼 (Polygonum hydropiper)、水苦荬(Veronica undulata )、三白草 (Saururuschinensis)、鹅观草 (Roegneria kamoji )、波斯婆婆纳 (Veronica persica )、石龙芮 (Ranunculus sceleratus)、水芹 (Onanthe javanica )、龙葵 (Solanum nigrum )、一年蓬 (Conyza annunus)、北美车前 (Plantago virginica )、直立婆婆纳 (Veronica arvensis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d(15、30 mg·L-1)污染下,不同浓度Zn、Cu(10、40 mg·L-1)对香根草生长、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香根草体内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低浓度的Cu外,不同浓度的Zn、Cu、Cd对香根草体内生理生化指标都产生协同或加和作用,提高了香根草体内MDA含量,降低了根系活力、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Zn、Cu对植物吸收Cd的复合作用较为复杂,其中对香根草地上部Cd的转移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对根部Cd的吸收可能产生协同或加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福鼎大白一年生茶树(Camellia sinensis)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钙在铝胁迫下对茶树钙铝及其他矿质营养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铝添加(10 mg/L 和20 mg/L)能促进茶树对铝的吸收和积累,铝添加降低根对钙的吸收但不影响茎和叶对钙的积累.而钙添加降低茶树各器官对铝的吸收和积累,增加钙的吸收和积累.适量铝添加能促进茶树根、茎和叶(老叶和茶叶)对钾和铁的吸收与积累,降低根对镁和锌的吸收与积累,但茎和叶中镁和锌的含量继续增加.钙增加茶树对钾的吸收和积累,对铁没有明显的影响.钙降低茶树对镁和锌的吸收和积累,但仍高于对照组.综合来看,在铝胁迫下,增加培养液中钙的浓度能够降低茶叶中铝的含量,增加茶叶中钙的含量,对其他矿质元素的利用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在茶园中适当增施钙可以降低茶叶中铝的含量,提高茶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The expression of htMT2 in tissues of Helianthus tuberosus treated with metal ions and heat shock is studied by Nor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tMT2 is not expressed in roots. The expression in leaves and stems can be reduced by Cu2+ and induced by low concentration of Zn2+.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htMT2 can be suppressed by Zn2+ when its concentrations are above 500 μmol/L. The effects of Ca2+ on the expression of htMT2 in leave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Zn2+. But Ca2+ induces the expression of htMT2 in stem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htMT2 in various tissues a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heat shock. The results above demonstrate that the expression of htMT2 can be regulated by metal ions and confirm that htMT2 is a new metallothionein-like gene.  相似文献   

19.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小熊猫主食竹类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内大、小熊猫均以鹅热竹(Bashaniaspanostachya)为主要食物.经采取其竹叶。竹笋和不同年龄的竹茎进行微量元素测定,并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对Zn,Cu,Mg,Fe,Ca,Mn,K等7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叶和竹笋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竹茎,尤其是竹叶含量最高,同一年龄竹子在不同季节里和不同年龄竹子在同一季节里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