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对于民间美术图案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已充分重视到它的美学内涵,它所蕴含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了民间质朴的审美观念,同时其美学价值正寓于实用价值之中,这种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正是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也是进一步探讨其文化价值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以泉州和台湾两地的民俗文化活动和民间信仰为引导,探析泉台民间美术的本源文化内涵,发挥泉台民间美术折射出的祈福吉愿,增强台胞的同源同祖同根生的情感认同,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发挥其重要的纽带作用,并以泉台民间美术的形态特征、装饰特色、色彩审美为载体,对泉台民间美术的延展开拓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滔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125-126
中国民间美术是大众的艺术,是劳动者的艺术,是嬗延生息于中国古老大地上最普通人群的独特的审美追求与艺术创造。其完整的美学体系和视觉对应形式,直接体现了艺术的本原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完善与拓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大学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涛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4):133-134
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蕴直接秉承的原始艺术的混合性特征。与人们的生活原则相重合。造型意识的潜入使得民间美术成为一种独立的物质文化形态。它促进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既创造了一个人化的世界,又完善了一个“化人”的世界。这就是民间美术中审美意蕴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5.
对于民间美术图案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已充分重视到它的美学内涵,它所蕴含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了民间质朴的审美观念,同时其美学价值正寓于实用价值之中,这种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正是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也是进一步探讨其文化价值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表现形态,是历代劳动人民在民俗生活中创造、应用并融入生活当中的美术形式。民俗生活是民间美术的基础,民间文化趋同影响着民间美术的创作和发展,形成了对同一文化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研究民间美术综合造型能够深刻体会出劳动人民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7.
民间美术是我国漫长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对高校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从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民间美术的资源范畴和传承困境,总结了民间美术与包装设计教学融合发展的意义,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具体融合应用,并提出了构建民间美术与包装设计教学相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间面塑艺术经过历代传承与长期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民俗、美学以及历史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作为农耕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面食占据日常饮食的主导地位,面塑艺术正是由此演变而来,并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的一朵奇葩。河南民间面塑造型丰富,形态简洁、质朴,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反映了河南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从民间面塑艺术的制作工艺来看,面塑材料的选择、加工制作、造型上色、蒸制成型等每个环节都体现出了精湛的工艺水平,形成了独特的一门面塑技艺;从面塑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河南民间面塑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成为民俗文化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民歌研究的艺术人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重要的艺术人类学意义。它有利于新兴的艺术人类学摆脱传统美学对精英艺术的过度关注和对民间艺术、群众性艺术漠视的狭窄思想束缚,拓宽美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使美学得到民间审美经验和大众审美经验的启发、汲取边缘文化的活力和来自听觉艺术的审美经验,从而弥合美学与草根文化之间的裂痕,激活中国美学对本土艺术与现实文化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民间美术是构建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部分之一,各地的民间美术分别呈现出萌发、建构、特色、变迁的清晰脉络,具有深刻而广阔的原创性意蕴,本文针对民间美术踏查必要性、思路和方法等方面教学实践的分析,阐述通过田野踏查可以更好地解读民间美术的造物理念、造型特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民间剪纸,包括“刻”的形式在内。在我国各地流传甚广,并有悠久的历史和民族传统。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喜庆都要用上它。剪纸教学,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以及师范院校的美术教学中都当作一门重要的内容来上。由于剪纸的材料与制作较为简单易行,加上民间到处易见,所以学生对剪纸课极感兴趣。剪纸教学可以成为农村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指导学生收集和学习民间剪纸不仅能加强审美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在剪纸教学中如何把民间剪纸结合起来。本人几年来作了如下的尝试。一、搜集民间剪纸并进行归类:通过学生广…  相似文献   

12.
聂晶 《科技咨询导报》2012,(17):239-239
陕北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中,它在多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紧密地联系着,随着陕北人民的文化教育、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喜好的改变,给民间美术从题材、内涵到形态、样式均带来了变异。  相似文献   

13.
民间美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它的价值在于体现了劳动者艺术创造的本色,并且民间美术的审美表现是与生活实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菏包是民间刺绣工艺品,它是实用的艺术,也是爱情的信物。荷包工艺的题材内容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它的抒情手法是以图象为媒体,但又和古代民歌中的比兴寓意修辞方法一脉相承。它与民间剪纸艺术是孪生姊妹,民间荷包工艺集中体现着民间美术的审美共性。  相似文献   

15.
以平面广告设计遵循的美学原则为本,研究、尊重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强调挖掘发展中国的民族化,本土化设计元素。从中吸取精华,获得资源,形成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6.
安塞民间剪纸的特色王晓时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产物。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民间剪纸艺术,无论从艺术风格、艺术内涵以及其它方面都保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理和审美情趣,它是中国民俗文化世代相传下来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在哲学、美学、...  相似文献   

17.
剪纸是中国早期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延续几千年,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邃底蕴和恢弘气度。河南地处中原,河南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古老的中原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古老视觉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这种艺术形式慢慢地再演化,表现形式和制作手法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表象上看,这种艺术形式正在消亡,实则不然,只是它的发展角度和深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怎样继承和发展河南民间剪纸,将是中原艺术形式整体发展的必备环节,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拉动地方经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备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李长禄先生主编的《三峡民间美术》系列丛书最近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共分4册:第1册为专论,它从宏观上探讨了三峡民间美术的思维方式、观察方法、哲学观念、造型特征、色彩表现和美学特征。从纵向上追溯了三峡民间美术的源头及其演变的历程;从横向上对三峡民间美术十余个品种分别作了评价。《三峡民间美术》第2册至第4册是画册,它收录了三峡民间美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皮灯影、三峡刺绣、蓝印花布、梁平年画、梁平竹帘、石雕、木雕、三峡虫雕、陶瓷、剪纸、三峡石等十余个品种。该书被列…  相似文献   

19.
陆灏天 《科技信息》2012,(10):295-295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的国家,历史悠久,民族多样。历史的文明积累了几千年,不但培养了我们民族的意志和信仰,同时也保持着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根基。民间美术在此期间也繁荣不息。无数民间美术艺人为了自己的信仰传承和发展着各类美术技法。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更加完善自己。中国的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大众集体创作的,以美化环境、寄托信仰和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主要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形式,为一切美术的智慧之源。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原始性的,带有极其强烈的本国家、本民族色彩的美术形态,对它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美学的重要课题。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民间美术便不断发展演变,虽然历经时世变迁,但是他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且不断的繁荣壮大,然而近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不断改变,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亿万劳动群众为满足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就其多数来说,是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的,因而也就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表现出劳动者的质朴和审美意识。正因为这些缘故,民间美术不仅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还是美术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