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城市中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人们追求精致的精神生活的体现,越来越多的人会希望在城市生活中随时可以感受艺术的氛围、赏心悦目的艺术空间,这也反映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所具有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廖汉弟 《科技资讯》2010,(16):92-92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如何才能合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是规划师为新世纪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性问题。为此,本文作者就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手段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滨水地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提出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策略:突出滨水区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营造亲水空间,重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空间日益趋同的当下,如何凸显公共空间的价值和特色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共空间具有包容多元城市生活、整合复杂城市要素、创造人性城市环境的作用.本文从观察和体验出发,对北碚老城区公共空间进行分析,由此提炼出其4个典型特质——日常客厅、社交平台、小中见大和曲折尽致,并由此引发对新城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乡村公共空间的萎缩和空心化是乡村衰败的重要原因,重构乡村公共空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文章以成都市明月村为案例,研究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从城市流入乡村的生活方式型移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明月村的移民通过乡村制度性公共空间的参与、非正式公共空间的重构、节庆事件空间的打造、商业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灵活转换等日常生活实践,重构了旅游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尤其是强化了乡村的社会关系和村民的地方认同。研究为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路径;同时也将以往对生活方式型移民日常生活实践的观察范畴从私人或家庭领域扩展到了社区公共领域,丰富了生活方式型移民对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6.
甘来  杨慧华 《江西科学》2009,27(1):95-101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精髓所在,一个城市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通过城市公共空间来表现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城市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是与现代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它具体表现出大众化、生态化、立体化、室内化、综合化等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苏蕴杰 《科技信息》2012,(24):425-426
作为高层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结合部,高层底部开放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品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在考察和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高层底部开放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这对改善高层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使城市空间更加积极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空间是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的重要场所。传承和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氛围,要科学确定城市文化主题;明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方向;重视培育城市文化个性;加强公共审美载体建设,塑造城市文化视觉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很多城市在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都存在缺乏中小型公共空间,没有均衡分布空间和等级等问题。目前国外的很多城市在建设宜居城市时都采用私有公共空间的方式来弥补公共空间的缺乏,这是一种空间开发的新思路,我国城市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可以把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为小、中、大型的公共空间的新型建设体系;对私有公共空间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管理,使私有空间的效用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的公共空间不同于城市公共空间,其景观规划也有差别,所以在设计方法上应有区别.通过调研已建成的新农村公共空间,分析了新农村公共空间不能满足村民交往行为的原因,提出了新农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的方法,并且强调村落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对村民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休闲时代,城市休闲功能的打造将成为城市经营与城市定位的一个重要方向,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构建成为了现代生活和城市空间设计所关注的热点。本文运用增长极理论,构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太空"模型,以泉州市为例,采用实地调研、Coerldraw绘图等方法,对泉州市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在上述模型的理论指导下,构建泉州市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其意义在于,不断满足泉州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优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泉州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场是一座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的有机产物,是人们驻足观赏城市景观或市民进行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的最佳场所.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它最具公共性和艺术魅力。为了丰富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在许多广场上都设立了具有审美和标志性作用的公共艺术,用来丰富广场空间,提升广场的艺术文化气质。而壁画作为广场上的公共艺术。无疑更加引人关注,成为广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公众视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潘伟卿 《广东科技》2006,(12):149-15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及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艺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对其居住的各方面环境都有了更高的需求。城市建筑物的公共空间,就成为了防灾、防尘、防止污染、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多功效场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公共艺术的角度论述了在城市生活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精神层次要求相对于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同时论述了在景观艺术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中对公共性、开放性因素考虑的巨大作用,这将成为城市新的价值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共性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因素,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快速发展的经济政治使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高品质的要求,都市人文景观建设旨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合理空间。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共场合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体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的展现形态是千变万化的,有着一定的场所意义和不变的空间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波助澜,导致了西方后现代主义城市运动和城市街区公共空间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本文系统地探讨了西方社区宜居性、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论所蕴涵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思想,揭示了关注城市多样性与多元化问题、突显人性化城市设计、重视社会公正问题、重现宜居性社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城市街区公共空间观的主要价值取向,城市街区公共空间与城市宜居性内在规律的探讨,对于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赵恒  王文婷 《科技资讯》2011,(35):249-249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尤显其独特和重要之处。季梁公园位于随州市迎宾大道两侧,城东新区的中心位置,对整个新区起到了主要的环境景观协调作用,是随州市对外良好形象构建的门户位置。故本文将季梁公园为载体,分别以滨水轮廓线、建筑退让线及建筑高度的把握为设计要点,制作出随州市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设计方案,为随州市滨水区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不仅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很多人离开家乡进入城市进行生活和工作,因此对城市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济南市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城市中既存在历史的宝贵财富,又具有当代气息。因此在济南城市化的进程中,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通过深入总结营造济南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进而提出了推进营造工作的相关策略。希望借助以下研究能够对济南市城市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省会城市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美靓 《科技资讯》2006,(15):105-106
通过对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中确定的庙东步行街得到实现的过程与原因的描述与分析,探究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开发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公共空间要付诸实施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