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建立痛风舒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为目的。采用500 r min-1离心5min低速离心沉淀处理供试液与平皿稀释法联用测定细菌数;用平皿稀释法测定霉菌、酵母菌数;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控制菌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检查。结果:样品对白色念珠菌有一定抑菌活性、对黑曲霉未显示抑菌作用;对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采用500r min-1离心5min低速离心沉淀处理供试液与平皿稀释法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活菌计数回收均可达到70%以上,并通过3个批号样品细菌计数有效性验证试验说明该法可有效消除药物对试验菌的抗菌作用。结论:建立的方法可有效的控制药品质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O157:H7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肠村菌O157:H7培养于低温养条件下,以涂布平板法(PC)和最大近似值法(MPN)检测可培养细菌数,95-115d后表明可培养菌数下降为零,吖啶橙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AODC)检测细胞总数,表明细菌总数始变化不大,而活菌直接镜检计数(DVC)检测到的活菌数保持在10^6个/ml,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O157:H7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  相似文献   

3.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探讨了MTT法应用于细菌细胞数定量分析时,MTT作用时间、毒性、剂量和DMSO用量等因素对活菌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细菌数在105~107个/mL时,吸光度值与细菌数目呈良好的正向线性关系,MTT法可准确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菌数量.最佳反应条件为:0.25 mg/mL MTT溶液作用2 h,DMSO为2~2.5倍的菌液体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慢性尿路感染大鼠模型并研究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 雌性SD大鼠经膀胱处注入大肠杆菌液,以诱导慢性尿路感染大鼠模型,并灌胃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第0、7、14、21、28天动态检测动物体温、尿细菌数、血常规及BUN、Cr值的变化。第31天进行肾脏及膀胱感染菌计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模型对照组在第7、14天体温显著升高(P<0.05);第7~28天尿细菌数、第30天肾脏及膀胱感染菌数明显增多(P<0.05);第30天膀胱及肾脏病理检查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及黏膜下层血管扩张充血。盐酸左氧氟沙星组尿细菌数、肾脏及膀胱染菌数明显下降(P<0.05),膀胱及肾脏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此法适用于建立慢性尿路感染大鼠模型及进行药效学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从临床乳腺炎奶牛乳样中分离纯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建立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小鼠模型。方法将产后8~10 d的ICR远交系母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攻菌组(含金黄色葡萄球菌2×102CFU)和高剂量攻菌组(含金黄色葡萄球菌5×106CFU)。以小鼠第4对乳腺为攻菌部位,用非损伤方法经乳头管注入生理盐水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攻菌24h后采集乳汁进行白细胞计数;从眼球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之后处死母鼠,取乳腺组织进行匀浆细菌计数,并做乳腺组织切片。结果高剂量攻菌组不论是体温、组织学观察,还是乳汁白细胞计数、乳腺匀浆细菌计数、血常规指标和流式细胞计数,都和对照组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而低剂量攻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血液CD4+/CD8+比值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为5×106CFU、攻菌时间24 h时,成功建立了远交系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模型,而2×102CFU细菌浓度则不适于远交系小鼠乳腺炎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磷细菌9320-SD的溶磷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磷矿粉为底物研究了磷细菌溶磷的动力学。采用消煮法测定全磷含量,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磷含量,以平板菌落落菌计数法计数磷细菌生长量。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一定时,产物形成速率与磷细菌生长速率及菌体浓度成正比,产物形成比速率仅与生长速率成正比。磷细菌溶磷动力学方程为dP/dt=αμX,无效磷转化动力学方程为Y=4.541Gx 11.23。  相似文献   

7.
超级细菌不怕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对人类的威胁由来已久。公元1347~1351年,鼠疫菌猖獗,2500万欧洲人死于它们的魔爪之下。数百年后,有人发现了青霉素。自此,各种抗生素竞相出场,人类才有了对付细菌的武器。但故事并未就此结束,细菌也在进化,据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预测,2010年,人类研制的所有“武器”——各种抗生素都将无法对付“超级细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稀释度菌液OD值的测定,结合平板计数结果,建立了一种假单胞菌于重(y)-0D值(x)之间的回归方程:y=301.77x-0.2546(R^2=0.9875)和活菌数(y)-OD值(x)之间的回归方程:y=2.0037x 0.0212(R^2=0.9929).证明用OD值进行细菌生物量的实时检测具有简便、迅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结肠手术后与细菌易位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5年2月~2006年3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行手术的患者42例,选取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浓度(L/M)比值、白介素-6(IL-6)、AP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WBC)、手术方式等指标与细菌易位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易位阳性患者尿中L/M比值、APACHEⅡ评分、IL-6、WBC计数与阴性患者均有显著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易位只与APACHEII评分、WBC计数、IL-6有稳定关系。结论在估计细菌易位可能性大小时,除了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外,应重视细菌易位有关的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结肠手术后与细菌易位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5年2月~2006年3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行手术的患者42例,选取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浓度(L/M)比值、白介素-6 (IL-6)、AP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WBC)、手术方式等指标与细菌易位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易位阳性患者尿中L/M比值、APACHEⅡ评分、IL-6、WBC计数与阴性患者均有显著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易位只与APACHEⅡ评分、WBC计数、IL-6有稳定关系.结论在估计细菌易位可能性大小时,除了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外,应重视细菌易位有关的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结肠手术后与细菌易位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5年2月~2006年3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行手术的患者42例,选取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浓度(L/M)比值、白介素-6 (IL-6)、AP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WBC)、手术方式等指标与细菌易位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易位阳性患者尿中L/M比值、APACHEⅡ评分、IL-6、WBC计数与阴性患者均有显著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易位只与APACHEⅡ评分、WBC计数、IL-6有稳定关系.结论在估计细菌易位可能性大小时,除了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外,应重视细菌易位有关的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1979—1980年,检测金沙江渡口段水样细菌数,并鉴定分离菌158株。结果是,污染断面菌数小于清洁断面;各断面的细菌总数和种属数,都是丰水期大于枯水期。表明该江段已被毒物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以抑制植物主要病害病原菌和内生防病相关酶活性为评价标准,从蔬菜作物体内分离筛选植物内生细菌资源。从苦瓜、丝瓜、空心菜、大豆等10种蔬菜体内分离到101株细菌,发现内生细菌在不同种类的蔬菜中出现的频率不同,其中丝瓜叶上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多,洋葱体内分离到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少。运用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了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青枯病菌、水稻细条病菌、荔枝霜疫霉病菌等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获得对以上4种病菌均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有41株,占总株数的40.6%。对101株细菌进行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测定表明,同时具有3种酶活性的菌株有32株,占总菌数的31.7%。从中选出13株拮抗效果较好的内生细菌。经初步鉴定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进一步对筛选获得的同时对以上4种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且具有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13号、14号、59号和82号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4个菌株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或其近缘种。  相似文献   

14.
以TA为唯一碳源,在反硝化条件下对取自甲烷发酵反应器中的厌氧污泥进行驯化,最初的3周内,保持反应器中KNO3的浓度在5.0g/L,第四周降到3.0g/L,第五周降到0.4g/L,第六周起不添加KNO3再经过5周时间驯化.经过约90天的驯化,原存在于种污泥中的发酵性细菌几乎全部消亡,新的培养物中取而代之的是TA还原和开环菌.MPN计数和滚管计数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5.
1981年5月,检测了金沙江渡口段最主要的三个排污口,即洗煤、焦化和选矿沉积物样细菌数,并对分离菌进行鉴定,以雅砻江为对照。排污口沉积物的含菌量低,种属数少,某些生理指标较为特殊。  相似文献   

16.
测定食品、饮水细菌总数采用TTC-表面涂布法对120份样品做了检测,并与国家标准法同时作对比实验,结果TTC-表面涂布法明显高于国家标准法,以国家细菌总数标准来判断,两法均符合者117份,两法不符合者2份,总检出符合率是97.5%,两法在菌落计数上有差异(P<0.05),结果表明TTC-涂布法收集的菌落数较多,明晰可辩,影响因素少,结果更符合检样的实际收生状况。  相似文献   

17.
潜在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在大豆奶酪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鼠李糖乳杆菌Laetobacillus.rhamnosus 6013在MRS中的培养条件并评价了该菌在大豆奶酪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确定该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7℃,厌氧培养48h,该条件下的培养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沙门氏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将大豆奶酪细菌DH1,GH4和该菌一起加到豆奶中,制成细菌型发酵大豆奶酪,在发酵6h后,该菌的活菌细胞数达10^8~10^9个/mL.在成熟30天后,pH值有轻微下降,该菌存活细胞数达10^7个/g,而DH1,GH4的活菌数均为10^6个/g.当盐水中NaCl含量为20—40g/L时,对L.rhamnosus 6013的存活影响很小.以上结果表明,潜在益生菌L.rhamnosus 6013能耐受大豆奶酪的加工过程,对大豆奶酪的发酵没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严炎  孙启祥  韦朝领 《自然科学进展》2009,19(11):1164-1174
以长江中游芦苇滩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分离培养计数方法和PCR—DGGE技术重点研究了人工杨树林对芦苇滩地土壤细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芦苇地相比,人工杨树林根际土、根表土和0—10cm土层中的氮、速效磷和总有机碳的含量都明显降低;人工杨树林下根际土中的微生物数量都比芦苇地的低,而其根表土中则是细菌、真菌数量低于芦苇地,放线菌比芦苇地高;就4种功能细菌来说,人工杨树林根际土的纤维素菌、反硝化菌、硝化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数量则比芦苇地低,而根表土中除了氨氧化细菌外,其他3种功能细菌含量又比芦苇地的高.4种功能细菌数量在不同的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也各不相同:在0—10cm土层中,人工杨树林的纤维素茵和氨氧化细菌的数量高于芦苇地,而其余2种功能菌则低于芦苇地;在10—25cm土层中,人工杨树林的纤维素菌和硝化细菌含量低于芦苇地,反硝化菌的含量却高于芦苇地,而氨氧化菌含量相同;在25—60cm土层中,除了纤维素菌,其他3种功能细菌含量都是人工杨树林低于芦苇地.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滩地中普遍存在的细菌类群为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和硝化螺旋菌纲,而人工杨树林和芦苇地的根表土、根际土和0—10cm土层均存在各自专有的细菌种群,表明人工杨树林对芦苇滩地土壤中细菌种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海洋石油烃降解菌群构建及其在降解过程中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实验室从油污染的样品中富集筛选出来的6株细菌构建出一个石油烃降解菌群,采用PCR-DGGE结合平板计数监测法研究了该菌群在石油烃降解过程中的菌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能产生生物乳化剂的不动杆菌PN3-2在混合菌群中是稳定优势菌,专一性利用烷烃的食烷菌B-5是菌群拥有持久高效降解能力不可缺少的菌株,而降解后期的优势菌铜绿假单胞菌可能对烷烃代谢产物的清除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为人工构建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群提供了实践经验,并为大规模的生物修复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沈志华  潘子强  姚继枝 《科技资讯》2012,(16):249-250,256
本实验对江和河道水源中链霉素耐药细菌的分离及鉴定,判断水体的链霉素污染情况。实验先通过含链霉素及不含链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培养、计数、筛选有耐药性的细菌,再采用连续梯度稀释法纯化、16S rDNA扩增法进行分子鉴定,完成对耐药菌初步鉴定。实验结论对预防和减缓水源耐药性细菌问题,为以后耐药性机制的研究及寻找新型抗生素积累菌种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