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科学24小时》2012,(11):35
国际天文学家小组于近日发现一颗名为BD+48740,位于英仙座的红巨星,它在膨胀过程中将内侧轨道上的天体吞没。科学家们由此推断,大约在50亿年后,太阳也将变成一颗红巨星,体积可膨胀至火星轨道附近,并把地球摧毁。目前太阳作为一颗G型主序星,其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氢聚变成氦并释放出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2.
星球     
《科学之友》2005,(9):12-12
“火星快车”号拍摄到水凝结成的冰,奇特星系空中现3个太阳,太阳系第十大行星被发现,科学家发现密集黑洞群,首批地球人2025年进驻火星  相似文献   

3.
动态点击     
要把火星变地球随着美国和欧洲探测火星工作的进行,人们发现要想在短期内发现火星生命,希望十分渺茫。但是美英等国的科学家们正在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把红色的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使蓝色的海洋、绿色的田野、温和的清风覆盖如今的不毛之地,让生命在火星上尽情地跳跃。越来越多的火星研究人员认为,在海洋与河流从火星消失几百万年之后的今天,人类有可能把火星改造成类似地球的“生命天堂”。一些科学家正在以严肃的态度考虑,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帮助火星恢复其远古年代的辉煌面貌————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变成星罗棋布的湖泊,火红荒凉…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正设计一系列不载人的地球使者进一步去探索太阳系。已提出的飞行计划将用来研究外层行星,尤其是冥王星;访问火星和木星之间太阳轨道上运行的岩石结构的小行星和收集火星的样品送回地球。使用不载人飞船对难以观察的太阳系的探险从  相似文献   

5.
一片浩瀚无边的冻结的大海正沐浴在日光下火星赤道的邻近北边;一座火星上最高的火山山麓阴影处横亘闪烁着几条巨大的冰川,还有几百万年前喷发留下的熔岩场,这些火星活动的地质变迁带来的激动人心的图像正使一批科学家们改变主意——他们过去一直认为这颗红色行星是长期死寂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取回样品的重量和成本科学家们着眼于把火星的二氧化碳变成推进剂供返航使用。大约6年前,国家航空航天局管理人员起草了一项关于100亿美元任务的建议,要把1个无人驾驶航天器和自主式越野车送到火星,去收集岩石、土壤和大气标本,并把它们运回地球。今天,这个掌握经费的管理局正在安排一项不太豪迈的任务,只用2亿美元于2005年运回火星样品。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们认为,降低成本的关键是,开采火星的资源,用来制造把样品运回地球所需的推进剂。所谓的利用当地资源,这种想法涉及到把生产推进剂的“工厂”装入飞往火星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7.
火星一直在向我们召唤。这颗行星的红颜色无疑是其魅力的一部份,现在人们都知道是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所致;并且距离地球较近——最近的路程有6千5百万公里——使其成为夜空中最为明亮的天体主一。再有,我们还知道我们的祖先们不知道的事情,即火星比太阳系中任何天体都更像地球。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出三分之一,却跟地球在同一个平面绕着太阳旋转。火星年——它环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大约为地球年的两倍,但是其地轴的倾斜角度却几乎与地球一样,因而其季节变化也很相似:有  相似文献   

8.
2002年6月14日,火星和木星轨道间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掠过地球,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仅为120697.5千米。科学家们说,这种事情还会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本世纪至今历时最长的月食"血月"27日与火星15年来最接近地球的时间重叠,给天文迷们提供了引人入胜的双重飨宴。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和南美很多地区都看到了月全食。这次月全食持续了1小时43分钟,而月偏食阶段将再持续6小时以上,由此成为本世纪历时最长的月食。当地球来到太阳与月球之间,从而使阳光无法直接到达  相似文献   

10.
周亮 《科学之友》2005,(1):42-42
还记得著名好莱坞大片《火星人袭击地球》里火星人叽里咕噜的语言吗?还记得片中科学家研制出的破译“火星语”的机器吗?现在,“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就在搜寻来自外星的信号。科学家们表示,一旦发现外星信号,人类可以从古代象形文字的研究中吸取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宇航局选择将反应堆作为火星之旅推动力,同时也是红色星球上生命的能源。当宇航员驶往火星时,他们很可能是借助了核动力到达火星。一旦降落在那个红色星球上,宇航员们可能会依赖核能生存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们会为返回地球制造燃料。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开发用于航天器推进和行星动力源的反应堆,以期在21世纪30年代某个时候施行火星载人任务时,可以实现这两个目标。但是,尽管该机构正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认为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水、阳光(能量来源)和氧气。显然,太阳系中符合这些条件的行星和卫星少之又少。地球之外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是固体星球,有着稳定的运行轨道和恰当的体积,离太阳也不太远,因此人们认为火星上的温差范围非常适合液态水的存在。然而,火星上缺乏氧气。  相似文献   

13.
火星,这个充满神秘的红色星球,自从被发现那一刻起,就深深吸引着人类的探索目光。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火星上是否拥有生命。按照计划,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将会在今年8月登陆火星盖尔陨石坑,寻找这里可能存在的古代乃至现代宜居环境,拉开新一期火星探索行动的序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火星有可能成为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地球,以至于许多经典科幻小说和电影,都不约而同的将火星作为他们的舞台。□潘楠楠  相似文献   

14.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之源,因此,在能源紧缺的今天,科学家一直渴望在地球上制造出小太阳。经过多年酝酿,由中国、日本、韩  相似文献   

15.
太阳对人类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太阳,人的身体和心灵就会患病,太阳是我们的生命维生素,我们需要太阳与需要空气一样。下面是科学家们研究提出的日光与人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日光与心灵 在夏日中午晒10分钟,身体会得到巨大的动力。太阳经我们的眼睛直接对大脑产生作用。在大脑里,敏感的松果体捉住光脉冲,马上把它转变为能量。这种松果体调节人体激素的平  相似文献   

16.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4):12-12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引力微透镜”技术在遥远的外星系发现了一颗冰冷“、笨重”的行星。由于这颗行星与地球十分相像,所以科学家们称它“为超级地球”。据报道,这颗行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3倍。它围绕旋转的恒星距离地球约9000光年,大小为太阳的一半。这颗系外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不像地球离太阳那么近,大约处在类似于太阳系中木星和土星的位置。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有岩石行星处在类似于太阳系的气态巨行星的位置。他们将这颗行星称为“失败的木星”,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这个行星没有发展为气态巨行星,不过据推测,在该行星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有报道,1987年布莱·温斯罗夫与6位科学家前往非洲考察,在扎伊尔东部原始森林里,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按照部落的传说和实地调查,这个部落的人说他们是为躲避火星上流行的病毒乘宇宙飞船来到地球避难的25个火星人的后代,至今他们保存着当年先人乘坐的飞船残骸,珍藏有太阳系和火星的详细地图,掌握着惊人的天文知识,能讲流利的英语,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们说希望地球人不要干预他们的生活。当这一惊人发现向新闻界披露后,引起轰动,许多人都信以为真,并要去进一步考察.但有天文学家和考古学家指出,火星上如曾存在有智慧的生命,那也至少是在50万年以前.而在那时地球环境恶劣,还没有出现人类,火星人又怎么可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几十万年呢?我们且不去探究地球上火星人后裔的真假,巧得是1997年出现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当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在火星上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哈佛-史密斯桑尼亚天体物理中心工作的一个研究组,研制成一种新的紫外线日冕仪,它将用来提供离太阳中心1.2~4.0太阳半径的太阳外日冕的第一个精确温度。这个设备将配备一个立奥型白光日冕仪,它将由在亚轨道中飞行的美国宇航局探空火箭发射至280公里高空。这类飞行每次部将在地球大气层外进行几分钟的紫外线观  相似文献   

19.
“火星大冲” 2003年夏天.火星的亮度比平时增强了50倍,它成了当时夜空中名副其实的“明星”,假若那时我们能够跃升到太阳系各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上方,我们就能清楚地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了。原来火星和地球的轨道挨着,而此时地球正好赶上了火星.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从地球上看.  相似文献   

20.
在南极冰川下被封存了将近200万年之久的一个生态系统中,科学家们发现了生命。他们指出,这些微生物通过硫和铁来吸收能量,在黑暗和无氧的水域中生存下来。这些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新的认识。使他们了解到生命是如何度过“冰雪地球”时期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线索,即表明在其他不可生存的环境中。如在火星以及被冰覆盖的木星卫星——木卫二上,有可能存在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