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延东 《工程与建设》2023,(5):1442-1444+1453
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渐形成的,建筑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域人文环境、地理风貌和民族风情等,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是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建筑设计中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建筑地域性对当代建筑设计的价值出发探讨当代中国建筑界对于“地域性”在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艺术与地域环境的密切关系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原始“情结”。这个情结是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性的。民族艺术审美的地域性特质具有合规律的必然性,但同样又是处于发展变化状态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根性、自己的特色,独有的地域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独存的传统文化,独具的民族性格,可以使每个民族都有资本创造出富有新的审美内涵的民族艺术。这是民族艺术对于世界文化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赵容芳 《科技信息》2009,(10):226-226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熔铸出不同风格的文化。一种地域性歌舞艺术的形成,必然和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及审美风尚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通过对陕南民间舞蹈内容中博采众长的包容性特点;传统文化信仰中浓郁的巫文化特征以及在演出形式中载歌栽舞时诙谐风趣,含蓄幽默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陕南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色,从中发现和揭示陕南民间舞蹈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审美特性。以此为陕南民间舞蹈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4.
尹然 《科技信息》2011,(30):209-209
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建筑设计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必须针对气候、地域、人文风俗等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5.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的沉淀,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是构成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象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为例,联系实际论述了建筑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丽贤 《科技咨询导报》2011,(12):224-224,226
城市规划,是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它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文脉,同时也反映了城市自身独具地域特色.同时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加强设计规划中的人文关怀,提高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风貌,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并同时具有生态和谐城市规划.文章通过介绍城市规划的生态化设计,并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保留、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潍坊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独特性的体现,是地域性最典型的代表.在城建方面,如何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成为潍坊城市景观研究的重点.对潍坊地域文化加以研究和运用,创造出既体现传统又适应当代人审美的城市景观形式,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的同时又适应了时代发展方向的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潍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民族都必然地要经历神话阶段。可以说,没有这一漫长的精神观念发展的历程,人类就永远不能成其为人类,而只能停留在动物的阶段。神话是人类文化的开端,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但是,与之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发展历程由于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的不同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它们未来的文化艺术的特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比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探讨各自的不同宗教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元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佳丹 《科技信息》2008,(11):213-213
历史造就了民族文化,反之,民族文化也影响着历史的发展方向。民族文化象一片沃土,孕育培养着各种领域的成长发展,设计只有扎根在民族文化当中才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民族意识的不断提高,工业产品设计也开始注重民族文化的应用。本文通过产品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来探讨民族文化如何潜移默化的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于发展。通过理论论述和举例说明,我们不难看出,民族文化元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体现将成为产品设计的主流并不断前进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劳动号子是整个人类发展史中产生最早、在人类音乐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品种之一.而荣成渔民号子作为当地民族文化、海洋渔业文化的一部分,与渔民原始的劳动和当地方言特点分不开,有其自身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和意义.本文从荣成渔民号子的内容、特点及渔家民俗等方面入手研究其地域特征,从而弘扬海文化和渔民精神.  相似文献   

11.
张嘉铭 《当代地方科技》2011,(2):116-116,154
城市商业街作为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作为彰显城市特色,传达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国内商业街区建设存在着模仿照搬、千篇一律、地域特色丧失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珠海淇澳岛峡谷度假村商业街设计的回顾与思考,总结出为什么要强调城市商业街的地域性设计?城市商业街的地域性设计应该注意些什么?探讨了城市商业街地域性设计的原则、方式及手法。拟为今后城市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提供探索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毕学锋 《科技信息》2008,(7):121-121
当前的广场建设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向地域性、文化性发展的趋势。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佯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加强人们的参与性。这时候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城市文化广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自然关和艺术美空间体现的场所。在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活动。它的规划建设不仅调整了整个城市建筑布局,加大生活空间,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也让城市迈上更健康、更文明、更讲究生活质素和城市文化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广场过热发展的今天,唤醒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一个城市文化最显著的物化标志,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并提出有关个性化城市广场建设的五条基本原则,这对于我们在城市广场的规划和设计中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而延续和发展,由许多民族和国家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西洋服装,不仅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各历史阶段的艺术风格,也成为划分服装时代的标志,成为各历史阶段服装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而延续和发展,由许多民族和国家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西洋服装,不仅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各历史阶段的艺术风格,也成为划分服装时代的标志,成为各历史阶段服装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进程为曲靖的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针对曲靖城市软硬环境建设缺乏文化风格的状态,应该对曲靖城市文化风格进行定位,注意体现"城市美好生活"的基本原则,注意把握城市的功能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城市的民族特征。曲靖应该树立个性化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主动塑造企业文化形象、创造文化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17.
设计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小的分支,它的发展无法脱离传统文化历史和底蕴的深刻影响。这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与现代设计艺术发生着冲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虽然回族与维族同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两个民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综观两个民族舞蹈的历史发展及现状,二者不论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上,还是在舞蹈的风格特点上都呈现出诸多不同,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地域环境不同;第二,文化背景不同;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民族舞蹈的发展历史与表演形式上分析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同一信仰的两个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不同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认识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促进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文化的独立与强大是一个民族真正独立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对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文化与科技是人类对于世界本体认识的不同侧面,两者同源于一个世界,又以不同的形式揭示和表达着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朱守会  赵得成 《甘肃科技》2010,26(24):11-13
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多样,民族众多,地域文化多元,虽说地处西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但在许多方面都有其地域性的特色和优势,这些特色优势是发展地域文化产业的先天条件。然而,如何利用好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搭建好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传统地域文化挖掘、人力资源建设、舆论引导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