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鱼类活动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生物能量学主要研究鱼类个体或种群内能量收支各组分间的定量模式及其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Warren&Davis(1967)提出了鱼类生物能量学的基本方程: C=G+F+U+Ms+SDA+Ma M=Ms+SDA+Ma 式中C指摄入食物能;G指鱼体生长能;F和U分别指粪便和排泄物损失能;Ms指标准代谢;SDA指营养物质在体内消化和转化的耗能;Ma指活动代谢;M指日总代谢. 活动代谢(activity metabolism)是指鱼类自发游泳活动的能量支出,它是能量收支基本方程中变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漓江水流域鱼类生态类型和鱼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调查,监测河流生态系统的情况.结果是,漓江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但单种属较多;敏感性鱼类种类大幅度减少,中下层鱼类和底栖鱼类明显减少,杂食性鱼类比例上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减少,经济鱼类小型化,低龄化.水域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基质诱导呼吸(Substrate Induced Respiration)方法(SIR)和选择抑制方法对黑石顶常绿阔叶林的土壤微生物量和真菌、细菌在微生量中的相对比例进行了测定。A层的土壤微生物量为316.19~531.43μg C_(mic)/g干上重,AB层为152.30~224.37μgC_(mic)/g干土重;其中细菌占2/3以上。土壤微生量以及真菌、细菌在其中所占的相对比例都呈现季节性变化,这与气候及凋落物的分解有关。土壤微生物代谢系数(qCO_2)及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碳比(C_(mic)/C_(org))显示,该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维持在较低的耗能状态并保持较多有机质。  相似文献   

4.
考察温度对鱼类低氧耐受生化反应的影响,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为对象;分别在15、30℃条件下驯化2周;随后将实验鱼置于密闭呼吸室中通过鱼体自发耗氧进行低氧处理,并以不经历急性低氧处理的实验鱼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实验鱼的血液和白肌中乳酸、白肌和肝脏中的糖原、葡萄糖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经急性低氧处理后高、低温组血乳酸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低氧处理后15℃下肌糖原和30℃下肝葡萄糖含量却显著降低(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不论低氧处理与否)肌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温度的升高并未改变实验鱼的肌葡萄糖以及肝葡萄糖的含量;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温度与低氧处理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表明,白鲢幼鱼在面临温度变化和低氧胁迫时鱼体内代谢底物和无氧代谢产物水平均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实验鱼适应不同温度环境及低氧胁迫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光照、盐度、温度和溶解氧四个方面简述了环境因子对鱼类胚胎及幼鱼、成鱼的影响,旨在为鱼类的健康养殖提供依据。光照通过光照强度及光周期变化对鱼类胚胎发育及幼鱼、成鱼生长产生影响,且因种而异;盐度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鱼类生长发育,但超出适宜盐度后,会对鱼类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温度主要对鱼类代谢反应速率起控制作用,影响其生理生化进程,从而成为影响鱼类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变量;溶解氧在一定适宜范围内不影响鱼类生长发育,但不在适宜范围内(偏高或偏低)则会影响鱼类正常的胚胎发育及生长。  相似文献   

6.
考察温度对鱼类低氧耐受生化反应的影响,以白鲢(H ypophthalm ichth ys molitrix)幼鱼为对象;分别在15、30℃条件下驯化2周;随后将实验鱼置于密闭呼吸室中通过鱼体自发耗氧进行低氧处理,并以不经历急性低氧处理的实验鱼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实验鱼的血液和白肌中乳酸、白肌和肝脏中的糖原、葡萄糖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经急性低氧处理后高、低温组血乳酸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低氧处理后15℃下肌糖原和30℃下肝葡萄糖含量却显著降低(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不论低氧处理与否)肌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温度的升高并未改变实验鱼的肌葡萄糖以及肝葡萄糖的含量;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温度与低氧处理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表明,白鲢幼鱼在面临温度变化和低氧胁迫时鱼体内代谢底物和无氧代谢产物水平均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实验鱼适应不同温度环境及低氧胁迫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殖大黄鱼和美国红鱼的耗氧率与氮排泄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个体重20~250 g的大黄鱼和个体重150~1400g的美国红鱼在不同水温(29.7,15.9,9.7,18.3,26.4℃)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大黄鱼和美国红鱼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取决于鱼体体重,随着体重的增大,耗氧率和氮排泄率降低;而在相同体重条件下,耗氧率和氮排泄率则取决于水温,即随水温的升高,耗氧率和氮排泄率也随之增高.同时还分析了养殖鱼类的自身代谢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温州大学学生体重指数的分析,研究各年级段的体重指数分布现状及其随年级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学生的体重指数总体处于良好状态,男生和女生的正常体重比例基本持平,平均达到79.8%,女生体重偏低比例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比例高于女生.各年级段相比,低体重和超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肥胖率不高,但仍存在随年级升高而略微上升的变化趋势.三、四年级学生容易出现体重指数异常变化,其中男生低体重率降低,超重和肥胖人群增加;女生的变化与男生正好相反,低体重比例超过超重和肥胖比例.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预警机制,对出现不良体重变化的学生可采取专门的手段和方法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9.
摄食水平对褐牙鲆幼鱼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褐牙鲆幼鱼(体重0.71-4.16g;体长4.45-8.14cm)在24℃下保持5个摄食水平(0-最大)。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饵料。褐牙鲆和干物质的吸收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平均为97.38%和76.73%。褐牙鲆排粪能(F)占摄食能的比例为0.95%-2.83%,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减少;氮排泄(U)占摄食能比例为5.52%-6.77%,各摄食水平下变化不大;标准代谢耗能(Rs)占摄食能比例为1.05%-7.82%,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减少;在各摄食水平条件下,摄食代谢耗能(Rf)占摄食能比例变化不大,平均为45.72%;生长能(G)占摄食能比例为32.67%-49.21%。随摄食水平增加而增加。在最大摄食水平时,褐牙鲆能量分配形式为:100C=0.95F+5.52U+44.31R+49.21G。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71—201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空调度日数作为评估暖季降温耗能的指标,分析了重庆地区1971—2010年间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的分布和长期变化特征,并评估了气温变化对重庆地区降温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各地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空间差异明显,沿江及河谷一带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相对高、多,东南部及城口等高海拔地区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相对低、少;1971—2010年重庆各分区的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的时间演变与全区平均比较一致,主要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转折;气温与降温耗能具有很好的同步性,温度对降温耗能的影响程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气温若升高1℃,整个暖季(5~9月)、夏季(6~8月)中重庆全区平均的降温耗能将增加56%、46%;在暖季或夏季,气温若升高1℃时降温耗能增加效应量重庆各个分区由大到小依次为:东南部、西部、西南部、中部、主城、东北部;暖季气温若升高1℃时,全区平均制冷日数将增加16 d,主城将增加14 d,其他地区将增加15 d;最后利用平均气温与降温耗能变率建立了一组降温耗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评估模型。文章认为该组评估模型可以用于重庆地区降温耗能变化的定量评估和预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磁场处理水(井水)对AA商品代肉鸡的增重效果。作者通过6次重复试验,证明水以某一流速,一定的切割磁力线的次数通过某一磁场强度的磁场后给肉鸡饮用,可产生明显的增重效果(6%),并可降低料肉比(10%),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改性涤纶在催化剂存在下的碱处理反应机理,以及碱处理条件如温度、碱浓、催化剂浓度和碱处理时间与纤维减量率的关系。导出了减量率与时间、温度的关系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高吸水涤纶的碱减量不仅与纤维组成,纤维结构,还和处理条件有关。催化剂的引入可大大减少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温度。因此可节省能源,降低单耗和改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体重罗氏沼虾亲虾的代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实验室中测定6个体重组(12.24,17.93,22.06,27.27,32.52和39.73g)的罗氏沼虾亲虾的基础代谢,以探讨体重变化影响代谢的规律。结果表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都随体重的增大而减少,其关系可表示为:RO=1.6393W^0.4638和RN=0.7915W^-1.2780.不同体重亲虾的能耗率和能源物质的供能比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口虾蛄能量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温度和体重对口虾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个体重量的增加,口虾给单位体重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均减小,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均符合Y=aWb模式。随温度增加,口虾蛄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均增加。根据0/N和呼吸商(Q)可知,口虾蛄能量代谢的底物主要为蛋白质,其次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比例为61:23:16。  相似文献   

15.
朱卫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2):8788-8792
主要探讨了固体与水体相互作用下的动力特性。首先进行纯固体结构的自重以及频域计算,其次结合Westergarrd理论方法,采用ADINA-FSI方法完成重力坝的全流构耦合计算研究。探究了水体的存在下的坝体应力以及水体对结构的自振频率影响。计算结构表明:流构耦合模型计算结果,结构大部分位移较小,更能反映水体-固体相互作用的要求,从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婆泉铜矿矿体的赋矿围岩主要为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这些含铜斑岩体形成于晚志留一早泥盆世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受断裂和火山机构控制。同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将成矿期划分为气化高温热液成矿期、高温热液成矿期、高中温成矿期、中低温成矿期和表生期第5个阶段。指出公婆泉地区的上述斑岩体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在石英闪长玢岩体内成矿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17.
赵博  段志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1):4722-4729
为了研究粗糙表面形貌特征对轮轨摩擦副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影响,基于G-W模型,将轮轨摩擦副简化为一不同形貌的微凸体粗糙表面与一理想平面,并结合有限元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微凸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摩擦生热有影响,随着球冠状微凸体堆叠度的增大,热区分布面积增加,热源减小;微凸体的数量和排布规律对摩擦生热有影响,微凸体X向排布时,摩擦温升随微凸体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微凸体Z向排布时,摩擦温升随微凸体数量增加而增大,热区分布向滑动方向后方集中;不同形貌微凸体对对摩擦温升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球冠状微凸体粗糙表面摩擦温升总体高于长方体状微凸体摩擦温升。从微观层面探究粗糙表面形貌特征对轮轨摩擦副热源、热区分布、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等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轮轨相互作用,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粉煤灰低密度混合材水泥的早强问题展开研究,用实验方法分析探讨了粉煤灰低密度混合材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能够适用于低温低密度体系的早强剂DY,使得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早期强度得到显著的提高。粉煤灰混合材低密度水泥在低温下早期强度的提高,主要通过水泥与粉煤灰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正反两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水化反应使早期释放更多的Ca2+和OH-,引发了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从而促进了粉煤灰混合材水泥早期强度的发展。该产品有望在低压井、易漏井、长封固段井等复杂条件下使用。粉煤灰混合材水泥能够满足复杂井固井作业的要求,并且具有可观的经济、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体长、催产剂、水体温度、水体盐度及水体pH值对泥鳅排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泥鳅的排卵量随其体长的增长而增加 ;催产剂具有促进泥鳅的排卵作用 ,其效果与催产剂的种类有关 ;培育温度的变化对排卵量的影响较小 ;随盐度的增大 ,排卵量逐渐减小 ;在微酸性的环境中 ,泥鳅排卵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高碘对机体脑发育及代谢的影响,本实验用高碘水喂养小鼠复制出高碘甲状腺肿动物模型。结果发现,用高碘水喂养小鼠210天后,高碘组小鼠体重减轻,甲状腺重量明显增加,血清FT3及FT4水平均显著高于适碘组。两组比较脑重、脑DNA、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揭示高碘不影响脑发育但可使代谢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