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与静力金属型铸造磨球相比较,研究了离心铸造白口铁磨球的组织特点与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心磨球的碳化物呈板块状,基体组织为等轴晶,且屈氏体进一步细化,离心磨球的硬度不因离心铸造发生明显变化,但其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离心磨球的抗冲击磨损性能高于静力金属型磨球,并且在高冲击功条件下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冲击磨损试验研究了离心铸造白口铁与重力金属型铸造白口铁的抗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离心铸造白口铁的抗冲击磨损性能高于金属铸造的白口铁,并且在高冲击功条件下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的方式,研究了以同一种合金由离心铸造与静力金属型铸造所生产的两种白口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发现,离心铸造白口铁的碳化物呈板块状,基体组织为等轴晶,且屈氏体进一步细化;离心铸造白口铁的韧性与硬度均高于静力金属型铸造白口铁,其中韧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加速遗传算法的进化过程和缩短其进化周期,探讨了将遗传算法融合神经网络进行离心叶轮形状优化设计的方法,即应用神经网格替代有限元法来完成结构优化设计中的静应力分析任务.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的前向反馈神经网络(BP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学习率和动量项依据输出的均方差自适应调整,来加快网络训练速度和改善收敛性.采用混合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对某离心压缩机叶轮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时间可缩短至单纯采用遗传算法的几十分之一,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离心铸管用金属型破坏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叙述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在生产上已取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遗传算法用于离心叶轮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防止遗传算法中过早收敛引起的算法失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来研究离心叶轮的形状优化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增加了一个自适应算子,来不断调节个体变异概率,以保证搜索的全局性和种群的多样性,同时为了不引入过多的边界参数,采用B样条曲线对边界进行描述,最后,对一个数学算例和某离心叶轮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最终的优化结果和收敛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各种应力约束和几何约束,并可得到形状优化的最优解,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离心流化床内气固两相运动和热质传递的物理模型,对控制方程中的各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本构方程,获得了描述离心流化床中气固运动规律和能量传递规律的闭合方程组。初步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为离心流化床的进一步理论和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离心油泵输送粘性流体时的性能换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离心油泵输送粘性流体时性能换算的各种方法。以3种不同比转速离心油泵在变转速,变输送介质粘度下的性能实验为基础,考察了3种常用的性能换算方法的适用性,并从无量纲准则数出发,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选定能较好反映粘性输送时离心油泵性能变化规律的准则数,初步制作能反映油泵水力设计及加工水平的性能换算诺莫图。  相似文献   

9.
离心油泵的性能与相似准则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了输送介质的粘度、泵轴转速等参数对离心油泵性能的影响.使用相似分析方法,以雷诺数为准则数,考察了离心油泵在不同流量系数下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输送粘性流体时,离心油泵的性能随雷诺数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离心流化床结构和运行特点提出了离心流化床自由空域的定义,采用k-ε模型首次对其中气体复杂湍流流支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揭示了离心流化床自由空域内气体流动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各主要参数对流动的影响,数值预报的切向速度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连续铸钢二冷离线模型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连续铸钢二冷区喷水量的优化。钢铁生产对二冷区钢坯温度有一定要求,将这些要求量化,转化为求代价泛函最小问题,并用遗传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从而稳定最佳喷水方案。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立式离心铸球机微机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及控制结果,通过对立式离心铸球机实施微机程序控制,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使各项工艺参数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遗传算法的板坯连铸二冷配水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板坯高效连铸二冷水的动态控制水平,在满足生产实时性要求的传热模型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对二冷区各段水量进行编码,并根据板坯连铸配水所遵循的冶金准则确定多目标优化的适应度函数,该遗传算法与冶金准则、传热模型集成的优化配水方法避免了经验方法的适应性不足,改进了传统优化方法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非线性求解时搜索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攀钢炼钢厂板坯连铸过程的仿真计算和现场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优化后的配水方案较优化前相比,水量可节约2%,同时配水沿着拉坯方向水量逐渐递减,符合铸坯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得到了高碳高铬钢、含铬灰铸铁的最优成分;采用卧式悬臂离心实验机对高碳高铬钢/含铬灰铸铁进行离心复合·在复合成功的基础上,利用金相显微镜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复合界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离心复合铸造,高碳高铬钢/含铬灰铸铁复合界面为结合紧密的复合层;复合试样经1080℃保温1h,水淬+500℃回火1h处理后,复合界面碳化物扩散更充分,但对复合界面宽度没有影响;浇注温度提高,复合界面宽度增加,当高碳高铬钢液浇注温度由1460℃提高到1480℃时,复合界面宽度增加了100μm·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Ti-43A1—9V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受阻收缩,评价了Ti-43A1—9V在离心浇注条件下的气孔缺陷。Ti-43A1—9V的受阻收缩率较大。在离心浇注条件下,Ti-43A1—9V棒形件出现了以卷入性气孔为主,同时伴有反应气孔的气孔缺陷。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Ti-43Al-9V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受阻收缩,评价了Ti-43Al-9V在离心浇注条件下的气孔缺陷。Ti-43Al-9V的受阻收缩率较大。在离心浇注条件下,Ti-43Al-9V棒形件出现了以卷入性气孔为主,同时伴有反应气孔的气孔缺陷。  相似文献   

17.
型钢炼钢厂转炉、连铸机、LF精炼炉、RH精炼炉生产时需要大量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通过水泵房进行供水与回收,所以各水泵房有大量水泵长期连续运转,以保证设备的连续冷却,众多大功率水泵连续运转消耗大量电能,并且由于水泵控制转速不可调节,所以只能通过调节机械阀门进行水量调节,反应慢并对现场造成影响,机械阀门过快磨损,并经常出现憋泵导致泵体损坏,通过对水泵进行变频改造,达到了随时调节水量、防止机械损坏,节省大量电能资源与电费消耗。  相似文献   

18.
采用真空离心铸造技术制备了7055铝合金铸管,通过添加中间包进行保温来改变合金凝固冷却速率,并对铸管进行组织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冷却速率较慢的1#铸管组织分布不均,其晶粒沿着外、中、内层由等轴晶逐渐变为粗大树枝晶,且晶粒间分布着更多的第二相;而冷却速率较快的2#铸管组织均为细小的等轴晶,且分布着少量的第二相.经过均匀化后,两种铸管的第二相分布数量由外、中、内层逐渐增多,且1#铸管残余的第二相数量更多;合金硬度值较铸态时有所增大,但2#铸管硬度值增大幅度更大,拉伸性能优于1#铸管.  相似文献   

19.
分别建立了喷雾冷却和平面凝固铸造的二维计算模型.根据对1070铝合金方锭末端冷却所测得的温度数据,反求出不同水压下冷却面表面温度与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将其作为边界条件导入平面凝固铸造的计算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界面换热系数随冷却面温度的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在400K左右达到峰值.随着冷却水压的增加,换热系数的峰值和峰值对应的温度值也相应增大.铸造实验测温结果表明:所用平面凝固装置可实现凝固前沿宏观上呈平面上升,且凝固过程中铸锭各处冷却均匀;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说明该模型可用于平面凝固铸造工艺方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宽板坯连铸二冷区喷嘴冷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宽板坯连铸实际工况条件,测定不同冷却条件下喷嘴的冷却特性曲线,分析不同喷嘴布置与连铸实际需要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喷嘴水流密度峰值随着冷却水量的增加而变大,水流覆盖区域变宽;当喷嘴冷却水量过大时,水流密度分布均匀性不好;气体压力对喷嘴水流密度分布影响不大;双喷嘴喷淋水重叠区的叠加效应随着左边喷嘴冷却水量的递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随两喷嘴间距的变大而逐渐减弱;喷嘴间距为450 mm时,铸坯表面喷淋水流密度分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