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云 《世界科学》2005,(4):37-40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法尔盆地,科学家发现了距今有400万年历史的直立行走的古人类化石。这比第一个被确定为采用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露西”还要早80万年。有趣的是,“露西”也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相似文献   

2.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仙竹  刘武  高星  尹功明 《科学通报》2006,51(16):1929-1935
近20年来, 关于现代智人起源的争论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关注的热点. 以时代较早的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主要证据的“非洲起源说”支持包括现代中国人在内的现代人类的近祖来自非洲, 而以中国古人类化石材料为主要证据的“多地区进化说”更倾向支持本地区人类连续演化. 但中国距今100~50 ka前的人类化石缺乏已掣肘“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说”. 报道了最近在湖北郧西县黄龙洞发现的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器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初步分析显示人类化石特征与晚期智人相似, 石器兼具中国南、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特点, 动物化石显示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特征并反映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 对与人类化石同生层位的大型动物牙齿化石进行铀系和ESR法定年, 其年龄分别为距今94和44 ka, 而采自此洞中与人类化石同生层的石笋铀系年龄为距今103 ka. 从测年可靠性和动植物化石分析, 古人类的时代介于距今年103 ~ 44 ka之间, 有可能为距今100 ka左右. 这是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距今100 ~ 50 ka, 解剖结构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化石, 对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现代中国人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罕见的、440万年前的骨骼化石拉开了揭示我们最早祖先的令人惊讶的身体结构和生活环境的序幕——只有少数个别化石成为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主要表型特征。包括迄今发现的第一具古人类骨骼,来自德国的尼安德谷的穴居人(也称尼安德特人);1924年在南非发现的汤恩幼儿,首次揭示了人类祖先生活在非洲;还有著名的露西,它的部分骨架进一步展示了  相似文献   

4.
让古人类“复活” 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考古学家通过古人类的化石标本,对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人类进行研究。阐述人类进化的历程。让公众了解人之由来。  相似文献   

5.
沈农夫 《科学之友》2006,(11):29-31
有人说:人类已经停止进化了;有人又说,人类进化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孰是孰非,看看科学家们的争论吧!人类仍在进化的证据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史蒂文·平克说:“人类仍在进化吗?从道德与智力水平提高的意义上来说,我想是的,但在生物意义,即基因库的改变上,就没法这样说。”  相似文献   

6.
关于现代鸟类的祖先问题还在科学界继续争论。有的科学家相信鸟类是由古代的恐龙动物进化而来的 ,但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是单独进化的。最近的发现看来已经证明了这样一种理论 ,即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 4月 2 6日出版《自然》杂志刊登了由中国和美国科研人员撰写的论文 ,描述了有关带羽毛恐龙的第一个明显证据。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季强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克·诺利尔共同撰写了这篇论文。化石是无数年以前埋在地下的无机骨骼遗体 ,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是在中国东北部辽宁省发现的。这一地区已经发现好几具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但要…  相似文献   

7.
傅君亮 《科学通报》1965,10(8):751-751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我国南方发现了一些名为“巨猿”(后又有人改称为“巨人”)的高等灵长类化石,这些化石,似猿似人,又非猿非人,因而引起学术界长期的争论。解放后,为了解决究竟是“猿”或“人”的问题,以及解决它出产的确实地点和产状等问题,从1955年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遣工作队在广西开展了探查山洞和采集、发掘化石的工作,曾先后在大新、柳城等地发现了出产巨猿的山洞并调查了其他山洞三百余个,其中以柳城“巨猿洞”采掘的化石最为丰富,设有三个完整的下颚骨和数以千计的牙齿,以及相当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已引起世界科学界的注意。本书  相似文献   

8.
华北陆台北缘东段“小壳化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允平 《科学通报》1993,38(17):1630-1630
近年来,华北陆台北缘发现了分布近2000km长“小壳化石带”的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尽管古生物学家对其是否可称为小壳,或是否化石还有不  相似文献   

9.
1979年底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本年的十大科学技术新闻,其中的第八项是“在人类起源上的新发现”。1980年1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七十年代科学成就大”一稿中,也指出了古人类学的重要成果。的确,不仅在过去的一年里,在过去的一代里,在非洲、欧洲和亚洲各地,包括我国在内,都有许多重要的人类化石和猿类化石的发现,有关这些化石的各种年代测  相似文献   

10.
人类始祖     
①我们的祖先科学家一直都在寻找化石标本,以再现人类始祖向各种早期人类直至现代人的进化过程。②祖先的生活借助考古学的一次又一次发现,我们可以想象人类祖先的样子,体验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生物学其他分支深化到分子水平,进化历史和进化机制的研究亦不例外,这就是分子进化这一新颖领域在进化生物学的涌现。迄今为止,分子进化研究取得的成就已大大推进了进化生物学的前进,如在分子钟假说基础上以分子数据构建的系统树,极大地改善了昔日主要依靠难以猎取的零星化石资料批论的系统树,而且可以构建基因系统树(这是传统的进化生物学无法做到的);更有意义的是,对进化机制的探讨,进入到一个新的水平。随着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一些基本问题如生物进化主要动力的争论,愈来愈激烈也愈来愈深刻了。  相似文献   

12.
安志敏 《科学通报》1963,8(5):35-35
巨猿化石为解放后古生物学上的重要发现之一。过去,资产阶极的人类学家仅根据在中药铺里购得的几枚牙齿就认为它们属于一种新类型的猿,并且定名为“巨猿”,后又有人改称为“巨人”。它们究竟属于猿的系统还是人的系统,意见比较分岐,长期以来未能获得解决。至于这些巨猿牙齿化石的出土地、共生动物化石以及地质年代,也都是不很清楚的。从1956年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现今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都是从鱼类的一个小分支——肉鳍鱼类中沿袭进化而来的。鱼类的这个分支在大约3.65亿年以前从水中爬上了陆地,继续进化,形成了今天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然而,这种结论往往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缺乏一些直接的化石证据的支持。最近,美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批生活在距今3.75亿年前的有足鱼类的化石,这些化石将解开鱼类上岸行走变成有足类动物的种种谜团。北极的新发现填补空白在发现这些动物化石之前,古生物学一直认为,肉鳍鱼类是在泥盆纪进化为陆地爬行动物的。但是,以前的化石记…  相似文献   

14.
建一 《科学之友》2001,(5):10-11
从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1863年出版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中提出人猿同祖论,打破了上帝造人的论调之后,陆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证实了由古猿一猿人一智人的全部人类进化历程。但关于古猿变人的起因,学术界仍然解释不一。古猿进化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进化过程一样,与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最关键的因素是生食变熟食。距今约500万年前,地球表面有明显冷暖季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古生物学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了一只生活在2.9亿年前的“奇怪”动物的化石。2004年。这副化石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被再度发现。科学家最近经过研究发现,这只体长不到12厘米的动物兼具蛙类和蝾螈的双重特征,因此戏称它为“蛙螈”,并推测它是两栖类进化树上缺失的一环。从外形看,蛙螈有点像蝾螈,但却有短而粗的尾巴,  相似文献   

16.
米利都 《科学》2007,59(5):4-4
据英国Nature.2007,448:346报道.英国生物学家马尼卡(A.Manica)等人用颅骨测量数据验证了人类单独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自从1960年代在非洲发现700万-5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非洲是“人猿揖别”的肇始之地已成古人类学界共识。然而现代人类是只有一个非洲起源,还是在旧大陆各地有多个起源?对此一直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17.
青云 《世界科学》2006,(5):20-21
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现今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都是从鱼类的一个小分支——肉鳍鱼类中沿袭进化而来的。鱼类的这个分支在大约3。65亿年以前从水中爬上了陆地,继续进化,形成了今天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然而,这种结论往往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缺乏一些直接的化石证据的支持。最近,美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批生活在距今3.75亿年前的有足鱼类的化石,这些化石将解开鱼类上岸行走变成有足类动物的种种谜团。  相似文献   

18.
笔者大体上按照时代先后介绍包括600~700万年前的原初人和撒海尔人的最早期的人类、地猿、南方古猿、扁脸肯尼亚人、能人、鲁道夫人、格鲁吉亚的化石人、东南亚的直立人、魁人和弗洛勒斯人、欧洲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非洲的匠人、罗德西亚人。接着介绍中国的直立人(俗称猿人)的主要特征,并对中国其他人类化石作了简略的介绍。其后用具体资料说明人类进化早期身材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停止于大约180万年,人类的脑量则一直存在着增大的趋势,后期增速更快。笔者还简单叙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最后介绍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特别是从人类化石的形态,古文化遗物,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现代人起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现今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包括人类, 都是从鱼类的一个小分支——肉鳍鱼类中沿袭进化而来的。鱼类的这个分支于大约在3.65亿年以前从水中爬上了陆地,继续进化, 形成了今天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然而,这种结论往往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的,缺乏一些直接的化石证据的支持。最近,美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批生活在距今3.75亿年前的有足鱼类的化石,这些化石将解开鱼类上岸行走变成有足类动物的种种谜团。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人类直系祖先离开非洲大陆的时间比之前推测的更早,大约10万年前就曾到达现今中国境内和东南亚地区。"——埃里克·特林考斯我们一直认为,智人在非洲进化形成于20万年前,并一直在非洲大陆生活,直到6万年前,他们穿过中东地区,向全球各地扩散,但所有这些人类的分支都走向了灭绝。也就是说,人类直系祖先仅在非洲大陆进行了进化发展。但最近,我们在中国贵州的一个洞穴内发现了一块颚骨和两颗臼齿化石,颚骨化石的年代要追溯到10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