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简要介绍独立成分分析(ICA)及其模型,然后在极大似然估计的框架下,基于两类参数模型--Gaussian混合密度模型和Pearson系统模型,研究了具有对称分布(包括超高斯分布与亚高斯分布)和非对称分布源混合信号的盲分离问题,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灵活评价函数的ICA新算法,该算法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对源信号概率分布的真正全“盲”。与原有的ICA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广泛应用范围。模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混合交通运量分布与均衡配流组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量分布与交通分配是交通规划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但现有模型在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城市混合交通的特点 ,借助于 share需求模型 ,建立了混合交通运量分布与平衡分配的极值模型 ,并利用最优化原理证明了模型的最优解等价于 Wardrop的用户平衡原则且最优解是唯一的。最后利用方向搜索法得到该模型的算法  相似文献   

3.
离散时间动态随机交通分配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离散时间的动态随机交通分配模型。该模型以离散时间形式提供在一天或高峰期间内路网交通流的变化。模型中路段交通条件假设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由流,一部分为排队车流。模型中考虑了先入先出的原则和路段拥挤效应。运输需求调整采用马尔克夫动态模型。当每个出行者不能再通过改变出行选择而增加其效应时达到动态随机用户平衡。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多射频多信道Ad Hoc网络容量,降低网络间无线干扰,提出从跨层优化综合考虑信道与功率联合分配问题,将信道与功率分配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针对模型设计两阶段子问题求解迭代算法。算法在第一阶段采用启发式算法分配信道,在第二阶段采用分布式算法进行功率分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信道与功率联合分配相对于固定信道下功率分配具有更好的效果,联合优化两阶段迭代算法可有效提高网络整体效用,同时降低节点间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5.
基于认知风险价值的行为证券组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利用价值函数描述了投资者的认知风险;以Copula联结函数、混合分布和Jacob矩阵,建立了多心理账户条件下证券组合决策的联合概率分布和关联结构;在Shefrin和Statman行为证券组合理论体系下,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风险价值的行为证券组合模型;算法释例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行为证券组合理论,该模型更为逼近证券组合决策的实际情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路网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交通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蚂蚁算法(ant algorithm)的寻优策略处理弹性需求下混合交通UE(user equilibrium)配流问题.同时,根据蚂蚁算法的思想以伪代码形式设计了求解弹性需求下混合交通UE配流模型最优解的程序流程,并应用于一个实例.算例表明,蚂蚁寻优策略在寻优的可靠性和计算效率方面优于传统的寻优算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紧急情况下的人车混合疏散问题, 以人车混合疏散的总时间最短、混合道路利用程度最高为目标,建立了一种人车混合疏散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针对该模型设计了多目标蚁群优化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并应用于大型体育场及其周边路网集成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实验, 分析了不同人车混合比例下的疏散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及算法对人车混合交通流疏散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当行人所占比例为 50%-80% 时,人车混合疏散效果在两个目标上较优.该模型和算法有助于为大型公共场所人车混合安全疏散预案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武器目标分配(WTA)方法中将目标视为彼此相互独立实体的不足,提出一种联合目标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攻击方攻击意图及其对目标内在关系的理解。将贝叶斯优化算法(BOA)引入到协同攻击优化领域中。在目标分配的基础上定义一种武器-目标映射原则,通过该原则实现了无人作战飞机(UCAV)编队对联合目标的协同攻击。仿真结果表明了联合目标模型和武器-目标映射原则的合理性,通过与遗传算法(SGA)结果的比较说明了引入贝叶斯优化算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无源时差定位系统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交互式多模型(IMM)算法应用到具有隐蔽性的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找到了一种适合于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跟踪机动飞行目标的混合模型即常速度(CV)模型与Singer模型组成的混合CV Singer模型。在各种现有算法中,基于该混合模型的交互多模型算法可获得较好的定位跟踪效果。另外,将该混合系统与CV CA模型组成的混合系统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该混合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多神经网络混合模型的学习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雷  陈宗海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2):2680-2682,2686
针对混合智能模型的多神经网络结构特征,提出一种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算法。该算法在起始阶段利用混沌优化算法寻找初始点,随后采用BFS法完成参数寻优过程。对处于扰动状态下的预分馏塔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一类多神经网络模型的在线参数辩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混合车流下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花伟  林柏梁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6):1431-1433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上的车流主要是混合车流,而一般的交通流理论都是以小车流为对象进行研究和建模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可以比较好地模拟交通流,新建立的混合车流下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除不同车型的车速上限不同外,而且车辆运行中所占元胞格点数也不同。通过计算机对新模型进行模拟,发现纯小车流、将大车按线形换算成小车流与混合车流的车流运行状态不尽相同,而且在车速方面差别更大。只要在车流中存在大车,整个车流的速度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车流密度较低时,车型比例对车速的影响又不是很明显,但平均速度低于大车的最大速度。另外,本模型为进一步更好地描述混合车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设计RTPDSS的部分内容,包括其功能、结构和自学习方式.提出了在实现RTPDSS过程中构造的阶跃阻抗方式划分模型以及改进的容量限制配流算法和比例配流算法.  相似文献   

13.
黄强  梁小凤  朱映映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7):4049-4054
为能对汽车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实地测试,从而设计开发了基于英国典型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模型。该模型提供了对英国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模拟、路面状况模拟、交通规则模拟及路面用户的微观行为模拟。驾驶员模型包括道路汽车跟随模拟和汽车超车模拟。通过对本交通模型微观参数的优化,使所开发的交通模型能与实地测试数据相符合,从而能更真实地仿真实际高速公路的环境。基于该模型所开发出的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能为汽车控制系统的测试与评估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考虑公交车辆影响的城市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钱勇生  汪海龙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4):3358-3360
城市道路上的车流主要是公交车和小汽车混合流,而一般交通流理论都是以小汽车流为对象进行研究和建模。在对现有经典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公交车辆影响的多速混合车辆双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重新标定了元胞长度、运行车速、随机慢化机制,引入了公交车辆,设定了公交车停靠站、改进了车辆变换车道规则,小汽车与公交车不仅最大速度不同,而且车辆运行中占用元胞点数也不同。通过计算机对新模型进行模拟,再现了传统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纯小车流与考虑公交车流相比阻塞项更为明显和规律,只要在车流中存在公交车,整个车流的流量和速度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为进一步更好地描述城市混合交通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交通瓶颈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中,假定在交通均衡状态下司机不可以通过改变出发时间和行驶路径而降低出行费用.经典的Vickrey模型作为一种基于交通瓶颈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假设出行者选择不同的时间上班(下班)所面对的出行费用(含旅行时间和延误惩罚)相等.针对在Vickrey模型中,长期以来人们均假设瓶颈的通行能力是不变的,即从瓶颈离开的累计车辆数为直线,将对Vickrey模型的这一缺陷做出改进,建立瓶颈通行能力随时间变化时的交通均衡模型和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6.
Train traffic rescheduling is a complicated and large-scaled combinatorial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railway system and from the point of practical u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rule-based train traffic reschedule interactive simulator. It can be used as a powerful training tool to train the dispatcher and to carry out experimental analysis. The production rules are used as the basic for describing the processes to be simul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ule, users can easily upgrade the simulator by adding their own rules.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模型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发  宣慧玉 《系统工程》2004,22(12):77-81
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模型进行综述,将其分为单车道模型、多车道模型和城市交通模型三类。NaSch模型是最重要的单车道模型,经过改进能够再现许多重要的交通流特性。换道是多车道模型的核心。围绕着动机产生和安全要求提出了多种换道规则,最近的模型能够再现密度反转等异常现象。城市交通模型从系统角度研究了网络交通流的相变规律,近期出现了网络模型与多车道模型相结合的趋势。以TRANSIMS为代表的微观仿真平台在大规模路网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然而CA交通模型在方法论上存在不足。一些实证规律未能再现,其实际应用也较少。  相似文献   

18.
杨小宝  张宁 《系统工程》2006,24(3):25-28
从分析拥挤状况的交通行为特性出发,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在跟车子模型加入了随机扰动项,换道子模型的可行性检测中加入了前后间距不足时司机的减速行为。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拥挤流下的交通行为,更适合于拥挤状况的交通微观仿真。  相似文献   

19.
Capacity of Multi- vehicle- types Mixed Traffic Flo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Fig.1 Different traffic streams on2× 2cross intersectionThree capacity terms have been used inthis paper:potential capacity,modelcapacity and field capacity.Potentialcapacity is defined as the capacity of non-priority traffic stream in relation toconflicting traffic move-ment[1 ] ,and it isthe capacity of a theoretical model basedon two conflicting traffic movements.Fig.1 shows the different traffic streamson a cross intersection of 2× 2 type.Model capacity is the capacity p…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交通仿真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交通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世纪以来新一代交通仿真技术的主要特点。然后,比较分析了当前主流交通仿真模型的特性,并对交通仿真应用程序接口、硬件在环和软件在环交通仿真、在线交通仿真等面向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高级仿真技术进行了深入解析。最后,根据我国交通仿真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在符合我国交通特性的基础仿真模型研究、交通仿真系统的开发模式、在线仿真技术的开发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traffic simul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was briefly reviewed firstly,and some major featur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traffic simulation technology since 21st century were summarized then. Afterwards,the simulation model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prevailing traffic simulation models were comparably analyzed,and several advanced traffic simulation techniques for ITS applications were expatiated,including traffic simulation API,hardware-in-the-loop traffic simulation,software-in-the-loop traffic simulation,online traffic simulation. Finally,based on the state-of-the-practice of traffic simulation in China,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on fundamental simulation modeling fitting for Chines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modes of traffic simulation system,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of online traffic simulation,e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