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全球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地球上化石能源(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储存量快速减少,在有限时期内将会用尽[1].  相似文献   

2.
有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可以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 地球上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无论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还是水、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都与太阳有关.化石能源带来大气污染且很快将耗尽,风、光和水能并不稳定,实际发电量占比仪为23.6%.在大规模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前,仪依靠可再生能源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供给也不现实.  相似文献   

3.
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在内的石化资源的广泛开采和利用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空前深重的环境危机。人类正在不知不觉中迈进了后化石时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探讨人类将如何应对后化石时代所要面临的能源和材料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4.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仅仅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将地球上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了超过三分之一,而目前消耗的速度还在加快。如果按现在的消耗速度估算,人类再用数十年就会耗尽地球用了数十亿年才形成的化石能源。更为严重的是,人类在使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效率低下,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科学地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中国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它更清晰了"能源革命"的阶段目标,也要求我们为低碳能源转型做出更为扎实、积极的努力. 能源转型是人类文明形态不断进步的历史必然.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是典型的能源革命.但200多年来,工业文明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气候和可持续性问题.现代非化石能源的进步,正在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并在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贮藏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据报道,每年地球上由光合作用生成的植物体总量达2.2 ×1011吨,其中30%~40%是纤维素,内含巨大的能量,相当于6.1~8.0×1011吨石油,是取之不尽的生物资源和能源.如果将如此巨大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相当于地球上总能耗的10倍以上.因此,一旦开发出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方法,用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对于人类来说将会是巨大的福音.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6):13-13,15
目前,占世界能源供给90%的化石燃料储量在日益枯竭,化石燃料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效应,为解决能源紧缺和全球温暖化问题,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太阳能电池又是利用太阳能的有效途径,目前传统硅电池虽已进入实用化阶段,但还存在着制造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及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消耗能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面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现有常规能源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过渡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为清洁能源是依托高新技术的发展,开辟持久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并保护地球的洁净.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人类处于以石油、煤炭等为代表的化石燃料为主的"碳氢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三种:原油、天然气和煤炭.据统计,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地球上这三种能源能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了.  相似文献   

11.
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就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最主要的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变暖.随着碳排放总量逐年增长,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碳中和"概念继而被提出. 碳中和指净碳足迹为零,即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由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比重最高、温室效应最显著,因此二氧化碳减排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大洋底部资源:人类未来的重要资源接替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1 7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49%,是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潜在战略资源基地.这一广阔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是21世纪重要的陆地可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13.
古生物化石是鉴定和对比地层、了解地球历史的重要根据,是研究动物与人类起源、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珍贵材料,也是人们  相似文献   

14.
化石能源渐趋枯竭、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严酷事实.为应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甜高粱生产乙醇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对调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增强粮食...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高效能源,被称为21世纪的新能源,是一种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的战略替代能源。据估计,全球水合物所含有机碳总量可能是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含量的2倍,是一种巨大的潜在能源库。目前已成为各国研究与开发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5):F0002-F0002
进入21世纪,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日渐枯竭带来的对发展的挑战以及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带来的对生存环境的压力,人类亟需寻求化石资源的替代资源。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可能是必然的选择,与其它可再生能源相比,它不仅可以提供部分替代能源,还可以提供人类对化工材料和化工产品的需求,而且有望减轻氮、磷、硫等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对生存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偏远小城,因为特殊的地质构造,足够丰富的化石样本和地质分层得以保留,人们得以一窥恐龙灭绝后、人类诞生前的地球样貌。地球历经数十亿年的演化,见证了海陆沉浮、气候变迁以及一代代生物的兴衰起伏。现代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对于地球来说只是短短一瞬。面对古老的地球,现代科学家前赴后继,潜心研究,力图勾勒演化全貌,为人类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化石能源制氢最普遍采用的是天然气或汽油蒸汽转化法.为了解决化石能源短缺问题,主要对制氢原料、催化剂、工艺等3方面进行改进,以处理高硫石油焦和沥青等劣质原料的非催化部分氧化POX制氢工艺结合电汽联合循环工艺(IGCC)是发电、供热和制氢3者结合的优化工艺路线.采用等离子体法烃类化石能源分解成氢气和炭黑的工艺路线制氢,是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1,(10):40-43
欧洲是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有力倡导者,在能源转型上走在全球前列. 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的《欧洲绿色协议》明确指出,要在2050年前建成全球首个"气候中和"的大洲. 丹麦和瑞典更是放出豪言,要在一代人之内实现无化石能源社会.欧洲社会为何能够对能源转型达成如此广泛的社会共识?他们又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从小生活在海边的孩子,喜欢做的事情一定有在海滩上寻找被冲上岸的"宝藏":海洋生物化石等各种各样令人惊奇的东西,但不幸的是,也发现了许多垃圾,从塑料袋到易拉罐…… 地球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球.然而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人类正在肆意地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并且变本加厉:堆满垃圾的海滩,被石油残害的海鸟,鲜血淋漓的捕鲸,不计其数的美洲豹皮,堆积如山的象牙制品……人类现在制造的垃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我们的星球正在遭受苦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