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8月25日,安徽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领导小组会议、申报和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联席会议在合肥举行。会上,省长李锦斌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共同签署《安徽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全面创新合作协议》,这标志安徽省与中科院的全面合作进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省长李锦斌在讲话中指出,省院协作创新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省院双方发展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2.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科技厅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六稳""六保",研究谋划工作举措,推进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一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实验室创建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1  相似文献   

3.
3月12日下午,安徽省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科技合作座谈会,就深化省院科技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工作进行会商.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针对安徽省提出的要求明确表示:全力支持主办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支持中科院系统各个研究单元(研究所),依托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研究院这个载体,更多地了解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支持安徽省建立院士工作办公室等.通过省院双方共同努力.带动省院新一轮合作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正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合肥院")是清华大学的外派研究院,由清华大学与安徽省、合肥市共建,于2013年12月开始建设,2016年1月正式运行。清华合肥院秉承清华大学"顶天立地"的科研指导思想,瞄准国际公共安全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和安徽省、合肥市的政策、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公共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基地。清华合肥院现有科研和技术创新人员800多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托单位、安徽省科研  相似文献   

5.
<正>7月10日,省委书记李锦斌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意见》。会议指出,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下好创新"先手棋"的具体行动,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关键举措,是高标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安徽科技实力和对外影响力的重大任务,是安徽科技创新方面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省是国内量子科研的重镇,近年来先后牵头实施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等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项目。在此基础上,安徽省政府提出进一步夯实量子信息科研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推动量子科技领域创新突破,着力打造承载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创新平台,积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安徽合肥是目前国家批准建设的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以及认知智  相似文献   

7.
科技在线     
中国科技大学在合肥建成世界上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本刊讯8月29日,中国科学院城域网络量子通信技术成果展示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举行。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合肥构建了全球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络,实现了全功能运行。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在展示会上说,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在城域量子网络关键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产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8.
程振革 《安徽科技》2016,(12):21-22
正2016年,合肥市坚持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推进政策体制创新、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等工作,迅速行动、狠抓落实。2016年4月29日全市召开科技创新大会,5月出台了2016年自主创新工作要点,6月起持续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工信部电子5所等对接合作,同时不断完善《合肥综合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资讯     
正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设立量子信息技术项目领域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启动2021年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工作。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先导,首次在技术攻关项目中新增设立"量子信息技术"领域,重点支持量子科技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导量子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解决量子信息技术成果应用、转化和产业化中的核心难题。  相似文献   

10.
13日,浙江省与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俄罗斯应用化学科学中心等知名院校举行集体签约仪式,将合作共建38家科技创新载体,涉及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领域.这是继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高层次科研机构落户浙江之后,该省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合肥院")是安徽省政府与清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精神的具体落实,由清华大学与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共建的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清华合肥院于2013年12月开始建设,2016年1月8日正式运行。清华合肥院秉承清华大学"顶天立地"的科研指导思想,瞄准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21,(7):54-55
四月 2日 本源量子与晶合集成共建量子计算芯片联合实验室.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量子计算芯片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合肥举行.本源量子、晶合集成分别是量子计算、驱动芯片代工领域的龙头企业,双方合作是充分发挥量子计算和晶圆制造技术优势、共建创新联合体的一次探索,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构建提供了新路径.双方共建安徽省首个量子计算芯片领域联合实验室,将在极低温集成电路领域进行工艺合作开发以及工程流片验证,实现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全链条开发.联合实验室建设,将对量子计算芯片集成化发展、填补国内制造空白、加快应用落地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安徽省科技体制改革的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1.构建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安徽省建成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加速推进。截至2021年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进各类人才2299人,形成“3+4+N”大科学装置集群,  相似文献   

14.
<正>永不泄密的量子电话,瞬间转移的信息传递,速度超快的量子计算机……量子世界的神奇,一般人并不了解,但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迈入——2014年11月2日至6日,2014量子通信、测量和计算国际学术大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中、美、德等28个国家400余位国际顶尖量子科技专家共聚合肥,交流研讨量子信息技术最新进展和未  相似文献   

15.
全省贯彻落实科技大会精神的主要成效 安徽省科技大会以来,全省上下迅速行动,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大力推进"创新推动"战略的实施,自主创新成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和特色,科技工作正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技》2007,(5):6-6
5月31日下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十五”国家攻关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成果——生物表面活性剂、选择性水处理剂、氮肥控失剂和控失复合肥生产技术转让协议签字仪式在合肥举行。安徽省副省长田维谦、合肥市市长吴存荣等省市领导和中科院专家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1日上午,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方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动能,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性突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强劲动力,为建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5日上午,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省委书记张宝顺为重大科技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和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学军发表讲话。王学军省长指出,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全省上下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上核心位置,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省份试点省建设。副省长陈树隆主持会议并宣读省政府关于201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9.
12月10日,2020皖科情长三角创新论坛暨"创新策源和'十四五'科技发展"主题论坛在合肥举办.论坛由安徽省科技厅主办,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承办.厅党组书记蒋曦出席论坛并致辞,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夏辑主持论坛.省科技厅相关处室、各市科技管理部门、省科技情报学会、省科技厅有关直属单位、部分省(市)情报院所特邀嘉宾,以及省科技情报所职工代表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20.
正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徽省教育厅、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科技部、教育部1999年12月批准的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单位之一,2001年5月批准的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属"多校一园"模式,主要依托省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通过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吸引高校师生和海归人才入园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