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大河东水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的小型水库,经多年运行后坝基局部出现严重渗漏现象,水库最大日漏水量3000m3;采用帷幕灌浆加固后取得明显的堵漏效果,渗漏量减少约85%。本文分析了渗漏原因和灌浆效果,并介绍了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黔西县干河沟水库是小(一)型水库,自竣工以来未发挥正常效益。笔者从实践出发,对干河沟水库坝体、坝肩、坝基渗漏及库尾消洞渗漏、坝前冲刷坑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方案,以期对类似水库除险加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石蕊线 《科技信息》2014,(12):112+138
水库渗漏问题直接威胁水库枢纽工程的安全,并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因此在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对水库防渗设计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合阳县五八水库右坝肩渗漏现象及其渗漏原因,通过防渗方案比较,合理选用防渗处理措施,以彻底解决该水库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4.
沾益县渔洞水库座落于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发育,渗漏严重。通过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查明大坝坝基及坝肩存在渗漏问题。采用帷幕灌浆方式处理坝基及绕坝渗漏,防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探讨四川红层区某水库坝址岩体渗透特性及其造成的渗漏问题,为水库安全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现场勘察成果,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水库坝址渗漏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该水库位于红层区丘陵峡谷之中,坝址区覆盖层与基岩均属透水岩体,坝基及坝肩存在渗漏与绕坝渗漏问题。该水库坝址总渗漏量约为5.60×10~4 m~3/a,占所在河流多年平均流量的3%以下。2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在均质介质中能较好预测水库渗漏量。该水库坝址存在轻微渗漏情况,经计算分析地下水渗流对坝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山西省天镇县孤峰山水库防洪标准低、下游坝坡抗滑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坝基渗漏等问题,分析了水库病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马龙县自1984年首次引入土坝劈裂灌浆技术进行水库渗漏处理以来,先后为该县王家庄镇永发水库,马呜乡小古坝水库、稗子冲水库,沿口水库,新田水库等病险水库进行了防漏处理,涉及砂砾石坝、疏松均质坝、粘土窄心墙土等不同土质构造的坝肩及坝基的渗漏处理,均获得了成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这一技术在实践运用中的一些经验整理如文,以期能够为中小水库的渗漏问题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建云南省沾益县水洞山小(一)型水库,坝基和库区左岸总渗漏量157.87万m3/a。针对不良地质情况,采取帷幕灌浆、坝基的开挖与清理,软弱夹层处理3种防渗技术处理措施。强化帷幕灌浆试验和帷幕灌浆特殊情况的处理,完成帷幕灌浆轴线总长1387.0m。通过防渗处理后,总渗漏量0.5645万m3/a,提高了坝基抗渗能力和整体强度,保证了水洞山水库成功兴建,为同类型地区水库防渗处理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黄壁庄大型水库系全国重点病险库之一,其安危直接牵动着下游几十个市县的安全,关系重大。本文分析了黄壁庄水库库区地震加频、坝基渗漏严重及防洪标准偏低等三大隐患,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及领导同志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刘甲斌  徐书英 《科技信息》2011,(18):340-340,343
本文阐述了庄口水库左坝肩、坝基岩性为角闪石片岩,弱透水,清基时质量较差,导致背水坡坡脚出现渗漏现象,坝基岩石透水率1.6~3.61lu,存在接触性渗漏问题,地质条件较差。大坝的防渗控制是工程成败的关键,特别是防渗帷幕灌浆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大坝是否能正常蓄水,电站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混凝土坝产生渗漏(包括坝体渗漏、坝基渗漏、绕坝渗漏)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部位的渗漏,提出了相应的修补措施.  相似文献   

12.
龙羊峡大坝同位素示踪方法探测渗流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出同位素及天然示踪方法探测大坝渗流场的基本原理与试验方法,通过夏季与冬委两次不同水位条件下对龙羊峡大坝进行的同位素综合示踪探测,已初步查清了南北大山水沟水蓄水池的渗流及工业用水补给是造成左岸地下水位偏高的主要原因;综合示踪试验发现顺河断层F57存在罗为严重的河水渗,该渗漏造成左岸地下水位的壅高,阻碍了左岸边坡水的排泄;G4劈理带的渗漏不是引起左岸地下水位偏高的主要原因;跨河断层F18,F71,  相似文献   

13.
榆林市李家梁水库砂坝自工程蓄水以来存在严重的渗漏安全隐患,为保障工程安全运行,通过水库历史资料数据分析和二维有限元渗流场计算,对该水库砂坝渗流安全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条件下大坝坝体防渗系统虽然满足运行要求,但左岸地下水位高,绕渗情况较严重。大坝左坝肩及坝基多个深度范围内存在中砂夹层以及水坠砂坝施工充填过程中导致坝体颗粒分布不均是造成坝后渗漏的主要原因。根据有限元渗流场计算结果,获得不同部位最大渗透坡降,各计算工况下排水渠底部渗透坡降在0.189~0.241,大于坝基土允许渗透坡降0.125,在库水位升高后,将使下游挟砂渗漏加剧,导致坝体破坏。因此,大坝除险加固需根据计算结果延长渗径,降低下游渗透坡降,保障大坝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汾河二库拦河大坝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88m。坝基在上覆26m-28m厚砂卵石层被挖除后,通过探井、岩芯钻孔取样及超声波测试发现坝基下伏缓倾薄弱层,这将降低大坝的抗滑稳定性。为此,对坝基采取加设齿槽等工程措施,经过对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进行的核算和评价,认为大坝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研究拟流场基本特征和流场法探测原理,完善流场法探测堤坝渗漏入口技术,从建立拟流场数学模型入手,通过对有渗漏典型堤坝工程拟流场进行有限元法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拟流场电位、电场强度及电流密度等主要物理量分布的基本特征。拟流场中电极附近电位、电流密度及电场强度呈尖峰状密集分布,其他区域数据幅值很小,且均匀分布;渗漏通道入口将引起堤坝前局部水域拟流场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数值异常突变。模拟结果表明流场法可以探测出渗漏通道入口,探测设备需要具有较小分度值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土石坝填筑材料长期在水动力作用下易产生异常渗流现象,对病险山塘实施地质勘察是防渗方案优化设计的前提。鉴于对大坝渗漏病害的分布及诱因不明,钻孔的布置只能依据规范而定,却忽视了查漏的初衷,提出一种综合性、分阶段的大坝勘察技术。以胜岭脚山塘渗漏探测为例,利用电阻率探测技术圈定大坝病患的主要部位,并对渗流薄弱区进行钻孔注压水试验,进一步结合钻孔电视成像技术对孔壁大坝填筑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阻率成像技术可准确查明病害区的分布,孔内成像可直观反映钻孔岩土体的原状赋存特征,综合检测技术可有效解决大坝渗漏病症不清的难题,为除险加固勘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利用红外热像技术探测土石坝集中渗漏隐患的可行性,在实验室内制作均质土石坝集中渗漏模型。采用热红外灯作为热激励模拟太阳光照,利用M7500型红外热像仪测量模型表面的温度场。实验结果显示,在热激励下,模型表面温度升高;但是土石坝模型表面集中渗漏区域的温度比正常区域要低。实验中采用了不同的水头,随着水头的提高,温度场的异常变得更明显。利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进行土石坝集中渗漏的渗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集中渗漏区的坡面温度比正常区域要低,水头提高时,这种温度场的异常也更明显。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渗漏区的流速比正常区域要大,这可能是温度场出现异常的原因,红外热像技术通过检测表面温度场的异常来探测土石坝集中渗漏隐患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质测绘、地质钻探、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和水文地质试验的综合勘察技术对北京天开水库渗漏进行了分析评价。查明了古河道位置及空间特征、坝基基底地层结构特征、库区基岩的溶蚀裂隙发育程度及构造带产状、库区集中渗漏点和渗漏区。综合分析认为:库区内现代河道及附近覆盖层受蓄水后的潜蚀破坏,形成了一定漏水通道;副坝古河道内分布的卵砾石层也形成了水库渗漏通道;库区基岩层的渗漏区和集中渗漏点为水库渗漏的主要通道,呈北西—南东向贯穿整个库区并向库外延伸,其他小部分的渗漏可能是库水经岩溶裂隙向库区更深部的渗漏。研究成果可以为天开水库后续防渗工作和工程建设服务,同时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为其他水库勘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也为综合技术在岩溶地区勘察的广泛应用起到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工示踪试验是目前用于测定大坝渗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瞬时投源测定渗漏量的基础上,建立了连续投源情况下的渗漏量计算模型,推导了相应的渗漏量计算公式.并结合现场试验,验证了模型和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铺盖条件下希德拉顿颗粒的防渗效果,堆建了3座内含不同渗漏隐患的土石坝模型.将不同铺盖厚度和不同铺盖面积的希德拉顿颗粒铺盖在坝面渗漏处,并统计渗漏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铺盖希德拉顿颗粒后,3种渗漏模型的渗漏流量都随时间呈指数规律下降,接触带渗漏模型的渗漏流量下降速率最大,库底渗漏模型的渗漏流量下降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