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企业是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总称,我国将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我国实施改革方案的试验场,对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我国解决就业的主渠道,对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和转移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起着有力的保障作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好高鹜远,缺乏创新,不重视人才,融资困难等问题。为此,国家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给予积极支持,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和创新,增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创办、经营、增长、成熟阶段都需要资金支持,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已成为束缚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企业、银行、社会信用、资本市场四个视角剖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结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提出要通过实行高利率借贷、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化、改善公共政策及社会信用环境、发展资本市场等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带动了GDP的部分增长,还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就业问题,增加了社会福利。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融资难依然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商业银行应当不断更新观念,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创新产品,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和解决融资困难的总体思路,并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了如何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开展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试从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出发,从金融的角度分析融资困境的原因,指出我们要大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完善银行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完备发达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效果和民营银行的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现象。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现状,从企业自身、当前金融体系与政府3个方面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不畅的问题特别突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经营透明度比较低,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运行基础不完善。一方面应实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另一方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万洁 《科技信息》2011,(8):51-51
改革开放至今,中小企业经过长足的发展,己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政府、企业和研究学者所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首先论述江西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然后从民营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江西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与金融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广受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不仅仅体现在GDP上的贡献。它是我们国家微观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宏观经济调控成败的试金石。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且活跃的力量,对经济发展起着战略性的作用,然而,"融资难"却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于海鸣 《科技信息》2008,(35):188-189
中小企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此我国政府一直着力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本文就针对目前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进行简单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深化改革、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仍然很多,尤为突出的是融资困难,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曹坤  龙心馨 《科技资讯》2010,(28):139-140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融资难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隘,融资结构存在许多缺陷。融资难的背后既有普遍意义上的原因又有制度上的根本性原因,既有中小企业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原因。破解融资难问题需要创新金融机制和体制,需要加快制度调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出发来综合考虑中小企业的发展。外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会慢慢得到缓解,中小企业也会取得长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丁杰 《科技信息》2009,(24):I0364-I0365
本文是一项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综合性研究,从现状、原因与对策三个视角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进行了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是支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国家税收、吸纳就业人口、活跃市场经济、方便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为60%和4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却并不乐观,其中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极大地抑制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找出融资困难的原因,解决融资难问题,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瑞 《山西科技》2010,25(2):10-11,13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举足轻重的生力军,是我国最具有活力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企业自身、金融体系、资本市场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提出多方面、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助推器,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是促进一国出口的重要力量,更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的先锋。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理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融资困难,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和造成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政府和企业自身在解决融资问题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滕文君  于鸿 《科技信息》2009,(15):351-351,363
中小企业是潍坊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金紧张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潍坊市实体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融资备受关注,政府、银行、企业极力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在潍坊市范围内随机抽取26家中小企业开展了融资情况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7.
赵楠 《科技信息》2009,(8):35-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融资难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而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这既有中小企业的自身原因,又和中小企业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由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相互协调,积极配合,从而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的关键因素。它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在解决就业和稳定社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财务制度不健全是造成瓶颈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从财务方面去细致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鼻据出了一蛙璋议和解决方毒.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小型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中,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金融机构、国家政策及传统经济体制方面的影响.我国应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和融资能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强化政府职能,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来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战略性作用。经济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然而,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来看,各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都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问题,突出的是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等,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突出。我国新《公司法》的颁布为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资、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使得中小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更加宽松。因此,通过法律层面解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已成为透视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