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两个小组前些时候宣布绘出鸡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和遗传差异图谱,这两项成果在禽流感防治、改善家禽和人类健康等领域都将有应用价值。其中鸡遗传差异图谱的绘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负责。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一份新闻公告中说,在该所资助下,美国华盛顿大学威尔逊博士领导的一个小组经过一年工作,已首次成功测绘并组装出鸡的基因组序列草图。这也是迄今完成的首幅禽鸟类物种的基因组序列草图。科学家们选择了家鸡的远祖———红原鸡为测绘对象,绘出的草图中约包含10亿个碱基对。科学家们已将鸡基因组序…  相似文献   

2.
由英国桑格实验室领导的人类X染色体测序工作已基本完成,研究人员在前些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公布了该染色体基因草图。  相似文献   

3.
以基因组测序为先导的农牧渔业系统基因组学研究是一项需要国际间进行协同攻关和紧密合作的重大项目计划。这种以应用为目的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人类基因组和其他许多同人类健康相关的基因组以及一些模式生物基因组已经或即将被测序时,重要的农作物、牲畜、水产品基因组所受到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虽然我们正面对诸如政策制订、资金申请、地方发展重点、研究团体共识及技术革新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人们还是提出了许多有关大规模测序及其投资收益的倡议或计划。由于大规模测序即全基因组鸟枪法(Wh01e Genome Shotgun or WGS)所产生的序列草图能覆盖整个基因组95%至99%的区域,从基因组草图中识别的基因连带其他资源比如分子标记、大片段插入克隆和cDNA序列的知识,为农牧渔业和环境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大量的工具。一旦这项重大计划得以实施并取得成功,所有国家的分子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实验生物学家。无论富裕或贫穷,都将站在同一科学起点上,基础基因组学信息的又一次大爆发将使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们热切呼吁全世界的各个研究基金会,也呼吁各个国家和国际政府机构与组织共同支持这场伟大的项目计划。  相似文献   

4.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基因的“文字”,基因是生命的“语言”,生命的“剧本”用基因来编写。基因组学则是生命剧本的“导演”。DNA序列因此就成了舞台剧本。基因组学是一门大规模地、系统地研究物种全部基因和它们生物学意义和运动的学问。如今,我们正站在一个革命性的转折点上,也就是基因组学正处于生命科学的领导前沿。我们不该为此恐慌、怀疑甚或因而改变方向。获得一个物种的基本的基因组信息,比如基因的图谱及其在细胞中的产物,是我们了解该物种生物学意义的第一步。我们应该根据基础研究、经济效益和社会的需要来考虑测序日程上物种的先后次序。  相似文献   

5.
基因组研究表明,人类与黑猩猩和老鼠的基因序列98%以上是相同的,是否是这1%~2%的基因的差异,就决定了人与黑猩猩和老鼠在表现型方面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大量分析表明,由碱基(5个)→核酸[DNA→RNA(mRNA、rRNA、tRNA)]→氨基酸(22种)→蛋白质(数百千种)→染色体→基因组→性状,其遗传变异信息有逐级放大的过程。这是生物间基因序列虽然有98%甚至99%的相同,但表现型差异却较大的原因所在。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并不能说明基因功能相同,基因组研究的结果不能完全诠释基因功能表达的复杂过程。今后必将由序列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深入发展,必须从网络层次研究基因表达,才能揭示生命的奥妙。另外我们使用的各种基因组研究技术和软件还有待改进,才能真正反映生物基因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基因学(Genics)--未来的新兴学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遗传学的发展是从Heredity(以生物外部表现型为主的数量遗传研究)→Genetics(以生物体内染色体为主的细胞遗传研究)→Genics(以染色体上核酸为主的分子遗传研究),基因是研究的核心。在二十世纪,在理论方面,基因的结构、功能和概念不断扩展,由单基因→基因家庭→基因簇→同源框基因→基因组学,在应用方面,从基因工程→基因克 隆→转基因→基因沉默→基因流→转基因安全性的研究,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基因研究已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出现了后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功能蛋白组学,功能酶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计算机,药物基因组学,疾病基因组学,工业基因组学,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基因流,环境基因学等新的基因研究方向。基因产业和基因经济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新生点。基因学将在二十一世纪走向更加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27(3):F0002-F0002
作为药物发展的主要来源,天然产物在人类与各类疾病的斗争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运用分子遗传学的原理和技术,特异性地对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合理修饰来获得基因重组菌株,生物合成所需要的抗生素及其类似物(代谢工程,Metabolic Engineering);或者从基因水平对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行重组,建立结构复杂的天然产物类似物库,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家确定了基因测序的下一组目标生物,包括1种负鼠、4种真菌、3种蛔虫和1种甲虫。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这些生物的基因测序工作将于今年内在美国的5家研究中心展开,研究所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资助。此前,科学家已经绘制出了人类、小鼠、蜜蜂和果蝇等动物的基因图谱,目前正在对紫海胆、大鼠、黑猩猩和牛等进行测序。对比不同物种的基因组,有助于研究生物进化过程辨别基因并分析其功能,了解人类发育和疾病的机理。南美负鼠是一种灰色、短尾的小型哺乳动物,它将成为基因密码被破解的第一种有袋动物。研究人员选中负鼠是由于这种…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基因沉默研究新进展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Massey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确定出了一种蛋白质在血红蛋白基因沉默中的作用。这种蛋白将可能成为在分子水平上治疗遗传性血液疾病如镰刀细胞贫血症和β-地中海贫血症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靶标。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4月的PNAS(美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Massey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确定出了一种蛋白质在血红蛋白基因沉默中的作用。这种蛋白将可能成为在分子水平上治疗遗传性血液疾病如镰刀细胞贫血症和β-地中海贫血症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靶标。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4月的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蛋白质MBD2蛋白通过甲基化作用(DNA的一种化学修饰过程)介导胎儿gamma球蛋白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11.
德国和美国科学家日前联合进行了一项研究,成功地发现了发育基因“RAD51”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特性机理。科学家说,由于该基因与遗传行为及肿瘤形成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新成果有望为人类征服癌症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视频是一类重要的视觉媒体,也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面向视频数据的高效内容表达,以及自然便捷的用户浏览和搜索等交互操作,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视频内容的草图摘要及交互方法.首先提出了面向视频语义的草图化表征方式,利用草图抽象性和概括性等特点,提出语义草图概念,支持对视频内容的语义草图注释,同时提出了草图摘要的优化布局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草图摘要的草图交互技术,以及支持交互式视频浏览的自然手势操作,并进一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用于视频摘要的草图表征,以及草图交互中各认知单元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最后用户评估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草图摘要以及草图交互方式提高了获取视频主要内容方面的用户效率,减轻了用户的认知负荷.  相似文献   

13.
草图是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草图设计是设计师的脑、眼和手三者互动,设计思维和草图表达相互推进的过程;草图设计过程可以抽象为创意拐点图.为了对草图设计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创意拐点的计算机辅助草图设计技术.建立了基于草图行为识别的创意拐点规则推理模型,基于该模型来识别草图设计过程中的创意拐点,并通过对规则进行粗粒化来解决模型的过拟合问题.在此基础上,生成作为草图设计过程记录的创意拐点图,以记录创意过程,辅助设计师草图设计.最后构建了基于创意拐点的计算机辅助草图设计原型系统CASCP,并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创意拐点识别方法的有效性,给出应用CASCP完成的草图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4.
美国MathWorks公司近日发布了新版的Bioinformatics Toolbox for MATLAB(MATLAB生物信息学工具箱),新版“工具箱”将更好地帮助科学家从事药物、遗传工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马萨诸塞州高级细胞技术公司的研究人员前些时候宣布,他们首次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视网膜细胞,该技术有望用于治疗视网膜退化造成的失明。  相似文献   

16.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开发出一种新型鼠痘病毒,能杀死所有接种了普通鼠痘疫苗的老鼠。这一成果公布后在美国引发了有关生物技术研究与反恐之间关系的新争议。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圣路易斯大学布勒领导的小组在研究中为鼠痘病毒额外添加了一个基因,由此获得的新型病毒杀伤力远远大于普通鼠痘病毒。常规疫苗对它几乎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从人体解剖学开始,已经进入了细胞和分子病理生理学研究,特别是从基因水平上阐明人类遗传与疾病这一核心本质.  相似文献   

18.
家蚕基因组研究对蚕业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蚕业科学技术一直处于平台期,没有大的突破。影响产量、质量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蚕丝业整体生产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产业稳定和持续发展。但是,随着家蚕基因组的完成,将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源泉,将使我们掌握参与蚕茧产量和质量形成的相关功能基因,了解这些基因的作用方式和特征,比较全面、准确地认识家蚕生物特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调控机制,为提高蚕茧产量、改善蚕茧品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同时,家蚕作为模式昆虫,其基因组研究以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在农林科学与人类疾病研究等学科发展中意义重大,并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家蚕基因组研究,在蚕丝产业与模式生物的研究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前些日宣布,他们计划将新培育出的17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免费提供给同行使用。这是美国科学界挑战政府有关干细胞限制规定的最新尝试。梅尔顿等科学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络版上介绍说,这17个干细胞系是利用波士顿一家生育诊所提供的多余冷冻胚胎提取出来的,此项研究由私人资助。科学家们称,这些干细胞功能健全,生长良好,很容易操作,投入使用后有望对美国乃至全球干细胞研究起到促进作用。哈佛大学科学家的做法受到了干细胞研究人员的欢迎。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非赢利组织“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负责人表示,梅尔…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作物生物技术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1983年人类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马铃薯以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已培育成功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与此同时,农作物基因工程产业化的步伐在各国政府的大力参与下正在加快,预计在下个世纪初期将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为加强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开发,相继制订了一些利于其发展的新政策,如美国的"面向21世纪的生物技术",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官、产、学一体化推进21世纪的生物技术计划",都把农业生物技术列为优先发展领域.农作物基因工程由于应用体外重组DNA技术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相互转移,打破了物种之间基因交流的天然屏障,因此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开发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研究成果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深刻影响着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效益,并日益显示出其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等问题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