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63年的国际形势,对于全世界人民,是一个大好形势。在这一年里,社会主义阵营同帝国主义阵营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被压迫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垄断资本集团同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都有了进一步的、更加有利于全世界人民而不利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发展。在这一年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全世界人民的觉悟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为帝国主义服务的现代修正主义者进一步暴露出他们的丑恶面目。在这一年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继续蓬勃高涨;许多民族主义国家在独立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新老  相似文献   

2.
在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国际形势下,帝国主义阵营内部更加四分五裂,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集团为了争夺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斗争日益加剧,甚至在一向被视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这种矛盾和斗争也越来越尖锐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美帝国主义是当代最大的国际剥削者,它剥削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民。单是通过对外贸易,美国每年就从东南亚、拉美国家掠得巨额的财富。以垄断高价推销工业品东南亚、拉丁美洲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大都是单一经济作物的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它们被迫以高昂的垄断价格从帝国主义国家进口工业品,而以被压低了的价格输出农矿产品。在这种不等价贸易方面,美国的专横狠毒,比起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有过之,无不及。美国在拉丁美洲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在这些国家的进口总额中占40%左右。这样,美国就能以高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价格推销它的工业品。1963年上半年,西欧国家卖给拉丁美洲国家的汽车的价格,每辆平均一千三百六十二美元,而美国卖给拉丁美洲国家的汽车的价格却高达一千七百零八美元,平均高25.4%。  相似文献   

4.
美帝国主义一贯压迫和剥削拉丁美洲人民,破坏着它们国家的民族经济。不管美帝国主义披上什么伪装,拉丁美洲各国广泛阶层的人民都越来越看透美帝国主义政策的本质,越来越反对强加给他们的这种有害的经济关系。最近美国驻巴西大使同巴西驻美国大使之间就美国投资与“援助”的作用问题的争论,引起各方面的注意,不是偶然的。下面的两篇文章都摘译自美国《民族》周刊。作者安德鲁·根德尔·弗兰克是正在巴西的巴西利亚大学讲学的经济学教授。他在文章里阐述了他对美国同巴西以及一般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关系的看法,进行了揭露和分析。戴维·史密斯的文章则为美国垄断资本献策,妄想以“人民资本主义”使它们摆脱在拉丁美洲的四面楚歌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一六十年代的第一次美国大选已经结束,由大垄断资本集团在幕后牵线而由美国资产阶级两大党串演的政治戏,又走了一个“过场”。执政已经八年的共和党政府,因为在“选举”中失败而即将下台,垄断资本的另一个工具民主党的头子肯尼廸将在明年1月粉墨登场。在改选总统的同时,按照美国宪法规定,还改选了众议院的全部四百三十七名议员和参议院一百名议员中三分之一的议员。像共和党政府当政的后六年的情况一样,民主党仍然在众、参两院中控制多数。对于美国的总统选举,列宁早在四十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欺骗人民的本质说:“两个资产阶级政党利用它们之间的虚张声势的、毫无内容的决斗来欺骗人民,转移人民对切身利益的注意。”今年的美国总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政策     
美国石油王朝的巨擘、现任纽约州州长纳尔逊·阿·洛克菲勒在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目的和政策”。这篇文章发表在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之前,可以说是美帝国主义为什么蓄意破坏这个会议的自供。这个参预美帝国主义决策的垄断资本家,十分害怕四国政府首脑会议将会增强美国国内和它的“盟国”内部要求减轻军备负担的压力,因而露骨地强调美国必须坚持“实力政策”和“威慑力量”,增加军事开支,加紧扩军备战。他惟恐人们将“谈判技巧误认为目的”,要求人们“认清我们国家的目的”,“不得把外交礼貌的策略上的改进同认真进行政治解决(读作侵略)混为一谈”。在这里,这个帝国主义者又一次自己揭露了自己。为了欺骗美国人民,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也不得不假惺惺地说什么“和平是一项根本的国家目的”,但人们也马上就可以从这篇文章本身中看出,他所要求的“和平”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俯首听命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和平”,是听任美国垄断资本控制、剥削、压迫和奴役所有国家人民的“和平”。在东西方关系问题上,洛克菲勒一方面肆意诬蔑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原意同苏联保持贸易来往的国家进行威胁;另一方面,他直言不讳地狂妄地表示要从“实力”地位出发来强迫苏联接受美国的概念,谋求使资本主义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所谓“政治解决”。尽管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不得不承认美国已丧失了战略上的优势,但他是至死也不忘情于美国的业已破了产的“实力地位”政策的。他竭力鼓吹为了“安全”要加强报复力量:要加强基地、加强导弹生产、加强整个所谓“报复”系统;极力强调“民防”来制造战争歇斯底里;恐吓“盟国”要有不惜进行全面核战争的准备和决心,并在以核武器为报复力量基础的前提下,要有决心在有限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和扩大常规部队。洛克菲勒并且在“不能完全从本土出发来保护自由世界”的借口下,公然提出美国有权直接军事占领和干涉任何一个“盟国”。在毫不掩饰地要美国纳税人和美国“盟国”花更多的钱从事“防御”的情现下,洛克菲勒对裁军问题根本当做没有这回事。文章里重复了以防止突然袭击作借口而妄想进行“视察”的破了产的滥调。洛克菲勒在文章里还恬不知耻地把美国自封为“自由世界”、“落后国家”的“保护人”和“恩主”,要“自由世界”国家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都在军事上承担更多义务——出钱、出人、出基地;在经济上克制自己,保证美国贸易出超,保证美元不疲沓,保证美国资本输出的市场……从这篇文章里面可以看出这位美国垄断资本的头面人物,为了最大限度的利润,为了追求世界霸权,是如何阴险狡猾,如何顽固狂妄。洛克菲勒早从杜鲁门政府时期起,就在美国的“冷战”外交政策制订中起着作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洛克菲勒以垄断资本家的身份,更多地公开直接参与美国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中,他比较系统地道出了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野心与阴谋,说明了美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们掠夺和奴役世界的目的,始终顽固地坚持他们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帝国主义本性是至死不变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帝国主义对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感到万分恐惧.它不仅继续想通过物质力量——经济、技术“援助”,来拉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站到帝国主义阵营方面去;并想通过所谓“意识形态方面的力量”——打起“教育援助”和“教育交换”的幌子,来诱骗和收买这些国家的青年,瓦解他们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志,以供美帝国主义的奴役。下面摘译的、登载于7月10日“纽约时报杂志”题名为:“学生——亚洲的关键人物;新兴国家以及它们同美国的关系的未来,全凭于他”的文章,就是这种阴谋诡计的一个方面.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所谓“教育援助”、“教育交换”,不过是美国对外文化侵略的一部分。这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是指向各类国家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艾森豪威尔在今年初的国情咨文中叫哴所谓“扩大交往”,来腐蚀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妄想使这些国家蜕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亚、非、拉丁美洲国家及其他国家,赫脱最近在一次演说中也叫哴所谓美国的“国际交流计划”,鼓吹美国各色人物利用社会、商业、劳工、文化、教育、科学、体育种种名目,加紧向国外渗透,来扩大美国的影响。当选为美国下届总统的肯尼迪,也在他的竞选演说中,提出了对亚、非、拉丁美洲的经济和文化侵略计划,鼓吹吸收大量非洲学生。由此可见,所谓“文化外交”,已经成为美国整个外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负责国际教育和文化关系的国务卿特别助理塞尔曾强调:各国政府应该把它们的“国际视线扩展到传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范围以外”,这也就是说,美国统治集团要以国际文化活动来达到把美国生活方式加诸亚、非及拉丁美洲国家人民身上,从意识形态上来控制这些国家的人民,供美帝国主义的驱使,作美帝国主义者永矢不贰的奴隶.其实,美帝国主义者加强所谓“文化外交”,拉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青年,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从半殖民地国家地位翻身过来的中国人民早巳看透了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这样的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毛主席在“‘友谊’还是侵略?”一文中指出:“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世界各国人民的觉悟日益提高的今天,美国要继续从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来控制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各国的青年,是愈来愈困难了。今年日本、南朝鲜和士耳其人民,其中包括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大风暴,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样的大风暴今后必然还会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不断地更大地兴起。毛主席早已正确地指出:“帝国主义给自己准备了灭亡的条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自己国家内的人民大众的觉悟,就是这样的条件。”当然,美帝国主义通过了所谓“教育援助”、“教育交换”,可能会控制和迷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可是,“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其他都不能控制了,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学生、教员、教授、技师、工程师、医生、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公务人员,都造反了……。”今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知识分子,正在发生这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有好多知识分子起来造反了,各国青年学生日益成为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重要力量。但是,其中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揭穿美帝国主义在精神侵略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更加狡猾、更加具有欺骗性的活动,在今天说来,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查罗骑术是墨西哥特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一百多年前,当地牧人为生活所迫,练就了一手独特的骑牛术,以后逐淅演变为今天普及全国的查罗骑术。在墨西哥的古老歌词中有这么一句:“你要成为查罗骑手,才算是一个墨西哥人。”  相似文献   

9.
局势的动荡中美洲的“火山之国”——萨尔瓦多正处在激烈的动荡之中。萨尔瓦多面积21,393平方公里,人口4,524,000人(1978年)。境内多火山。它是中美洲面积最小、人口最密的国家,又是拉丁美洲的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命脉一直掌握在本国“十四个家族”和以美国为主的外国垄断资本手中。近十多年来,这“十四个家族”变成了“九十个家族”,它们占人口不到5%却占有全国90%的土地和国家的大部分财富;而广大劳动人民长期遭  相似文献   

10.
最近杜德在论英美矛盾时说:「美国为着对世界的扩张政策而大举进攻,这并不是这一个政治家或那一个政治家的问题,而是垄断资本主义法则的表现。美国垄断资本在扩张政策上的大举进攻,乃是向着整个的世界,基本上是向着社会主义的国家和人民获得解放的国家,但首先立即是向着英国现有的殖民帝国和西欧各国,这就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希特勒叫嚣着宣布他的运动是向着苏联和共产主义,而在那掩护之下进行他对英法及其殖民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民主运动的不断高涨。在一向被美国视为禁脔的拉丁美洲,这种情况也变得愈来愈加明显了。美国侵略集团曾企图利用今年三月的第十届泛美会议来加强对拉丁美洲日益增长的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民主运动的镇压,以便进一步奴役拉丁美洲人民。但是,事实的发展却出乎华尔街老闆的如意算盘之外。尽管美国强迫与会的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勉强通过了所谓「团结一致维护美洲国家政治完整抵抗国际共产主义干涉宣言」(「加拉加斯宣言」),但在政治上和道义上美国却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在许多重要问题上,若干拉丁美洲国家  相似文献   

12.
半月谈     
世界革命人民大胜利的一年 1964年就要过去了。这是世界革命人民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年。这一年,各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主要是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进行斗争的主要战场,仍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亚洲的民族民主革命更加深入。美帝国主义对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侵略和干涉,遭到了印度支那各国人民日益猛烈的反击。特  相似文献   

13.
无孔不入的美国垄断资本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一直是资本主义强国角逐的场所,那里的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外国海盗们的掠夺对象。拉丁美洲的铁砂蕴藏量约占资本主义世界总蕴藏量的21%,铜约占40%,石油约占18%。此外,拉丁美洲的糖、小麦、棉花、咖啡、可可、香蕉、羊毛、肉类等农产品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资本在拉丁美洲一直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美、德、法等国的资本只在个别拉丁美洲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达三十七亿美元,美国的投资还不到十七亿美元。由于美国帝国主义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便迅速扩张。1919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约为二十  相似文献   

14.
阿根廷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阿根廷是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国,面积约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人口有二千余万。它是世界上主要农牧业国家及其产品出口国之一,也是拉丁美洲工业最发达的一个国家。近几年来,阿根廷人民反对美国垄断资本的斗争,有了显著而迅速的高涨。今年2月,阿根廷举行总统选举的结果,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尽管阿根廷的选举制度是极不民主的,但是在阿根廷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力量的大力支持下,“不妥协激进公民联盟”的候选人弗朗(?)西仍然当选为总统。弗朗(?)西的党还取得国会参议院四十六席的全部、众议院一八七席的一三三席和全国二十二名省长的职位。这是阿根廷人民的一次伟大胜利,正如阿根廷共产党机关报“我们的话报”在评论这次选举时所说,人民激  相似文献   

15.
[说明]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继续执行疯抂的侵略和战爭政策以及它的阴謀颠复活动,进一步到处激起被压迫人民革命斗爭的怒潮。一年来世界各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爭不断地向前发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汹涌澎湃,势不可当。以工人阶级为首的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反对垄断资本、反对帝国主义战爭集团的斗爭,震动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北美和西欧。美帝国主义越来越陷于世界人民的重重包圍中。亚洲的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年来,即使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国家保卫国家主权、保卫民族经济的浪潮一天比一天高涨。把拉丁美洲视为“后院”的美帝国主义,感到万分惊慌,正在加紧对拉丁美洲国家采取各种侵略行动,图谋遏制这种浪潮。下面从美国报刊节译的三篇文章,表明了由于美国采取的种种阴谋策划,美帝国主义同拉丁美洲国家的矛盾更趋尖锐,美国约翰逊政府在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眼中越来越臭,越来越狼狈不堪。文章还透露了,美国政府将进一步对拉丁美洲国家施加经济压力和从事颠复活动。不久前发生的巴西反动军事政变就反映了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一个动向。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不结盟国家会议于10月5日至 10日在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首都开罗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各国首脑和代表的发言以及会议所通过的宣言表明, 绝大多数与会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保卫世界和平的正义立场。这次会议的积极成就,反映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不结盟国家广大人民团结反帝的共同愿望。主流压倒了逆流第二次不结盟国家会议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革命的古巴人民不仅在以武装起义、推翻亲美独裁政权、捍卫民族独立方面,而且在肃清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发展民族经济方面,都敢于向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展开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斗争,并赢得胜利,因而在拉丁美洲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大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美帝国主义六十年来的控制和奴役,造成古巴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它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古巴几乎只生产一种产品——糖;只有一个市场——美国。美国垄断资本控制了古巴的经济命脉。美国在古巴的全部投资达十二亿美元。这些资本操纵着糖业、炼油业、采  相似文献   

19.
在东风继续压倒西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和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法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已经处在全面瓦解之中了。“法兰西共同体”的十二个非洲成员国除了毛里塔尼亚外,其余的都已在今年先后获得独立。长期在帝国主义统治和压迫下的这些国家终于向着独立发展的道路前进。这是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新胜利。帝国主义总是不愿意放弃殖民统治的。这些非洲国家的获得独立,决不是由于法帝国主义的什么“恩赐”,而是非洲人民英勇不屈、长期奋斗的结果。法帝国主义迫于非洲人民的斗争,在步步退却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一侵略和控制介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的广大中間地带,鎮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推行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政策,这是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扩張的“全球战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肯尼迪政府,更把侵略和控制广大中間地带,作为它的所謂“总战略”的中心任务。这些地带的人口占資本主义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这里的丰富資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一向是帝国主义榨取巨大利潤的泉源,也是帝国主义維持其龐大的战爭机器和发动侵略战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