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声像信息化记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建设、整合、利用和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文献资源.利用现代声像信息技术,原生态、客观、形象、真实、及时、完整地记录和拯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建设和利用大理这块丰富而多元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为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淀厚实的声像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2.
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资料库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记忆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知识信息价值。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源丰富而多样,利用现代声像学影像技术记录、开发与利用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信息资源,建立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资料库,是保护和传承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繁荣与发展大理民族民间文化事业,满足读者地方人文影像知识信息需求,建设发展馆藏特色文献资源,促进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与经济的和谐并进。图书馆理应利用自身的文献信息技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高校在地方民族文化学术发展建设中应处在一个学术研究型的前瞻地位。大理学院地处南诏大理国的首府——大理。南诏大理国文化的研究是本院的重点,筹建“南诏大理文化研究资料中心”有利于国际国内相关学术活动的开展和学院知名度的提高,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民族文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就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通过对这一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研究,来顺应地方民族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保护和传承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建设地方民族特色文献资源,做出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高校在地方民族文化学术发展建设中应处在一个学术研究型的前瞻地位.大理学院地处南诏大理国的首府一大理.南诏大理国文化的研究是本院的重点,筹建"南诏大理文化研究资料中心"有利于国际国内相关学术活动的开展和学院知名度的提高,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民族文化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6.
经济类[1]王丽珠.定位优势,发展旅游经济[J].大理师专学报,1999.2-3.[2]张金康.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 突出地方民族特色 加快大理民族文化大州的建设步伐[J].大理师专学报,2000.2.[3]苏松林.对保护和创建大理“民族历史文化名村”的思考和建议[J].大理师专学报,1999.2-3.  相似文献   

7.
我校根据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本校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室研究人员及其他有特长的教师,特设白语文化进修班。该班开设白语白文基础知识、语言对比、白语文学、白族民俗、地方民族历史等。该班第一期学员实习中搜集了许多白族谚语,现正在翻泽、整理、编辑《白族谚语选集》。我校开设白语文化进修修@巴子  相似文献   

8.
《大理师专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1999年1月起为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 《大理师专学报》是云南省教委主管、大理师专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公开发行后,遵循办刊宗旨,弘扬求实创新精神,关注学科研究前沿,结合地方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立足滇西,面向国内外。本刊设有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思想研究、高师和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文理各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大学生论坛、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学研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研究、滇西北旅游研究等栏目,欢迎校内外新老作者、读者投稿、订阅。  相似文献   

9.
我校南诏史研究室周祜副教授长期热心于地方民族古籍、古牌刻、宗教、语言文字、民俗的考察和研究,退休后,矢志不移,成果颇丰。近年来,他把曾发表的相关作品编辑成《大理历史文化论集》,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和新西兰霍兰德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出版发行。该书主要内容有云南及大理著名的“三碑”考释(《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山花碑》)、《云龙记往》笺注及大理元碑、梵文碑、本主信仰、白语文的探讨等。独道见解的考释,鲜为人知的探讨,构成该书的显明特色,是一本研究云南及大理历史文化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0.
主编寄语     
《大理学院学报》作为地方高校学报,首先,挖掘优秀的地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凝练地方高校学报的地域特色,在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办刊方法上与名刊、大刊有所不同,彰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透视出大理文献名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two kinds of major shared resources in virtual enterprises, where, service resources include third party‘s service resources and enterprise‘s legacy service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clude database resources and file resources. Since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ve distributed, autonomic, remotely bound as well as some other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an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n managing shared resources based on UDDI are presented. XML instances are used to describe resources authorization information, WSDLbased special XML instance represents information resource metadata, and these XML instancesare referenced by tModel for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managing shared resources metadata based on UDDI.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资源柔性组织模式,引入角色相关概念以规范化作战资源信息管理。通过提取作战资源组织的分层粒度结构模型,分析作战资源的自身关联属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面向作战实体元数据的作战角色编码过程。通过案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物理实体的信息规范化和表达方式的柔性统一,且有利于信息对象的动态扩展和上下层标准兼容,为网络中心环境下作战资源柔性组织设计与建模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source scheduling approach in gri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ing P2P technology, this novel approach can schedule dynamic grid computing resources efficiently. Grid computing resources in different domains are organized into a structured P2P overlay network. Available resource information is published in type of grid services. Task requests for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are also presented as grid services. Problem of resources scheduling is translated into services discovery. Different from central scheduling approaches that collect available resources information, this Chord-based approach forwards task requests in the overlay network and discovers satisfied resources for these tasks. Using this approach, the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of a grid system can be scheduled dynamically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workload on each peer. Furtherm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pproach is introduced into DDG, a grid system for drug discovery and design,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of a grid system can be managed efficiently, and the system can hold a perfect load balance state and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观念没有真正树立,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经费紧张以及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使信息工作面临困境。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提高相关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通过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委员会,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向社会广开信息服务市场,拓宽筹措经费渠道,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资源更新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数字博物馆网格(university digital museum grid,简称UDMGrid)整合了分布在8个城市13个大学数字博物馆的信息资源,但是难以整合分布在互联网上的众多个体资源的问题,以UDMGrid为典型例子,分析了P2P技术与个体资源的特点,研究实现了一种信息网格环境下基于P2P的个体资源发布与访问机制.该机制首先基于Web技术在资源节点本地发布个体资源,利用信息网格中的已有资源整合方法将个体资源注册到网格环境,然后借助P2P覆盖网络访问个体资源,最后在UDMGrid系统中,实验并验证了从个体资源发布到访问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the World Wide Web (WWW), the Internet has been growing and changing dramatically. More and more on-line database system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services are available for astronomy research. How to help users find their way through the jungle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become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Although astronomers have been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interoperability and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Virtual Observatory as a uniform environment for future astronomical on-line resources and services, transparent access to heterogeneous on-line information is still difficult. SkyMouse is a lightweight interface for distributed astronomical on-line resources and services, which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us, i.e., Chinese Virtual Observatory project. Taking advantage of screen word-capturing technology, different kind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can be queried through simple mouse actions, and results are returned in a uniform web page. SkyMouse is an easy to use application, aiming to show basic information or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a specific astronomical object. In this paper current status of on-line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ccess is reviewed; system architectur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SkyMouse are described; challenges for intelligent interface for on-line astronomic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基于WSRF的网格资源信息服务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视频服务网格中资源信息服务的要求,特别是视频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WSRF的多副本一致性信息服务架构,并基于MDS4实现.该系统主要包括资源注册、信息采集、信息查询、资源监控和报警处理等五大功能模块.同时,提供了Web页面的形式,便于用户进行资源的查询和监控.据此设计的原型系统已经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秦岭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根据蕨类植物的性质和用途,将秦岭蕨类植物资源划分为4类:药用蕨类植物资源、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工业用蕨类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蕨类植物资源,并简要描述其利用价值。结论秦岭蕨类植物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提出要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地方文献是有关一个区域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记录,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地方文献的特色化建设是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我国西部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丰富而浩瀚,并有着浓郁的西部特色。合理布局地方文献,走特色化建设道路,是地方文献为经济建设、学术研究和文化保护与发展提供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网格在信息化社会中是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利用网格技术可将分散在各地的信息资源构建成统一标准的网格资源社区共享环境,结合改进的资源发现及资源调度策略,可以最大化地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实现信息资源全面、受控的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