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多轴缺口件为研究对象,考虑应力梯度和非比例附加强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一种适用于多轴缺口件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首先,以最大剪切应变幅作为损伤参量,借助坐标变换原理确定临界面位置,研究了裂纹萌生和扩展的物理机制;其次,利用有限元方法获得临界面上非均匀应力场,提取特定路径上的应力分布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给出多轴加载时的等效应力梯度因子;最后,考虑相位差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非比例附加强化因子,基于Manson-Coffin方程提出了一种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将本文模型、Smith-Watson-Toper(SWT)模型和Manson-Coffin方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寿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预测精度高于SWT模型和MansonCoffin方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轴疲劳临界损伤面原理,在对GH4169合金薄壁圆管和缺口试件的高温疲劳特性及有限元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三轴因子FT,应用von-Mises准则提出了一个能够适用于GH4169合金不同应力状态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新的损伤参量考虑了临界面上最大剪应变和法向应变对多轴疲劳损伤的不同以及应力状态对多轴疲劳寿命的影响.该多轴疲劳损伤参量不含有经验常数,便于工程应用.利用新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结合Manson-Coffin方程,建立了新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准确地预测了GH4169合金薄壁圆管和缺口试件的高温多轴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缺口件疲劳寿命分布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奚蔚  姚卫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676-2681
提出了一种新的缺口件疲劳寿命分布计算模型。该模型将影响缺口件疲劳寿命分布的因素分成微观结构的不均匀性和缺口根部局部应力应变的分散性两部分,并选择应力场强作为局部应力应变量。前一部分的影响可参考光滑试件的疲劳寿命试验数据获得,后一部分的影响通过蒙特卡洛随机有限元法计算得到,最后将两部分的影响有机结合起来,得到缺口件的疲劳寿命分布。进行了材料LY12CZ的中心孔缺口件的寿命分布算例分析,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原有场强法预测精度存在偏差的原因,在场强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疲劳损伤区域和权函数。新的损伤区域考虑了载荷幅值、缺口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能相对完整地考虑缺口局部材料对损伤的作用;权函数考虑了峰值点周围应力幅值、距离以及方向对损伤贡献程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结构形状缺口件的应力应变场分析,结果显示,改进的场强算法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原有场强法,并显著地降低了有限元分析的网格要求。以改进的场强方法对比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结果显示,其预测精度高于两种疲劳寿命方法,能较好地预测构件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对纯铜光滑试件和缺口试件的疲劳寿命规律差异进行探讨。通过光滑试件和缺口试件的循环疲劳试验和缺口试件的局部循环弹塑性应力应变响应分析,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验,比较了现有寿命预测方法对缺口试件寿命预测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等应变幅等寿命的概念对于缺口试件的疲劳评估是不合理的;局部应力应变法用于大缺口试件的寿命预测结果可得到基本合理的结果;但对小缺口试件估测寿命结果不合理;应力梯度法对缺口试件寿命估测结果较局部应力应变法合理,因此可认为应力梯度是影响光滑和缺口试件疲劳寿命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缺口构件的多轴疲劳问题,基于损伤力学理论,结合von Mises等效准则的思想,建立一个考虑缺口效应的多轴损伤本构方程,综合考虑正应力和切应力在多轴损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一种适用于缺口件的多轴疲劳寿命预估模型.采用GH4169镍基高温合金、SAE1045钢和LY12CZ铝合金3种材料的缺口件多轴疲劳实验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精度要高于传统的局部应力应变法,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同时新模型计算方便,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依据海军现役飞机的腐蚀环境特点及结构件腐蚀损伤深度拟合规律,采用应力场强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分别对疲劳缺口系数Kf及疲劳寿命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腐蚀环境下飞机结构疲劳寿命的评定方法。该方法以室温大气环境下的寿命评定结论为依据,考虑了结构件腐蚀损伤后潮湿空气、盐雾、盐雾+SO2等环境介质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并结合国产某型飞机机翼前梁缘条腐蚀损伤部位的疲劳寿命及剩余寿命估算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应力场强法为基础,研究非对称缺口构件的裂纹形成部位和寿命,提出了应力场强函数σFD,σFD。该函数既考虑了危险部位处的应力值,又考虑了其附近损伤区的应力和应力梯度对裂纹形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就缺口件疲劳寿命分布对材料属性、载荷和几何三种不确定性设计变量分布的敏度进行了分析。首先选取疲劳有效应力作为疲劳损伤参量,应用基于随机有限元方法的缺口件疲劳寿命分布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三种不确定性设计变量分布的变化带来的疲劳寿命分布的变化。然后运用设计变量为随机变量时的敏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对缺口件寿命分布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载荷、几何和材料属性,并且缺口件寿命分布对它们的敏度大小在同一量级上。  相似文献   

10.
利用薄壁圆管和缺口试样,在MTS 809电液伺服材料试验系统上对GH4169合金的高温多轴疲劳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采用对称轴向和扭转应变控制、比例与非比例循环加载,轴向与扭转应变的相位差分别为0°,45°,90°. 通过对薄壁圆管和缺口试样的高温多轴疲劳寿命特性分析,基于临界面方法提出了一个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在考虑临界面上最大剪应变和正应变对多轴疲劳损伤贡献的同时,还引入了应力状态对多轴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 应用新模型对GH4169合金高温多轴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缺口试样和薄壁圆管的高温多轴疲劳寿命估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临界面法提出一种与加载路径无关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该参量考虑临界损伤平面上的最大剪切应变和法向应变程两个参数,并利用Von Mises准则将两参数合成一个等效损伤在量,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既可用于多轴比例循环加载,也可用在非比例加载条件下,用其预测多轴疲劳寿命,误差约在1.5个因子之内。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预测某型中置轴轿运半挂车车架的疲劳寿命,选用等效弧形薄板,结合吊板形式模拟实车的钢板弹簧,构建半挂车架有限元模型.首先,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准确计算满载弯曲工况下半挂车架的等效应力分布,并结合实车测试数据,确定半挂车架的疲劳损伤热点;其次,测取试验场路段的应变波形,利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损伤热点的主应力,经雨流循环生成车架随机应力谱;最后,结合疲劳缺口系数修正集中应力,准确计算半挂车车架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该型半挂车架损伤热点处的循环寿命为5 008 h,满足3.0×10~5 km的行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估算疲劳裂纹形成寿命的局部应力-应变分析法,着重强调了循环塑性应变对疲劳损伤的影响。提出了在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疲劳寿命时结合载荷谱累积疲劳损伤的方法。编制出驱动轮轴扭转与弯曲载荷谱,并对驱动轮轴的随机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4.
对最大剪切应变幅模型、KBM模型、FS模型和MKBM模型4种广泛讨论的临界面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统计了8种金属材料圆管薄壁型试件在173个应变加载工况下的多轴疲劳试验数据,验证了这4种临界面模型对金属材料多轴疲劳寿命的预测能力,讨论了基于临界面损伤参量进行多轴疲劳损伤评估和寿命预测时仍需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剪切应变幅模型和KBM模型能较好地适用于多轴比例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寿命预测,而对多轴非比例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一般偏于危险估计;FS模型和MKBM模型在损伤控制参量中引入了一个临界面上的最大法向正应力参数来反映材料的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对多轴疲劳损伤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对多轴非比例疲劳寿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柔顺机构靠弹性变形来传递运动或力,因而疲劳是其主要失效模式,但其疲劳性能以及抗疲劳设计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文中结合笔者及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柔顺机构的主要设计方法,在综述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和应力场强法3种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直圆型和叶型柔性铰链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及尺寸参数对铰链疲劳寿命的影响,总结了柔顺机构疲劳可靠性的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基于特征参数分解的柔顺机构损伤识别方法,并指出了柔顺机构疲劳可靠性及损伤识别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临界平面法的复合材料多轴疲劳损伤参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临界平面方法,提出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研究了复合材料多轴疲劳损伤特征.同时设计出一种缠绕复合材料管状试样,进行了拉扭双轴疲劳实验研究.根据双轴载荷条件下管状试样的应力-应变分析及双轴疲劳实验结果,绘制出了基于临界平面的多轴损伤参量与疲劳寿命关系图,可对不同缠绕角的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应力-寿命预测曲线相比较,新的疲劳损伤参量更适合于复合材料的多轴疲劳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及验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薄壁管试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拉扭联合加载作用下的多轴疲劳应变变化特性·根据多轴疲劳临界平面法原理,以临界平面上最大剪应变幅、正应变幅以及表征材料总体损伤水平的非比例度为参数建立多轴疲劳损伤参量,结合MansonCoffin方程建立了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材料总体损伤程度·模型中表征材料总体损伤的非比例度是加载参数的函数,与多轴疲劳应变变化特性密切相关·试验验证,预测寿命误差因子小于15·  相似文献   

18.
钢结构吊车梁在工业建筑中被广泛应用,应力集中的存在导致几何不连续位置在复杂应力下服役.借助有限元法分析吊车梁应力-应变状态,确定危险点位置,并提取应力、应变分量;以应变能密度作为损伤参量并以最大平面为临界面,基于能量准则建立临界面位置数值计算方法,结合有限元结果给出吊车梁临界面位置;考虑吊车梁在非对称载荷下服役,借助Goodman方程进行平均应力修正,并结合Q355D钢近似S-N曲线计算疲劳寿命.该方法考虑了应力集中处多轴应力对疲劳损伤的影响,可以为复杂应力下几何不连续钢构件的疲劳寿命评估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局部应力应变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原理和现有的各种理论,试验测定了40CrNiMoA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应变寿命曲线,并做了随机载荷作用下缺口试件的疲劳试验.用上述各种理论估算了缺口试件的疲劳寿命,并与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多维应力状态下LD8铝合金高温低周疲劳寿命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LD8铝合金的圆柱形缺口试件进行了高温低周疲劳试验,并借助ADINA程序分析了缺口周围的多维应力和应变,探讨了多维疲劳寿命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当量应变范围和应变能密度都可作为评价疲劳寿命的有效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