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要把学生当成真正意义上的读者 ,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改变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只有这样 ,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才会形成学生有“创造性学习”、教师为“创造性而教”的语文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教给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方法,并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个性差异等来组织调控学生探究学习活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杂谈     
知识如浩瀚的海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用学到的学习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中,教师作必要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教学中要重视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中完成识字任务,加强词汇教学,做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培养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生活实际体…  相似文献   

4.
邱钓谋 《海峡科学》2006,(9):144-145
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以阅读为基础,听说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阅读来促进。关于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关于加强阅读,古人有过很多论述。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不少同学急功近利,他们一头扎进应试教学的大海,在阅读教材中刻意搜寻“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憋足了劲儿找训练“能力点”,结果呢,阅读教材被肢勰得“千疮百孔”,而阅读教学自然显得支离破碎。怎样才能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呢?吕叔湘先生说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首先需要大量的阅读。“一学期读它80-100万字不多。”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对于背诵记忆的作用谈得更为直接,他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中了。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小学阶段的低段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最后实现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开展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分析朗读教学的过程,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接受力方面的直接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现代化要求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教学不断创新,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提高更是重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建立“大语文观”已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简要总结了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尝试创新,就必须由原来的那种细嚼慢咽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型,多渠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教师的“要学会”中走出来,步人自己的“要会学”的殿堂,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我个人认为,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阅读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整体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些能力,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读、写实践来形成。老师的“讲”是必要的。但语文知识浩如烟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又能“讲”多少?故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上,也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可叹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多半仍处于读是读,写是写状况,而作文教学又难以摆脱“学生写,教师改”的旧套。学生作文勉为其难,教师改作呕心沥血,却看不到多少效果。教师也明知“多读多写”才是提高语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咬定“读”字不放松,要坚持阅读不动摇,要吸收与释放并举,要真正地将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阅读能力体现在对课本内容、思想感情与结构布局“三维”的整体把握。指导学生阅读,要全面深刻理解“整体感知”的意义,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整体感知、演绎分析和概括归纳”等三个步骤组织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新版《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我们祖国文字在经过五千年积淀后形成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灿烂文化的体现。所以语文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一直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而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也可以看出阅读对一个人的人生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直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考虑汉语苦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语文课要有语义味。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要靠自我领悟和体会,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只有个性化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及文本体验的思维意识。同时,个性化阅读也是致力于提高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是积累式的教学。这种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病,在于无视人的存在,即无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仅以教材的内涵、功能作为全部的教学任务,因而学习成效低下,很难有自主陛与创造性的学习与发展,只能传承前人已有的知识。还有就是按部就班,教师按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等这一填鸭式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这种陈旧落后的“文章学阅读教学”要敢于抛弃。教师和学生应接受更高、更新的阅读方式——研究性阅读。  相似文献   

18.
语文的常用教学方法“阅读、写作”是否可以引入中学数学教学。作者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探索,并对“阅读、写作”引入中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阅读方法和写作方式进行思考总结,说明数学的“阅读和写作”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  相似文献   

19.
高波 《奇闻怪事》2009,(7):84-85
<新课标>要求老师要改变旧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自主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很关键的,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郑福海 《科技资讯》2012,(3):193-194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创造性阅读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更深层面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不同教学形式,对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