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介绍在上杭县庐丰发现的两个中石炭统剖面,并划分为林地组和黄龙组两部份.林地组为陆相碎屑岩,厚度344—369米,中上段以植物化石 Rhodeopteridium chinghaiense—Neurop- teris gigantea组合为特征.据此,我们提出林地组的主体应属于纳缪尔期的新见解.黄龙组以白 云质灰岩和晶质灰岩为主,底部为铁泥质凝灰质角砾岩及碎裂硅质岩,或相变成铁矿层(马坑式铁矿 的主矿体),厚度75米.含两个蜒类化石带,即下部的Profusulinella带及上部的 Fusulina带, 时代为中石炭世晚期. 庐丰的中石炭统发育良好,层序完整,化石丰富,可作为福建省的典型剖面.  相似文献   

2.
运用野外实测剖面和新的地层划分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河东煤田离柳矿区苏村-毛港剖面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岩石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出露的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以陆源碎屑岩和泥质岩为主,其次为铁质岩和铝质岩,少量碳酸盐岩和火山岩.除煤矿外,该区的沉积矿产还有铁矿和铝土矿.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闽西南上杭、宁化、龙岩等地的上石炭统生物地层,通过对各地生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揭示该白云岩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文中认为,闽西南上石炭统中的白云岩层的沉积时限,分别在南北(上杭至宁化)和东西(上杭至龙岩)方向上存在着横向变化;白云岩层是在晚石炭世滑石板期至逍遥期,沿下石炭统林地组基底碎屑岩地层的接触界面而发育的穿时沉积层;晚石炭世时期形成的铁、锰层控矿床,特别是"马坑式铁矿"与该套白云岩层关系密切.最后,根据其含矿性等的分析,认为该套地层可以作为寻找福建省石炭纪铁、锰层控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建德铜矿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建德铜矿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常量元素,向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热水沉积硅质岩。由于热水沉积硅质岩与层状矿体密切共生,故本区水沉积硅质岩的发现对解决建德铜矿成因和在本区寻找同类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龙塘剖面位于云南省施甸县摆榔乡南东处,地层划分上属于藏滇地层大区东部的保山地层分区,施甸地层小区,奥陶-石炭世沉积普遍发育。剖面测制为一套开阔台地相(潮下带)碳酸盐岩沉积,岩层产状稳定,属单斜地层。与前人在该剖面上所划大寨门组、香山组从岩性上有所不同。根据建组剖面及区域对比,推测小龙塘地区晚泥盆-早石炭世沉积被姚关断裂及湾甸河断裂断蚀。据此,对小龙塘上泥盆统大寨门组和下石炭统香山组进行重新厘定,为1∶50 000湾甸坝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参照目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划分方案,笔者将云南澜沧老厂矿区石炭系与滇西凤庆平掌剖面石炭系进行对比,认为老厂矿区只存在相当于平掌组下段的地层;根据在矿区原中上石炭统"C2 3"碳酸盐岩中所采到的化石面貌显示,该套碳酸盐岩应该属于早二叠世紫松期的沉积,即为下二叠统鱼塘寨组的上段,因而矿区平掌组上段的地层及上石炭统缺失.并重新厘定了老厂矿区的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祁家沟剖面为北方地槽区中上石炭统的标准剖面。中石炭统祁家沟组和上石炭统奥尔吐组底部为一套风暴流沉积,主要标志有类似Bouma序列的沉积层序、壶模(pot cast)、“口袋状构造”、风暴介壳层、“亚里士多菲库”构造(Aristophycus)、成岩晕圈、丘状层理、液化泄水构造、冲刷-充填构造、冲刷面叠瓦状滞留砾石、定向排列的滞留生物以及撕裂状内碎屑。岩层不稳定,横向变化大。生物均为原地埋藏或经短距离搬运改造的正常浅海生物。  相似文献   

8.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研究矿物表面结构,仅有很短的历史,特别是对时代较老的地层中石英的观察,尚属寥寥.为此.我们对福建马坑铁矿主矿体的石英-磁铁矿矿石中的石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观察发现,尽管这些石英历经成岩作用和后期改造,但它们的颗粒表面仍保留有明显的水下机械作用的痕迹.从而说明这些石英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经过水下搬运,在浅海环境沉积而成.因而有理由可以推测,与石英共生的铁矿,其原始物质也可能来自陆源. 关于马坑铁矿的成因,主要有二种不同的观点.1)、接触交代矿条;2)沉积一热液迭加改造矿床.本文可作另沉积成因的一个佐证. 福建马坑铁矿是一个大型隐伏矿床.主矿体位于下石炭统林地组之上,相当于中石炭统经畲组的层位中.矿体呈厚大似层状产出.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以透辉石、石榴石、石英为主.矿石结构以他形粒状镶嵌变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以块状、浸染状、斑杂状为主,常见有条带状构造和皱纹状构造.矿石类型以石英-磁铁矿、透辉石-磁铁矿为主,并有石榴石-磁铁矿矿石. 本文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对石英-磁铁矿矿石中的石英表面结构特征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巢湖麒麟山剖面中、晚石炭世碳酸盐岩微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巢湖麒麟山剖面中、晚石炭世碳酸盐岩地层发育较好,沉积类型多样,成岩特征明显,是研究碳酸盐岩沉积及成岩作用的理想剖面之一.文章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该剖面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颗粒成分、基质类型及其结构等微相特征做了深入研究,将该剖面的沉积归纳为7种微相类型,并认为该剖面中、上石炭统属于浅海碳酸盐台地相产物.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小海子剖面是盆地石炭系出露最全最好的地区,对该剖面的研究将有助于解析该套地层.根据野外观察、室内分析,认为小海子剖面上泥盆统-石炭系主要为一套浅海相沉积体,下部主要发育浪控碎屑滨岸,中部为开阔台地、潟湖、局限台地等混积环境,上部为一套厚层的蒸发台地环境膏岩,顶部则呈现出混积的局限台地特征.结合盆地地层展布和构造演化,认为小海子剖面上泥盆系-上石炭统沉积自下而上可分为碎屑岩、混积、膏岩、混积四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华南地区前寒武系至二叠系地层广泛发育硅质岩,开展不同时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对华南地区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华南地区前寒武系至二叠系硅质岩主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数据,结合岩石学、古生物等资料,对华南地区元古代和古生代7个层系中硅质岩开展了对比分析及成因探讨。结果表明:(1)震旦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远洋盆地,热源受南华裂谷等张裂事件影响;(2)寒武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远洋盆地和大陆边缘过渡带,热源受到地壳张裂作用影响;(3)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大陆边缘环境,热源与地壳的张裂作用有关;(4)泥盆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海盆环境,热源与广西运动造成火山活动有关;(5)石炭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海盆环境,热源与地壳张裂作用有关;(6)二叠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海盆环境,热源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有关。震旦纪—二叠纪时期,华南地区与构造运动相伴生的热液活动为硅质岩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硅源,是该地区硅质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且硅质岩清晰记录了华南地区震旦纪—二叠纪时期古气候、古环境和古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相似文献   

12.
四川灌县九甸坪剖面横切龙门山的懒板凳飞来峰。文章根据岩石特征、古生物特征对该剖面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从中识别出下泥盆统甘溪组、上泥盆统茅坝组及下石炭统总长沟组,并与邻区相应地层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兴山大峡口地区,中-上二叠统出露良好,特征明显,详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和室内微相分析表明,此剖面岩相主要由生物碎屑颗粒灰岩、泥晶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硅质岩等组成,文章就岩相与沉积相的关系做了详细论述.沉积相分析表明,中二叠统主要为碳酸盐斜坡沉积,上二叠统主要为台地沉积,其次为滨岸和盆地沉积,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分...  相似文献   

14.
新疆西南天山的萨瓦亚尔顿金矿床 ,赋存于中 -上石炭统浊积岩系地层中。矿化受构造破碎带控制 ,以含矿的石英细 (网 )脉和含矿的石英 -碳酸盐细 (网 )脉形式产出。矿体呈似层状和透镜状 ,矿石的矿物组成和矿石类型复杂 ,矿石中金与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硫化物密切共生 ,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成矿具多阶段性。据发现的生物化石和铷 -锶同位素 ,控矿地层时代为中—上石炭统。铅和硫同位素组成表明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较老的地层和岩石 ;硅同位素组成显示 ,硅质由地层和岩石提供 ;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 ,成矿作用乃通过大气降水补给的地下水渗入深部 ,经加热循环并溶滤围岩中的矿质 ,随后迁移到减压空间和有利岩性层中而成矿。钾 -氩法测定表明 ,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中—晚期。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的众多特征与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的特征极具可比性 ,是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穆龙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赵刚 《科技信息》2011,(23):384-385
横城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地西缘,贺兰山褶皱带之刘家庄褶皱带北段,属祁吕贺兰山字型脊柱部位。区内地层与华北基本相似,自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沉积,并缺失上奥陶至下石炭统,沉积厚度因受祁连褶皱带之影响而较华北为大。古生代为拗陷区,沉积了巨厚的奥陶系中、下统海相灰岩和薄层泥岩,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和陆相碎屑岩系。  相似文献   

16.
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产主要分布在石炭系地层中,其中石炭系地层中的矿床数占已发现矿床的45.77%.通过研究可知,铅锌矿的赋矿层位主要为下石炭统摆佐组和大塘组和中石炭统黄龙群中.通过对本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的分析可知,石炭系仍主要为海相稳定相的沉积.在矿源层形成过程中,生长断裂(同沉积断裂)起着重要作用,造成了铅锌矿产地及成型的铅锌矿床主要局限于凹陷带内,并受其控制,因此,沉积过程中铅锌矿的富集受到了古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岭后矿床为大陆拗陷带中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产于中石炭统底部伴有少量火山岩、硅质岩和碧玉岩的白云岩中。整合块状矿体之下有一状矿化蚀变带,矿石具典型海底喷气沉积作用形成的结构构造和矿石相(带),矿床金属分带、黄铁矿的Co/Ni和S/Se比值。成矿温度以及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岭后矿床为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西藏申扎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载磁矿物特征,为构造磁学等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饱和等温剩磁(SIRM),三轴等温剩磁(SIRM)热退磁,磁化率-温度(χ-T)曲线和NRM热退磁实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上二叠统样品中含较多针铁矿、赤铁矿;下二叠统和石炭系样品中以磁铁矿为主;泥盆系样品中富集铁硫化物。结论该套沉积地层中具有不同磁学特征的磁性矿物共生组合,可能导致岩石剩磁获得过程相对复杂;剖面上磁性矿物组合的变化,蕴含着沉积环境演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早二叠世冰海相沉积的确定及其板块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南岛西南部东方县境内,分布着一套石炭、二叠纪地层,其中含有特殊沉积——杂砾岩(diamictite)。笔者从地层的剖面组合、沉积组构、砾石特征和岩石薄片等方面对杂砾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运是一种属干冰海相的沉积建造,它在剖面组合、岩性特征和地质时代等方面与西藏北部、云南西部以及东南亚地区分布的冰海相沉积相同或相似,与冈瓦纳大陆冰碛岩亦属同时代产物。本区冰海沉积的存在表明,海南岛在古生代后期与冈瓦纳大陆有密切联系,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构造区,是冈瓦纳大陆分裂出来的一个地体。  相似文献   

20.
Ⅰ.问题的提出 在国际地层对比表中,还有一些地层分界和地质时代经过长期争论而不易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如寒武奥陶系间的Tremadoc,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间的Etroeungtian,下石炭统与中石炭统间的Namurian,上三迭统与下侏罗统间的Rhaetic等等。我国除Tremadoc已得到统一认识以外,其余的问题,仍然是悬案,没有获得合理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