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数字     
《华东科技》2010,(12):6-8
5000万 11月16日,新浪召开微博开发者大会。在大会上,新浪发布了针对开发者的一系列扶持策略,承诺其平台将全面开放。同时宣布携手五大顶级风投,正式启动中国微博开发者创新基金。据了解,  相似文献   

2.
企业新风     
《上海信息化》2012,(1):90-91
中国移动与新浪等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与新浪等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达成以下战略合作协议:一是中国移动将与新浪在微博上战略合作;二是新浪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商之一,将积极参与中国移动的互联网应用开发,并将新浪相关互联  相似文献   

3.
《上海信息化》2011,(3):90-90
语音微博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据记者了解,三大电信运营商都进入这一领域。除了中国移动与新浪达成合作之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正在测试语音微博。用户只要用手机拨打指定号码后,说上一段话就能发布“语音微博”。中国电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电信语音微博预计2011年2月底将正式上线,中国电信的手机用户发布语音微博,可在新浪微博绑定手机号后拨打16836502发布。  相似文献   

4.
《上海信息化》2012,(1):90-90
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与新浪等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达成以下战略合作协议:一是中国移动将与新浪在微博上战略合作:二是新浪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商之一,将积极参与中国移动的互联网应用开发,并将新浪相关互联网服务与移动的开放能力结合,更好的服务互联网网民;三是双方将在新闻领域及其它增值业务继续加强合作。新浪一直是中国移动最大的增值业务合作伙伴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杰克 《科技智囊》2011,(12):I0038-I0041
根据新浪发布的最新一个季度财报,新浪微博用户已达2.5亿,而这一数字仍继续处于快速增长之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上机器用户大量散布谣言, 发布虚假信息, 误导网民舆论, 严重影响网络环境的问题, 以微博中的机器用户为研究对象, 结合其自动化程度高、伪装能力强、信息发布有针对性的特点, 从行为模式、微博内容、用户关系和发布平台4个维度分析机器用户的特征指标, 利用信息熵、内容重复率等8个指标构建微博用户的特征向量, 通过随机森林算法设计微博中机器用户的识别模型。最后, 在真实的新浪微博数据集上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本模型识别机器用户的准确度达到96.7%, 可以有效地区分微博中的机器用户和普通用户。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发iPhone电子杂志和新浪微博客户端项目,将iPhone手机软件开发的相关技能贯穿其中,一方面针对“苹果”移动终端的开发技术和能力积累相关经验,另一方面培养创新思维,强调创新精神在iPhone手机软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面对用户不断提出新需求时,iPhone开发者若没有创新内容,就会面临着被淘汰.该文阐述了开发iPhone电子杂志和新浪微博客户端项目的过程和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微博这一平台便迅猛发展,在短短的三年里,用户总数达到了2.489亿.位列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政务微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大量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纷纷入驻微博,进行信息发布、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政府开设微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公众获取政府服务的简洁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正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移动网络社交平台带给我们的便利毋庸置疑,鼎盛期时,几乎人手都有一个微信账号、QQ号、微博账号……然而,大量的网民数据信息所引发的问题也接连发生,2014年8月,新浪微博运营方发现在脉脉产品内,大量非脉脉用户直接显示有新浪微博用户的头像、名称、职业和教育等信息。在此之前,新浪微博和脉脉一直有合作,用户可以通过新浪微博账号和个人手机号注册登录脉  相似文献   

10.
近日,新浪微博与中网(knet.cn)的“可信网站”验证合作正式上线。今后网站通过中网“可信网站”验证后.如果选择开通新浪官方微博,可以快速获得机构认证,实现一次认证跨平台应用。目前,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中网与新浪微博建立合作后.通过中网“可信网站”验证网站,在开通新浪官方微博的同时可以获得新浪微博机构认证实现了一次认证全网通用,  相似文献   

11.
社交网络服务每天产生大量涉及众多话题的信息,并在影响力各异的用户群体推动下广泛传播。在IP(influence passivity)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话题相似性与信息时效性的影响力用户发现算法EIP(extended influence-passivity)。该算法在转发网络上考虑用户间话题的相似性以及博文信息时效性,更加精准地建模和计算用户的影响力和消极性。基于新浪微博上爬取的约10万用户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EIP影响力度量算法优于IP和TwitterRank等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海信息化》2011,(7):94-94
中国电信与新浪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新浪微博产品开展深度合作。本次合作是中国电信积极倡导并实践平台能力开放的重要一步。中国电信天翼用户将可以使用中国电信通行证帐号登录新浪微博。中国电信成为率先向新浪开放用户认证服务的电信运营商,  相似文献   

13.
《上海信息化》2012,(1):89-89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一“上海发布”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同步上线。“上海发布”的上线意味着全国四大直辖市新闻办已齐聚新浪微博,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政府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进入一个全新网络时代,开辟了政府社会化管理新道路。“上海发布”以传递权威政务信息为己任、以提供百姓生活资讯为特色,微博内容以民生为主,还包括空气质量预报、交通状况、一周文艺演出菜单等实用信息。  相似文献   

14.
新浪微博数据挖掘方案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随着新浪微博用户群体的增长,新浪微博的数据获取是微博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新浪微博API与基于页面解析的新浪微博数据获取方案。程序逻辑控制API调用方法与频率,获取JSON对象并解析实现高效数据获取。同时将传统的网络爬虫结合网页解析技术结合API同时使用,解决了因API接口开放不完善,且因在返回结果数量上限与调用频率方面的限制,导致不能有效实现新浪微博数据的全面获取的问题。经过实验测试,通过2套方案的结合可以实现新浪微博数据高效全面的获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的方向是让人们在看微博的同时,可以通过微博来实现监控指定地点。监控系统是以树莓派为核心,安装树莓派官方摄像头,通过调用新浪微博API,模拟登陆自己注册的微博帐号,将新浪微博作为客户端来实现监控,另外,还将该微博账号设计成微博机器人,实现自动回复评论,并能监控树莓派CPU温度以及网络连接情况,在指定时间发布微博。  相似文献   

16.
微博中僵尸粉的大量出现,不仅对微博影响力计算与社交网络关系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对用户带来了社交诚信危机。首先对微博僵尸粉进行概念上的定义;其次通过用户个人信息、用户微博内容和用户链接关系分析僵尸粉与普通用户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训练了一个基于C4.5决策树的僵尸粉分类系统;最后使用新浪微博数据对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系统对微博僵尸粉有92.8%的判别准确率与92.8%的召回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微博群落的识别与形成演化机理的获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图的微博群落感知方法.归纳微博用户的交互关系,提出以用户为节点、交互关系为边的微博用户交互关系超图模型;分析微博用户交互环境的情境特征,通过FP-TREE方法挖掘用户交互与情境特征的关联规则;根据关联规则对超图模型进行划分,得到具有相同情境的微博群落.以新浪微博为例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感知导致微博群落形成的情境特征,且较传统数据挖掘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微博群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PageRank算法的微博用户影响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微博网络和消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综合分析微博用户属性、行为和微博消息的传播特性,把用户的影响力因素分为:用户潜在影响力和微博传播影响力,据此构建用户影响力评估指标.进而提出基于改进RankPage算法的微博用户影响力评估算法.通过采集新浪微博某一话题下的数据计算用户的影响力,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苗燕华  王丽 《科技资讯》2011,(8):242-242,244
微博产品的问世,预示着一个媒介新时代的来临。新浪微博的商业价值将体现在危机公关、舆论炒作以及网络推广方面。盈利模式的关键是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有效的价值创造活动必须是能持续的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盈利的前提和基础是海量的用户和用户对于新浪微博的粘性及忠诚度。目前微博营销的模式至少有以下几种:活动营销、植入式广告、客户服务的新平台、品牌宣传。  相似文献   

20.
微博中僵尸粉的大量出现,不仅对微博影响力计算与社交网络关系分析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对用户带来了社交诚信危机。首先对微博僵尸粉进行概念上的定义;其次通过用户个人信息、用户微博内容和用户链接关系分析僵尸粉与普通用户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训练了一个基于C4.5决策树的僵尸粉分类系统;最后使用新浪微博数据对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系统对微博僵尸粉有92.8%的判别准确率与92.8%的召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