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和天然原料石膏等制作的绿色低碱混凝土膨胀剂的方法。通过膨胀性能试验、X-rag衍射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及差热(DTA)分析,研究膨胀剂与水泥发生的水化反应。结果证明,水泥中的C3S、C2S水化生成C-S-H凝胶形成强度组分,同时生成的Ca(OH)2与膨胀剂中的活性Al2O3、铝酸钙矿物及石膏反应生成钙矾石而膨胀,属于钙矾石类混凝土膨胀剂。  相似文献   

2.
通过混凝土棱柱体法、60 ℃快速混凝土棱柱体法及全级配混凝土棱柱体法,分析了抑制砂岩骨料碱活性膨胀所采取的骨料替换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大理岩人工砂 替代砂岩细骨料的组合骨料对砂岩碱活性膨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泥品种对砂岩碱活性膨胀有一定的影响;在混凝土中掺30 %粉煤灰可显著抑制砂岩碱活性膨胀;大坝混凝土 浇筑后,养护温度应控制在38 ℃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针对混凝土的新病害———碱骨料反应这一问题,对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了岩相法测试和快速砂浆棒试验,得出了该骨料具有碱活性。通过掺加不同比例粉煤灰代替水泥制作的砂浆棒试验,得出了砂浆棒膨胀率与粉煤灰的掺量及龄期有关。粉煤灰的掺量(质量分数≤30%)越多,龄期越短,砂浆棒膨胀率越小。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粉煤灰和龄期两种因素对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和龄期均对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对抑制碱骨料反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经历碱硅酸反应(ASR)后,受冻融循环二次损伤的影响. 将试件浸泡在80 ℃的1 mol/L NaOH溶液中进行碱硅酸反应28 d,然后分别进行20次、40次冻融循环,完成对试件膨胀率、相对动弹性模量的测量. 结果表明,前期ASR对再生混凝土受冻后二次膨胀的促进作用在再生骨料取代率为30%时达到最大;对于相对动弹性模量而言,前期ASR对后期冻融二次受损是否有促进作用取决于骨料的碱活性,骨料碱活性越高,促进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5.
陈卫岗 《科技信息》2012,(21):333-333,330
对于混凝土而言,骨料是否是碱活性骨料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当混凝土处于水中时,活性骨料能与碱K2O及Na2O)反应,产生体积膨胀,使混凝土遭受破坏。因此,骨料的碱活性试验是必须评判的检测指标。结合嘉陵江巨亭水电站工程实例,简述粉煤灰对于骨料碱活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敏 《甘肃科技》2011,27(17):152-153
分析了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所含的有害成分及其对混凝土强度产生的影响,尤其是高强度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详述了有害成分的含量规定。通过分析可以指导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刘森 《科技信息》2008,(36):156-156
系统地分析水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异在碱骨料反应方面所导致的不同行为,在此基础上发现当碱骨料反应发生时,水工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有更大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建筑工程有关标准和规定,分析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所含的有害成分及其对混凝土强度产生的影响,研究碱骨料反应原理及处理措施,指导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以重视,以确保建筑材料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压蒸快速鉴定法”研究了固态碱组分碱矿渣水泥的碱──集料反应。研究表明,固态碱组分碱矿渣水泥的碱集料反应膨胀很小,不足以构成对混凝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废玻璃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玻璃排放量非常大,其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将废玻璃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是废玻璃再利用重要手段之一,发达国家已开展过大量相关研究,并取得可用于实践的研究成果,而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较滞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适用于中国的废玻璃水泥混凝土技术是必由之路.本文回顾与概括了废玻璃水泥混凝土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认为废玻璃能以粉料、细骨料和粗骨料三种形式掺入混凝土中,一定细度的玻璃粉不会产生碱骨料反应(ASR)膨胀危害,其应用最为安全,其它两种形式通过采取抑制ASR措施也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1.
房海  张英群  单连梅 《科技信息》2009,(21):279-279
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其耐久性能大幅度降低,甚至短期内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本文从介绍碱-骨料反应的危害性出发,简述了碱-骨料反应的成因和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有碱-骨料危害的混凝土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阐述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危害,分析了碱骨料反应的发生条件及分类和机理,提出了碱骨料反应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梁振明 《太原科技》2003,(2):54-55,57
介绍了砼碱—集料反应的原理,通过分析砼材料及碱--集料反应生成的条件,探讨了如何防治砼碱--集料反应,并从设计及选用低碱水泥、低碱外如剂、低碱活性骨料和活性细掺和料5方面阐述了防治砼碱--集料反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NY-20高性能吸水树脂是一种本白色、微黄色粉末或颗粒,遇水即能在几十秒钟时间内吸收800~1000倍自身重量的水。吸水后自膨胀,成为一种含水凝胶体,用力挤压也不能将水挤出,具有良好的保水及保湿能力。在环境变得干燥时,又能失水而干燥。吸水后的凝胶体又是一种良好的蓄能材料,其蓄冷能力相当于同体积水的4~5倍。该产品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卫生医用材料,如一次性  相似文献   

15.
选用某工程附件两处天然火山灰料,经过研磨加工后进行不同掺量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跟天然火山灰掺量有关,掺量越高,抑制效能越好;并且当掺量高于35%时,天然火山灰能有效抑制混凝土中活性骨料的碱硅酸反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岩相法、砂浆棒快速法、混凝土棱柱体法研究了砂岩集料的碱硅酸反应活性,并评价了粉煤灰对砂岩集料碱硅酸反应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砂岩集料含有5%~12%微晶石英,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砂浆和混凝土试件的膨胀率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减小.水泥碱质量分数为2.0%时,粉煤灰掺量30%和40%的混凝土试件养护24月膨胀率仍然小于0.04%.Ⅰ级粉煤灰占胶凝材料质量分数大于30%,可以有效抑制砂岩集料的碱硅酸反应引起的膨胀.粉煤灰的加入降低了CSH凝胶中的Ca与Si摩尔比.低Ca与Si摩尔比的CSH凝胶可以吸附更多的Na 、K ,有效地抑制碱硅酸反应.  相似文献   

17.
锂渣粉对碱-硅反应的抑制效果及其自身微膨胀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客观评价锂渣粉抑制碱-硅反应(ASR)的效果,进行了锂渣粉抑制ASR的试验和分离锂渣粉自身微膨胀的试验.用砂浆棒快速法对比了锂渣粉与粉煤灰单掺或复掺对ASR的抑制效果,当掺量为20%时,锂渣粉的抑制效果为76%,而粉煤灰的抑制效果可达93%,表明同掺量下锂渣粉对ASR的抑制效果远不如粉煤灰.采用砂浆棒快速法,使用非活性大理岩骨料测试在锂渣粉掺量为0,10%,20%,30%时的膨胀率,计算得到不同掺量下锂渣粉产生的微膨胀(膨胀率约0.005%~0.015%),然后从相应锂渣粉掺量下采用活性砂岩骨料时的膨胀率中减去锂渣粉的微膨胀,从而从锂渣粉抑制活性骨料ASR效能试验的膨胀值中分离出锂渣粉产生的自身微膨胀.采用60℃快速混凝土棱柱体法,进一步证实了混凝土中锂渣粉导致的早期微膨胀以及锂渣粉对ASR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锂渣粉会导致砂浆或者混凝土在早期发生微膨胀;测试锂渣粉抑制ASR的效果时,需分离这种微膨胀;锂渣粉掺量为30%以上时,可有效抑制砂岩骨料的ASR,抑制效果约89%,略逊于同掺量粉煤灰的典型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分析水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方面对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影响。应对水工混凝土的骨料反应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1水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异(1)骨料粒径较大。水工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一般为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的骨料碱活性检测方法——溶胶-凝胶膨胀法,并用其对蛋白石和天然骨料的碱活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溶胶-凝胶膨胀法,蛋白石表现出明显的碱活性,并且发现在蛋白石掺量为最劣点时的溶液中SiO2含量和SiO2/Na2O摩尔比都达到最值,膨胀量也达到最值。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混凝土材料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的组成,研究了混凝土的宏观强度特性,揭示了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其孔隙率.水灰比决定了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强度.环境温度升高加快水泥水化反应速率和水分蒸发速率,对混凝土的早、后期强度产生影响.介绍了温度效应的几种理论:(a)孔隙系统分布理论;(b)SO3最优量理论;(c)内部开裂理论;(d)凝胶体的非均质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升高加快了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而降低了其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