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茅盾的短篇小说创作,比起他的中、长篇来,数量不算太多。茅盾自己曾经说过:“至于短篇小说,我写得不多。因为我觉得写短篇小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或许比写长篇还难些”。他从1928年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创造》起,到1948年写完最后一个短篇《春天》止,20年间只写了50余篇短篇小说,其中虽不乏一些脍灸人口的佳作,但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师陀是个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重新审视这位作家的小说创作,我们仍会感到扑面而来的堪称恒久的艺术魅力,并从中体悟到20世纪或一类中国作家艰难的心路历程和历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马克·吐温晚年的一部短篇小说入手 ,通过对其内部结构及创作思想进行分析 ,指出作家晚期创作在艺术上的日臻成熟之处 ,同时指出作家从幽默讽刺家到悲观厌世者只是一种现象 ,而从社会批评家到人性研究者才是实质。  相似文献   

4.
宋雨  雷惠 《科技信息》2007,(15):386
《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是杰出的南方文学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作品系列中颇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本文旨在分析该小说中运用到的多角度叙事、意识流、象征、歌特式这四种小说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伊万·布宁(1870-1953)是俄国现代著名作家,享有世界声誉,被认为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经典”作家。布宁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以中短篇小说成绩最为卓著,他“把得到世界公认的俄罗斯式短篇小说或不大的中篇小说体裁发展到高度完美的程度”。在题材上,除开描写农村的作品外,以爱情为线索的作品比重最大。他的这些爱情小说的主要特点是爱情的悲剧性和畸形性,其中贯穿着一个基调:爱情与死亡。本文试图对这一基调作一番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唐鹏 《科技信息》2013,(18):208-208
劳伦斯在欧洲大陆是第一个将人物心理分析纳入到小说创作的先行者之一。他被称为最醉心于弗洛伊德的作家,他的创作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关系,是文学评论界的热门话题。本文试以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的女儿》为例,分析劳伦斯是如何运用人物心理刻画这一写作手法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历史小说创作领域,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和作家主体性的日益张扬,更具人性深度的创作面被开掘,阶级、革命、历史等宏大叙事逐渐为人性的抒写所取代,"人的回归"主题得到了愈益鲜明的体现,其经历了从隐性显现到狂欢表演,最终走向正常表达的三个阶段。本文结合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学作品,具体分析了当代历史小说的总体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铁凝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和作品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她的创作之路始终贯穿着一种对于人性的审视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而铁凝小说对人性的探讨与审视历程也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纯真人性美的追求和赞美,二是对人性关丑交织的洞察和对扭曲人性的思索,三是对复杂人性成因的揭示以及对健全人性回归的呼吁。将围绕这三个阶段,深入剖析研究作家对人性的感悟、思索与升华的发展脉络,对人性执著探索不断审视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是南太平洋上一个风光旖丽的岛国,岛上最早的居民是来自波利尼西亚的毛利人,他们于十四世纪初来到这里定居,并逐步发展了毛利文化。新西兰于184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随后英国人开始大批移居此地。1907年,新西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为自治领。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奇异的自然环境以及土著文化的影响使这个岛国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文学方面,通过几代新西兰作家的辛勤创作,一个独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西兰文学已经成熟并开始为世界文坛所瞩目。而在新西兰文学这座大花园中,有一株常开不谢,光彩夺目的奇葩,它就是新西兰的短篇小说。在新西兰,短篇小说这一短小灵活、精巧隽永的艺术形式历来受到作家和读者的钟爱。纵观新西兰文学史,无论是从表现力,还是从创作手段来讲,短篇小说都起着主导作用,一直是新西兰文学的主流。这个国家产生过一批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的优秀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作品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绚丽的瑰宝。一般来说,我国读者对于新西兰文学还不十分熟悉。本文试图通过对几位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家及其作品的介绍,使读者对新西兰短篇小说的发展和成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到清代,在读者欣赏和作者创作上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表现为:对"说书体"叙述形式的定势、对小说话本体制上的定势、对故事性叙事的定势、对教化性内容的定势。这种种定势,使得这一时期的创作因循守旧,造成了小说的高度模式化,并因此导致白话短篇小说的衰落。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是当代作家中创作风格变化最多的一个,其创作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通过透视分析王安忆创作历程,可从中梳理出其创作思想及创作演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的杰出小说家,在英国古典作家中,其成就仅次于莎士比亚。本文论述了狄更斯创作的三个不同阶段的特点,他的创作从乐观向上的基调转向抑郁,表现了狄更斯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进行揭露与批判,对其独特的艺术成就有所论及。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前期小说风格是以《沉沦》为代表的自我暴露、主观抒情的自叙传,但后期以《迟桂花》为代表的小说追求人性美和理性节制的风格,与他前期的小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体现出作者写作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莫言的奇人奇事小说,是他强大的艺术想象力的结果,更是他继承和吸收古代的志人志怪小说、民间寓言故事和西方现代派文学及其理论基础的结果。莫言将三者结合起来,并赋予自己的创造,从而使个人的写作成为了当代中国写作的重要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历史剧以抒情、瑰丽的浪漫主义为基调,但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创作风格却有一定的差异。前期的诗剧更近于同期的浪漫主义诗作,但有的短剧还不成熟。中期的《屈原》是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孔雀胆》则是一部具有转型意义的作品。其后,写实因素在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中,不断有所介入并对创作风格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卢照邻长于文、赋,艺术成就与诗歌比肩,文体样式包括骚体文、辞赋、应用文三种类型。卢照邻追慕屈原的人格精神,为文多慕楚骚,《释疾文》、《五悲文》可谓代表。艺术特点:上承屈骚精神强烈的抒情色彩,以景写心、自然贴切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7.
卢照邻长于文、赋,艺术成就与诗歌比肩,文体样式包括骚体文、辞赋、应用文三种类型。卢照邻追慕屈原的人格精神,为文多慕楚骚,《释疾文》、《五悲文》可谓代表。艺术特点:上承屈骚精神强烈的抒情色彩,以景写心、自然贴切的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8.
黄春明的小说创作在继承和突破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作的基础上,在80年代和90年代呈现了十分微妙的变化,尤其是1998年的三篇短篇,有了非常明显的回归传统的倾向.对这种现象的关注,有利于挖掘出黄春明本身的创作特色和创作的可能性,也有利于对类似文学现象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刘辰翁的创作与文学评点实践看,崇尚“自然”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创作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创作主体(作者)情感之自然:“不平则鸣”、“真”;其二,文章思想(内容)之自然:“兴寄深厚”、“风雅”;其三,文章行文(语言)之自然:“诗无改法”、“天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严文井童话创作的三个特点:富有哲理;充满诗情画意;技巧娴熟,尤善运用对比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