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张卓晨 《科技信息》2009,(11):378-380
“肉搜索”是近年来互联网上新兴的搜索工具。人肉搜索引擎催生了数起轰动一时的网络案件,而白领女性姜岩跳楼自杀导致的北京市“人肉搜索第一案”引发了热烈的社会讨论。“人肉搜索”有其跨越时空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强大威力,但是又不可避免地触及到被搜索者的隐私权与搜索者言论自由的矛盾冲突。本文将浅议“人肉搜索”中的隐私权保护,言论自由和网络道德三者的法理关系,并初探关于规范“人肉搜索”的立法前景。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搜索方式,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对"被人肉者"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和现实生活的干扰。本文主要界定网络隐私权的定义,分析"人肉搜索"对网络隐私权及其他权益的侵犯,分析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及不足,提出完善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搜索引擎的新型搜索方式发展相当迅速,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多负面的社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对公民隐私权保护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通过对人肉搜索中侵权行为的法律分析,分别从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律精神、网络服务商的义务以及网络实名制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公民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引擎催生了多起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运用科技捍卫社会道德的强大威力。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对隐私权大量侵犯的问题。该如何运用"人肉搜索"才能使信息高速路上的隐私权得到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人肉搜索”中的侵权行为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作为互联网上出现的一种新生现象,近年来接连出现的相关案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侵犯被搜索对象合法权利的问题.准确认定"人肉搜索"中侵权行为的性质,合理界定侵权行为中相关主体的责任并对"人肉搜索"进行规范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互联网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最近的几个案例来看,"人肉搜索"的正当性广受质疑,那么"人肉搜索"有什么有悖于法律之处呢?笔者看来,"人肉搜索"激化了公民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同时也使得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两种方式的内在矛盾明显化。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入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平 《科技信息》2010,(10):I0358-I0358,I0360
"人肉搜索"作为一个新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有学者提议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应该追究网络"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新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并没有涉及"人肉搜索"是否入罪的问题。对人肉搜索现象法律介入必要性和刑法谦抑性进行认真分析之后,对人肉搜索采取刑法以外的法律规制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新问题,"人肉搜索"的出现让我们在网络世界里又一次遭遇了考验,"人肉搜索"事件正在向法律发起挑战。超过法律底线的人肉搜索行为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通过法律途径切实维护公民的隐私权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是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搜索方式,它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正确的使用,它可以弥补机器搜索引擎的不足,但如果被滥用的话,则会造成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这样就对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引擎是近年来在互联网兴起的一种资料搜集方式。在由衷赞叹"人肉搜索"强大威力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存在的法律风险和隐患。合理适用"人肉搜索",不仅可以为社会所服务,而且能够起到极为有效的法律监督作用。反之,过度或违法运用,只会造成对他人隐私权、人身权等的侵害,甚至侵权主体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人肉搜索"应在法律范围内合法适用,其规制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强立法以及网络传播平台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袁进华 《科技信息》2009,(13):251-251,183
随着网络“人肉搜索”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侵权事件。本文就人肉搜索可能带来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安宁权受到侵害以及侵权主体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人肉搜索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特别是近几年一直备受大家关注的人肉搜索事件,它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正面的社会作用,同时也与公民隐私权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那么,如何理解网络环境下的人肉搜索与隐私权,又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与互联网络一起诞生的"网络隐私权",是一个新兴的法学术语,一般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品质和相关个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敏感信息,包括某些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网络隐私侵权方式包括服务商的不良行为、网民人肉搜索及黑客攻击等。由于网络具有广泛传播性及其互动性和匿名性,网络隐私权表现出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新特点。如主体的复杂性、内容的广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络传播、群体心理、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网络"人肉搜索"现象的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既要看到"人肉搜索"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意志的表达,同时又要重视对其进行科学引导,抑制其"网络暴力"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人肉搜索"产生的原因及"人肉搜索"与法的价值冲突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人肉搜索"对法之价值的选择原则和选择方法,即除了通过立法位阶来明确优先保护的价值之外,还要全面考虑社会相关的法的价值观念的影响,通过确立一定的限度来平衡保护自由和维护秩序两种互相冲突的价值以达到对"人肉搜索"的合理利用。同时,为了更好地规范网络"人肉搜索",还应该对现有的立法进行完善,主要体现在民事、行政领域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对互联网“人肉搜索”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寻求即时信息”到群体“泄愤”,“人肉搜索”似乎已变成人们动辄疾呼的“道德审判”工具。综观各类“人肉搜索”事件,网民群体作为“人肉搜索”工具的使用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事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对“人肉搜索”行为的规范与引导,首先应分析大众网民在这一群体行为中的社会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7.
"人肉搜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共享方式,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涉及互联网、焦点社会问题和网民等多种社会因素,它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维护社会正义和异化为"网络暴政"的双重社会功能.文章认为"人肉搜索"需要规范和引导,因此,行政机关应该行使好自己的行政职能,对"人内搜索"加以规范和管制,促使"人肉搜索"走上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在实现社会正义、舆论监督、防治腐败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社会的"道德法庭"、人民反腐败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8.
陈琛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1):138-142
从“寻求即时信息”到群体“泄愤”,“人肉搜索”似乎已变成人们动辄疾呼的“道德审判”工具。综观各类“人肉搜索”事件,网民群体作为“人肉搜索”工具的使用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事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对“人肉搜索”行为的规范与引导,首先应分析大众网民在这一群体行为中的社会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9.
"人肉搜索"引发的话题常引起网络受众、社会公众的关注,并最终"发酵"而演化为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和对象。从伦理学角度来探析会发现,同情心是人肉搜索传播行为产生的诱发伦理动因,正义是直接伦理动因。在人肉搜索过程中,要注意正确把握"人肉搜索"传播行为界限,避免正义界限遭到突破而演变为"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言论自由属于言论自由的一种,现代社会互联网大大拓展了言论自由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给一些权利诸如名誉权、隐私权等造成威胁。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网络言论自由也不例外。法律是规制自由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在法律之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因此,在保护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应当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