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美莉 《科技信息》2013,(16):192-192
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两种专业手段。本文就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闻报道前期重要工作之一的新闻采访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媒体的竞争力,故记者对于新闻采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在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想新闻报道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在采访之前认真准备,正确认识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提高采访成功的几率.该文主要介绍了新闻采访的内涵,并详细介绍了采访前准备的内容,进而论述了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以期为新闻采访的成功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新闻采访     
@@@@关于新闻采访,我们要有思想上的勇敢,对新闻投入最大的激情,让新闻靠近我们,让我们走进新闻,成长,并快乐着。阳光多一点,彩虹多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新闻的热爱,任何时候都要知道,这门学科是通过实例,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劲的语言组合的学科。上善若水,海纳百川,就能在这门学科中越走越远。@@@@新闻采访者是一座桥梁,连接党和政府,人民群众信息的沟通;并非一个传话人,只有执行才能走的远。这也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要好强,要勇于接受任何挑战,不以自我好恶作为采访条件。面对形形色色的采访,以思想上的勇敢,无畏的状态,笔下无禁区的概念完成自己庄严的采访。将新闻事件以完整的姿态向受众传播。  相似文献   

5.
毛丽 《科技咨询导报》2011,(31):252-252
要想把采访不断引向深入,只有与采访对象之间和谐关系,才有利于采访的成功,更有利于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6.
采访是新闻工作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新闻心理学认为:采访属于一种人际互动。一次成功的采访一定是建立在一次成功的交际之上的。本文将从如何通过记者在思想形象、语言、三方面实现与采访对象的零距离,来保障最后采访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采访中的观察是决定采访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记者采访中的观察,首先要强调深入新闻发生现场,还要强调观察得深入细致,要能观察到一般人不注意,看不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新闻的本质,写出独到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8.
何华 《科技资讯》2014,(26):229-229
客观性是新闻采访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民生新闻是直接和广大百姓接触的新闻采访,因此在采访中会遇到各种人和各种琐事,很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如何把握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民生新闻采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伟强 《科技资讯》2009,(18):234-234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采集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其应用性和技巧性很强,成为了一门艺术。记者的采访活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沟通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倡导平视,平等的视角,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真诚面对受众”,将成为记者采访报道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戴雪艳 《科技信息》2010,(8):I0031-I0032
本文从当今新闻采访的实践范式入手,探索现代新闻采访的有效方法和风格,以提高新闻传播者的新闻采访能力。主要通过对成功采访要素的研究,归纳出有效提问的技巧、成功采访的必要条件,强调对新闻采访主体综合素养与现代意识的培养,注重新闻采访主体实践能力的提高。揭示只有具备较高现代新闻人员综合素养,才能最终升华为特有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对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采访线索在采访中的特殊地位、民生新闻采访线索来源的渠道、民生新闻采访选题的特珠规律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以期改变民生新闻的采访现状和指导民生新闻采访实践.  相似文献   

12.
陈静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165-165
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有被越来越应用于广泛领域的趋势,媒体通过这种采访方式,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将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丑恶事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受到正直的人们的鞭挞,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受到各界的欢迎。但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新闻法律法规,和新闻记者的触角也在向着更广泛的领域无节制的延伸。隐性采访在鞭挞丑恶事件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新闻侵权诉讼案件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在隐性采访中让记者掌握采访的“度”对一些采访事件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全方位训练式"教学法教改项目三年来的实施情况从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作初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提出遵循教育科学,加强新闻教育的教学研究,打造新闻教学的精品课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与提问方式的先把有直接的关系,在采访过程中,只有能够灵活运用提问艺术和提问技巧,才能吸引更被采访者,调动被采访者的情绪,使采访更有深度,并能够让记者从中获得更多优质的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闻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湛 《科技信息》2012,(19):498-498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在新闻采访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记者巧妙、有效地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访的质量。文章试从分析新闻采访语言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的过程中运用的一种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由许多新闻记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记者只有掌握了电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17.
李依娜 《科技资讯》2008,(34):197-197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想获得新闻素材就要善于寻找和亲近采访对象。首先,记者要学会正确的选择和确定采访对象,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其次,记者要学会揣摩采访对象的心理,从而确保采访成功。同时,记者还需有真挚的情感来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做好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收集大量的出版信息并弄清楚出版信息与图书馆采访工作之间的主要关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和出版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当前,社会上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且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非常多。但这也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挑战,因为新闻采访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也就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对话、互动和反馈的过程。在和谐社会话语场域下,如何有效利用新闻采访技术,使采访效果达到最佳,是新闻界面临的课题之一。该文即解析和谐社会话语场域下的新闻采访技术。  相似文献   

20.
浅谈电视新闻中的采访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昊翔 《科技资讯》2006,(32):191-191
采访是新闻活动的基础和前提,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的质量。作为一名电视记者,除了具备记者采访的基本功外,还应该具备自己特有的采访技巧,揣测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挖掘新闻线索,打造精品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